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内部平衡的有效措施

实现内部平衡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上所述,造成内收赤字的原因在于内收偏低和内销偏高,为消除或减少内收赤字,实现内收平衡,必须设法增加内收,适当控制内销。首先,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内收平衡问题,加强和改进对三资企业的政策导向。再次,大力提高三资企业的内收水平。内收不仅取决于总收入的分割比例,而且取决于外商投资总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总收入。原则上内销不应超过内收。力求从总体上实现内收盈余或平衡,消除赤字。

实现内部平衡的有效措施

如上所述,造成内收赤字的原因在于内收偏低和内销偏高,为消除或减少内收赤字,实现内收平衡,必须设法增加内收,适当控制内销。

首先,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内收平衡问题,加强和改进对三资企业的政策导向。应认真总结改革开放20年中引进外资的经验教训,深入研究内收平衡问题,要像注重外汇平衡那样注重内收平衡,并在有关法规政策中加以明确规定。坚持对外资项目进行技术评估和可行性论证,优先选择技术水平高、国际市场广阔、产业关联性强的项目。鉴于当前内需不足,国内储蓄较为充裕,引进外资项目尤其要强调坚持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拓展外销渠道;坚持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导向,而不是单纯引进同国内企业争市场的项目。三资企业要适应国内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需要,致力于内涵扩大再生产。

其次,改进关于利用外资的统计指标和考核办法。考评利用外资的成效不能只讲引进了多少项目,投入了多少外资,创造了多少产值,增加了多少就业机会和进出口额,而必须注重三资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收入分割的比较分析。要看到外资进入某些领域可能一方面增加产值和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又排斥国内企业而减少产值,引起职工下岗。为全面评价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有必要设立内收、外收及相应比例等考核指标,以利于客观地反映引进外资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

再次,大力提高三资企业的内收水平。对中方投入的各种要素如土地、厂房和其他设备,要如实评估价值,按适当比例参加收入分割。有些地方“筑巢引凤”,投入了大量资源,引进外资后却未能带来相应的收入,这是不可持续的。今后要逐步对三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同时也要减少乃至取消各种优惠,不能长期无偿或低价提供国内要素。加强税收征管,坚决查处偷漏税行为。对三资企业进口设备、原材料应有必要的监管,更有效地鼓励使用国产原材料和将盈利用于再投资。依法维护中方员工特别是普遍劳工的正当利益,争取合理的工资待遇,反对克扣、拖欠工资。

最后,对三资企业的产品销售和收入分割实行综合调控。内收不仅取决于总收入的分割比例,而且取决于外商投资总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总收入。要增加内收,既要提高内收率,又要发挥我国市场优势,吸引更多的外资,以创造更多的收入。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内收和外收、内销和外销的关系。如果因为出现内收赤字,就采取强制手段来限制外收,或者把市场封闭起来,完全不允许三资企业产品内销,那显然不利于发挥我国的市场优势,结果可能使外商投资减少,影响三资企业发展,提供的内收减少,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如果不加任何控制,完全无条件放开市场,则可能使国民收入流失增大,最终得不偿失。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可以考虑将内收、外收、内销、外销及其比例结合起来,实行综合调控。一般来说,提供内收较多的企业,其产品内销可以相应较多;反之则少。原则上内销不应超过内收。力求从总体上实现内收盈余或平衡,消除赤字。

(原载《国际贸易问题》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际贸易》1999年第7期转载)

【注释】
(www.xing528.com)

[1]本文写于2003年,以前未曾公开发表,现在看来国际经济核算指标问题仍值得探讨,故将该文收入本书,未更新统计数据。

[2]龚雯:《“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条途径促开放》,2002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3]《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4]郑志国、刘明珍:《我国三资企业的增加值及其分割状况分析》,《财贸经济》2001年第7期。

[5]郑志国:《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收益分析》,《财贸经济》1998年第2期。

[6]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对外商独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的一点看法》,《统计资料》1998年第1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