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看,穷人的收入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在工业经济初期,工人工作时间长,一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差,没有什么劳动保护;特别严重的是,工资低。泰勒提出科学管理,计算出工人一天,除去吃饭、睡觉、刷牙等生活所用时间,之后所能用于工作的时间。马克思为此奋斗一生,提出劳动力价格概念,论证了当时的工资水平仅够劳动力价格。工资之低,损害了工人的经济权利与人格尊严。
根据新增财富=税收+工资+利润,由于利润主要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工资主要用于最终消费。那么,如果利润增长的速度,远大于工资增长的速度,根据产品运动方程可知,最终消费品就会过剩,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发生时,一面是穷人没有钱购买生活用品,一面是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工业经济的早期,就像马克思所说,每5~10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如何克服经济危机的发生呢?只有增加工人工资。因此,增加工人的工资,不是老板们的“乐善好施”,而是客观规律的要求。没有工人工资的增长,老板们的财富也无法增加。为了增加最终消费能力,还要增加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入。
1933年,美国新任总统罗斯福,面对几年大危机对经济造成的破坏,实施新政。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联邦紧急救助署,开展紧急救济,实施社会保险,以提高社会购买力。到1934年底,有200万个家庭得到救济,到1935年,共发放30亿美元救济金。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法》,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截止2009年7月,社会保障制度已推行到全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城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体系。近年来,农村老年人也开始拿到养老金等。另外,还有最低工资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除了稳定社会购买力等经济意义外,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有些国家,如瑞典等,还建立了福利制度。(www.xing528.com)
如果从更前的历史往回看,奴隶制、农奴制被淘汰,也属于这一人类进步趋势。
总之,富人“让利”给穷人,是历史趋势,是经济规律使然,是全社会共识,是由政府实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