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有四个:①经济高速且持续增长;②高就业率或低失业率;③稳定或温和上升的价格水平; ④国际贸易平衡。
经典的宏观经济目标有四个,但是,细究起来,四个目标的分量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第一个目标,即经济可持续的快速增长,这是核心,需要积极追求实现的。其理由正如中国政府提出的,其他矛盾可以通过发展来解决。如果不能实现显著的宏观增速,其他目标的矛盾会加剧,解决矛盾的力量会削弱,因此,更难实现其他目标。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二个层次目标,包括物价水平稳定和国际贸易平衡两个目标。这两个目标的实现,对第一个目标起到保障与促进作用。例如物价水平,如果出现暴涨,就会引发经济秩序混乱,降低宏观效率,必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负增长。国际贸易,如果出现巨大逆差,容易引起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如果出现巨大的顺差,会削弱经济增长动力。第三层次,充分就业目标。严格地看,这个目标不是经济目标,而是社会目标或政治目标,这是显而易见的。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重新审定宏观经济目标。广义地说,宏观经济管理者的目标,都是宏观经济的目标。除上述四个经典目标外,还可以包括缩小收入差距目标、国际经济博弈目标等。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缩小收入差距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原理是增加总需求。其主要手段是提高基层大众的收入水平,如规定及提高最低工资水平、增加各种政府救助等。每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宏观经济管理者就会重点提出这一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被凸显出来。如何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提高本国的经济收入,成为变得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美国,通过其历史的积累,在二战后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在国际博弈中掌握主动权。通过美元与先进技术,从其他国家获得了超额利益。中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潜在着巨大的国际利益,及其损失的风险。随着人民币走向世界,中国的国际利益及风险,都会跃升到一个超高水平。
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问题,就需要加以管理。为了能够应对各种经济变故,随着研究的深入,经济学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宏观经济总是与政治联系起来,且是后者的主要内容,从各国政党、政府的工作,及总统选举都能充分表现出来。各国领导者为了应对诸如政治、外交、军事问题,都需要依仗经济实力来解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宏观经济管理者所顾及的事项越来越多,其认为需要应对的都可能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目标。(www.xing528.com)
综上分析,中国当前及将来的宏观经济目标,应为:国内生产总值(GDP)持续快速增长。GDP增长,是世界各国政府及政治家的基本追求及政治生命保障。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更是国家和民生的根本需求,更需要GDP持续快速增长。围绕GDP这个核心目标,可以制定一些阶段性目标,如增加基层居民收入。还可以制定一些社会性、政治性的目标,如充分就业。可以定出一些次级目标,如物价水平稳定,它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这些只能算作围绕GDP持续快速增长的次级目标。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的最重要最核心指标,没有哪个指标能够接近它的宏观全面整体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亚宏观管理的一级目标:维护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即某行业产能=该行业产品需求量;提高宏观经济效率;国际经济博弈管理。这三者也是实现GDP持续快速增长的三个“抓手”。努力提高宏观经济效率,这是主动作为。宏观高效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途径,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也是赢得国际博弈的基础。国际经济博弈的目的,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本国能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