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效率: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

经济效率: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消耗大、产出大,即速率大,但与效率没有直接关系。本文中的效率,不包括速率的意义。一国经济实际的产出,即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效率,简称宏观效率。该项工程大大提高了中国当时的宏观效率。从中国经济改革40年来看,中国政府一直都是在努力提高宏观经济效率。损害宏观效率的原因,常见的有经济危机。

经济效率:提升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

效率,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一台发动机,通过燃烧汽油来提供机械动力,假定消耗汽油若干升,可做功100万焦耳,相应对外做功80万焦耳,那么,这台发动机的机械效率等于80万焦耳/100万焦耳,即80%。这是机械工程上的效率概念。

经济领域,效率概念也得到普遍使用,对其界定不下十几种,在这里举出其中两则:其一,效率是指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其二,效率是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对经济资源做了能带来最大可能性的满足程度的利用,也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的一个简化表达。这两种解释,都是理想状态的情况。因此,只是具有目标意义、指导意义与概念作用,可操作性不高。

在社会上,效率有时被用来代替“速率”。比如:说“某人办事效率高”,主要是说该人办事快,也包含肯定办事质量的意思;说“大型联合收割机比小型的效率高多了”,其意思也是说大机器干活速度快,见效快。消耗大、产出大,即速率大,但与效率没有直接关系。逆向看,消耗小、产出大,即效率大,与速率也没有直接关系。本文中的效率,不包括速率的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管理者希望经济处于这样一个状态:物尽其用,且用尽其速。这是理想状态。在经济实践中,严格地说从未实现过这种理想状态。因此,只能是接近这一状态。理想状态对应的产出,是潜在产出,即潜在GDP。一国经济实际的产出,即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我们称之为宏观经济效率,简称宏观效率。在性质上,它是一种利用率。通过管理,提高宏观效率,是宏观管理的中心问题。

宏观效率=实际GDP / 潜在GDP

该比值越大,对应宏观效率越高;比值越小,宏观效率越低。它体现着宏观经济管理的效果。

为了凸显宏观管理的成效,我们可以用宏观效率相对值来表示。

宏观效率相对值=实际GDP增速 / 潜在GDP增速

如果认定一国潜在GDP增速为4%,而实际GDP增速为2.4%,那么,(www.xing528.com)

其宏观效率相对值=2.4%/4%=0.6=60%。

如果设定成绩满分为100分,那么,该宏观管理成绩为60分。

宏观效率,它隐藏在一般经济现象后面。看过下面的案例,就会有深刻体会。

案例5-1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公铁两用,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在修建大桥前,长江南北两岸的人员、货物、车辆,全靠船渡,北岸的京汉铁路(1906年建成)与南岸的粤汉铁路(武昌至长沙段1918年建成),迟迟无法接轨,流通速度慢,效率低。大桥建成后,两岸铁路等待39年后接轨,并更名为京广铁路。从此,全国大江南北人员、货物、车辆的流通速度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1956年6月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豪情抒发“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该项工程大大提高了中国当时的宏观效率。

很显然,一国经济宏观效率越高,对其经济发展越有利;一国经济宏观效率越低,对其经济发展越不利。从中国经济改革40年来看,中国政府一直都是在努力提高宏观经济效率。提高宏观效率的方法,常见的有:宏观调控、制度改革和经济发展规划。损害宏观效率的原因,常见的有经济危机。

常说的“经济增长点”,由于其具有潜在高宏观效率,微观经济体预期会取得巨大收益,因此,在短期内会聚集较多的投资。如中国经济特区、上海浦东等;还有矿区,如拉斯维加斯开采金矿等。经济增长点,有时指一个行业,由于技术有重大突破,前景好,被称为朝阳产业,如当前人工智能产业,前些年的IT产业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