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资标准测算中的难点问题,是能否正确处理好岗级之间、各类人员之间工资关系的关键。
可以选择的方法基本有两类,一类是点数法,另一类是系数法。实际上,这两种方法测算的结果——工资标准是相同的。
1.点数法
点数法有两种,一是等差点数法,二是等比递增点数法。
(1)等差点数法。
例如,某公司在测算工资标准中,直接参照了行业主管部门《咨询建议》中提出的工资幅度(6.5倍)及列出的各岗级的点数计算了21个岗级的工资标准。具体见表4-21。
表4-21 某公司月岗位工资标准测算表
(续表)
注:1.测算2000年工资标准的总额为:14 583.25万元;
2.点值(每点工资率)=工资标准总额÷12月÷全部岗级点数之和=14 583.25万元÷12÷2 347 690≈5.18元;
3.标准级差=27.5×5.18=142.45元。?
对等差点数法的分析:点数法的级差是等差的,其测算的工资标准,低等级之间的级差和高等级之间的级差都是相同的,与多年来形成的现实工资差距相比,缩小了岗级之间实际形成的工资差距,同时不能反映市场工资差距。因此,等差点数法特别不适用于技术差别大、责任差别大的大中型企业。一些单位在使用薪点法时,只把其作为划分工资等级的依据,而工资级差则采用另外的方法确定。
(2)等比递增点数法。
等比递增点数法,即把工资倍数开方,确定等比系数。开多少次方,以岗位等级数目减去1为准。如岗位等级为21级,则开21-1=20次方。
例如:某公司在采用等差点数法测算工资标准的同时,还使用了等比递增系数薪点法,如表4-22所示。
表4-22 某公司月岗位工资标准测算表
(续表)(www.xing528.com)
注:1.测算2000年工资标准的总额为14 583.25万元;
2.点值(每点工资率)=工资标准总额÷12月÷全部岗级点数之和=14 583.25万元÷12月÷1 610 851≈7.55元。
2.系数法
系数法有二种:一是等差系数法;二是等比递增系数法。
(1)等差系数法。
确定等差系数的方法是:用工资倍数减1,再除以岗位等级数减去1。工资倍数是6.5倍,岗位等级是21级,则(6.5-1)÷(21-1)=0.275。
测算过程见表4-23。
表4-23 某公司月岗位工资标准测算表
(续表)
注:1.测算2000年工资标准的总额为:14 583.25万元;
2.第一(最低)岗级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总额÷12月÷全部岗级系数之和=14 583.25万元÷12÷23 476.90≈518元;
3.标准级差=0.275×518=142.45元。
(2)等比递增系数法。
等比递增系数的确定方法是:用工资倍数开n次方(n=工资等级数目-1)。用等比递增系数测算工资标准的过程见表4-24。
表4-24 某公司月岗位工资标准测算表
注:1.测算2000年工资标准的总额为14 583.25万元;
2.第一岗级,即最低岗级工资标准=工资标准总额÷12月÷全部岗级系数之和=14 583.25万元÷12月÷16 108.51≈755元。
从点数法和系数法计算的结果来看,等差点数法与等差系数法的计算结果完全相同,而等比系数点数法则与等比递增系数法完全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