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西北部湾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广西北部湾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石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链短,布局分散,环保压力增大,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是未来广西临海大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点。

广西北部湾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整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资源优势,实现产业耦合,加快培育发展沿海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及其延伸产业,实现石化、钢铁、林浆纸、现代物流等产业的集聚。突出抓好几个重点:建设沿海石化基地;建设沿海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基地;建设沿海能源基地;建设沿海钢铁基地,积极培育用钢产业,规划布局大型修造船项目和集装箱制造项目;建设铝加工基地,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广西最具实力的工业区和泛北部湾示范园区,使经济区成为中国西南经济的亮点。

(一)石化、钢铁产业

1.石化产业

石化产业既是能源工业,又是基础原材料工业,资金技术密集,产业链长,对相关产业带动性强,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和拉动作用,因此石化产业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发展的临海重化工业。

广西北部湾发展石化工业,除了前面所提到的区位优势外,还有政策优势、工业基础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环境容量优势等有利条件。一是工业基础优势。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在机械冶金、配套化工等方面已具备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同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二是市场优势。随着大西南、泛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推进,经济区石化产业以及相关制造业在国内的市场将更加广阔。同时,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一步发展,这个拥有17亿人口的庞大市场,都将为经济区石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三是资源与环境容量优势。经济区内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和大气资源,资源状况良好,环境容量大,为发展石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经济区内港口资源丰富,防城港钦州、北海都具有建设吞吐能力达亿吨以上大港口的条件,具备建设组合港口群和建设区域性枢纽港的有利条件。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石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产业链短,布局分散,环保压力增大,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未来,石化产业的发展,应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技术发展瓶颈,延长石化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钢铁产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具有国内外资源的条件,也具有港口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充分利用沿海便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的区域优势,布局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发展钢铁及钢材产业,并带动钢铁制品、炼焦、机械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沿海钢铁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钢铁冶炼,精深加工项目,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钢材。重点发展热轧薄板、镀锡钢、镀锌板、不锈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电工钢、冷轧薄板、冷镦钢、弹簧钢、齿轮钢、磨具钢等优质钢材,使其逐渐发展为国内一流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带动钢铁制品、炼焦、机械制造、住宅产业、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轻工食品、现代物流业

1.轻工食品产业

轻工食品产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主要有制糖业、粮油加工业、食品饮料制造业、烟草业、木薯加工业、剑麻加工业。北部湾经济区中的南宁、崇左市主要的产糖区,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南宁糖业、东亚糖业、洋浦南华糖业、农垦糖业、永凯糖业、湘桂糖业等。粮油加工业也是经济区各市的支柱产业,有大海粮油工业(防城港)有限公司、嘉里粮油(防城港)有限公司、钦州大洋粮油公司等企业。

近年来广西轻工食品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总体来说,规模小,产品附加值低,除制糖、卷烟、粮油加工有规模较大、品牌优势明显的企业外,中小企业仍占很大比重,整体规模小。为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轻工食品产业的发展,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利用沿海区位优势和运输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深加工程度,增加附加值。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破贸易壁垒,到国外投资办厂或者发展来料加工贸易,积极开拓潜在市场。加大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以改善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果蔬加工业过于薄弱的问题。加强与全国各省市和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的全面经济合作,承接国内和东盟的产业转移,为东盟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进入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走向东盟架起桥梁,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的双向流动,同时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努力实现“产业引进—升级走出”和“产业走出—升级引进”的良性联动。

2.现代物流业(www.xing528.com)

现代物流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整合传统运输方式、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流通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的先进组织方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经济区优先发展的产业,是未来广西临海大工业跨越式发展的支撑点。

近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迅速发展,社会消费品市场以及外贸进出口市场活跃,物流流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框架基本形成,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服务功能逐步增强,但从流通业的角度来说,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物流企业实力不强,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流通现代化水平在全国处于落后状况,流通组织形式和流通方式发展不平衡,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现代物流企业较少,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落后,连锁经营、现代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平台近年虽有较大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发展仍相对落后,整体效益不突出。

为推进广西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加快形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支撑体系,应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力度:一是加快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稳固基础。主要完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港口、场站、仓库、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配备先进的物流设备以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二是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壮大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的建设,核心是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构建现代物流发展的微观基础。北部湾要发展大物流,必须积极培育、引进现代物流企业,培育和引进具有区域物流网络组织功能的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组建一批物流示范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与整合作用,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物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通过出台政策,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扶持,鼓励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重点是建立有效的政府组织协调机制、重点企业培育机制、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机制以及物流标准技术的推广机制等。

(三)海洋产业

海洋产业是广西北部湾产业发展的重头戏。近年来,广西海洋产业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多数海洋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尤其是海洋油气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但总体而言,目前广西海洋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粗放型开发的阶段,产业门类齐全,以低技术、传统产业为主,传统的海洋渔业产值在广西海洋产业总值中比重较高。

应重点发展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化工、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开展海洋矿产、油气等资源的勘查与开发。海洋渔业按照“近海捕捞与远洋捕捞相结合,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并重”的方针,推进该区域渔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巩固和保护合浦营盘及防城港白龙尾珍珠传统养殖基地,逐步推广深海育珠技术,改良贝种,提高珍珠产品质量;在沿海三市建设一批对虾牡蛎青蟹、优质鱼等养殖示范区,促进传统养殖业升级,拓宽渔民转产专业渠道。海洋运输业要整合资源、明确定位、完善功能、体制创新,大力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物流产业,将北部湾港口建设成为西南、中南地区货物出口基地,积极开辟运输航线,加强海洋运输船队的建设。滨海旅游业在拓展北海银滩、防城港金滩、钦州七十二泾旅游区功能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以海岛风光、渔港风情为特色的涠洲岛、江山半岛等旅游区功能,开发集渔业观光、科普考察、生态旅游于一体的营盘珍珠文化、山口红树林景色旅游区。海洋生物开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着力培养诸如珍珠贝中提取天然牛磺酸、利用甲壳动物生产壳聚糖等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和地方特色的海洋生物制药、保健品及海洋功能性食品。

(四)高新技术产业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产业集群特征逐步显现,特色主导产业逐步依托产业园区大力引进电子、信息、生物与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引导产业集聚,支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以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载体,建设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医药工业方面,依托北海、钦州的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以北生药业方舟药业、健康元药业、银河阳光生物制药等企业为龙头,重点打造“南药”品牌,发展生物制药,大力发展海洋药物,加快发展中成药,积极培育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化学药制剂。重点支持苦瓜综合利用、头孢类原料药合成基地等项目。

生物产业方面,利用木薯、甘蔗等资源丰富和进口便利的优势,加快发展生物质产品、生物质能源、生物质化工和生物质材料,形成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燃料乙醇、高档系列变形淀粉和其他生物质产品。发展北海燃料乙醇、钦州和南宁木薯酒精灯项目以及建设国家生物质产业,把广西建设成为国家生物质产业示范基地。

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思路方面,首先,应健全适合高新区发展的管理机制,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实现由优惠扶持政策转移到高新区自身产业发展优势上来,由外延发展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集约化发展上来。其次,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强化产业发展配套能力,完善产业发展的配套设施,形成从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到物料采购、开拓市场等相互配套的产业发展环境,着力推进南宁、北海量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最后,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组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促进中心,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具体承担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信息发布、政策咨询、项目管理、技术服务、配套对接、绩效评估等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