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GE打造产融一体化标杆企业

GE打造产融一体化标杆企业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世界500强企业,产融结合是标配。1981年,GE迎来公司发展史上一个标杆性的人物——杰克·韦尔奇。当下,有部分人以GE在2015年之后弱化金融板块为由,来批判杰克·韦尔奇。杰克·韦尔奇过世的时候,GE乃至整个美国企业界都一片默哀,因为他可以称之为是全球顶级的管理大师。这也是杰克·韦尔奇把GE这艘大船带上产融结合的关键原因之一。

GE打造产融一体化标杆企业

做生意最讲究虚实结合,就像一个水杯,如果构成杯壁的是纸或塑料,也就盛不了水。所以做实业是必需的,但如果杯子中间不空,也装不了多少水。纵观世界500强企业,产融结合是标配。GE中文名字叫通用电气,企业成立初期主要就是做电灯泡,然后是各种家用小电器,最后才开始做大型的工业件。

1981年,GE迎来公司发展史上一个标杆性的人物——杰克·韦尔奇。杰克·韦尔奇担任了GE1981~2001年的CEO,为通用做出了很多贡献。例如末位淘汰制,九宫格的业务战略选择,以及要么数一要么数二、要么退出等理念。也正是杰克·韦尔奇,让GE公司的金融业务板块发扬光大,从市值几百亿达到几千亿。但杰克·韦尔奇对通用最大的价值并不在管理也不是业务战略,而是让通用的实业和金融实现了产融结合。

GE大概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做供应链金融,当时主要是给自己的供应链和客户提供贷款。因为GE作为大型公司,能从银行获得较低的资金成本,然后放贷给那些业务相对稳健、也有利润产业链伙伴,通过利差来获取金融板块的利润。但这个时候其金融板块的体量并不大,依旧是以服务实业为主。等杰克·韦尔奇接手的时候,GE其实存在大量的问题,例如业务繁杂、很多战略经营单位业绩并不突出。对此,杰克·韦尔奇把GE近六十个产业直接去掉了2/3,只保留了十几个行业,旗下企业也只保留了在业内数一数二的控股或参股企业。同时,杰克·韦尔奇抓住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商机。对此,他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时代给予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因为时代过了,机会也就过了。

当下,有部分人以GE在2015年之后弱化金融板块为由,来批判杰克·韦尔奇。对此,我认为公司是动态发展的,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一个公司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业务选择,不是当事人不好做过多评价。

在1980~2000年,美国市场无论是道琼斯还是创业板纳斯达克发展都非常迅猛,市值翻了很多倍。杰克·韦尔奇趁这一轮东风,以实业为基础加杠杆从银行、信托、保险、基金获得了大量低成本的资金,于是GE不再止步于飞机发动机的分期付款,开启了消费金融板块。

至此,GE正式成立了金融部门,英文名称是“GECC”(即GECapital)。顶峰时期,GE在杰克·韦尔奇带领下,总市值达到了6000多亿,仅金融部门贡献的利润就超过了51%,远超其他业务板块。

杰克·韦尔奇过世的时候,GE乃至整个美国企业界都一片默哀,因为他可以称之为是全球顶级的管理大师。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要做产融结合?怎么做的?这种操作方式可以给中国企业尤其是集团化企业做产融结合带来哪些启发?

在回答上述问题之前,我们先回顾下GE近些年的情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E的金融业务部门给集团贡献的利润只占到GE集团总营收的15%左右;2015年,现任CEO提出了一个回归制造业的概念,聚焦高端制造业,加大对医疗部门、航空部门的投资,然后主要发力工业互联网,关停原先的小额贷款、融资租赁等金融业务,回笼资金主投高端制造业,但GE并没有完全取缔金融板块。

回到上述问题,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要做产融结合?

中国股票市场刚刚起步的时候,有一家非常有名的民营企业叫德隆集团。当时德隆的老板找到了美国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和罗兰贝格,两家咨询公司都一致认为德隆要以实体为依托,借助金融杠杆快速收购行业头部企业,然后包装上市,利用上市的杠杆垄断行业价格,以此获取巨额利润。最后的结果是,德隆与乐视一样,由于资金链断裂而不了了之。

很多人认为德隆当时的行为过去投机,但从前期咨询公司的花费上,就足以看出德隆并非简单的投机主义者。

这也是杰克·韦尔奇把GE这艘大船带上产融结合的关键原因之一。因为他也想形成行业的垄断利益,收购行业头部企业,掌握定价权,避免企业间的价格红海竞争,然后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控制市场利润。

其次,从当时的背景分析。股东对业绩非常不满意,实业虽然稳扎稳打,但无法实现业绩每年都翻番。于是迫于现实的经营压力,加之杰克·韦尔奇也是战略高手,喜欢高举高打,不喜欢小步快跑,这也是其产融结合的现实原因。

然后是美国当时的大环境影响。20世纪80年代,资本市场增速迅猛,杠杆行为到处都在加杠杆。坦白讲,商人就有商人的本质,灵敏和活跃度高,不能得大公司病,不要动不动就用匠心把自己困住,结果钱都让别人给赚走了。(www.xing528.com)

那么,杰克·韦尔奇怎么做产融结合的?

首先,核心的供应链金融。杭州的中大物产就是做供应链金融的,中大物产发现杭州乃至浙江,很多企业都有大量库存,这些存货在半成品仓、原材料仓甚至成品仓的时候,企业没有产生任何现金周转。制造业企业本就利润薄,因为下游客户赊销上游原料的又得现金支付,所以产生了巨大的经营困难。于是中大物产创造了金融杠杆,企业的业务订单可以作为质押物,借此获取短期的金融资金。现在国有企业把这种产品称为纾困基金。因为中大物产能够从银行拿到低利率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中大物产实现了金融收益。

为什么中大物产能拿到这个资金?因为他是3A级信用企业。就像GE当时的杰克·韦尔奇坚决淘汰不是3A级信用的合作伙伴,因为这会影响其信用;其次中大物产是国有企业,通过财政空转,大型企业、财政部、银行形成稳定的战略关系。

熟悉美国经济的人都知道美国的金融体系,只有美联储是国家的,其大型的商业银行都是私人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主要也是服务于企业的,GE这样的公司就很受欢迎,因为体量大、风险小,银行或投资机构基金还能获得更大的杠杆利差。

其次,做法,杰克·韦尔奇提出了泛金融,就是延伸到消费者的消费金融。不管国家发展到什么程度,吃穿住行永远是刚需。2020年疫情影响,大家之所以困难不是因为手里没现金,主要还有房贷、车贷要还!所以,杰克·韦尔奇当时抓住美国人快速置业的行情做了大量的消费金融。

杰克·韦尔奇的第三个做法,就是后来被人诟病的影子银行。通过信托这种形式放了更大的杠杆,例如债务的再重新融资,当然这个是值得诟病的。但人要跟着形势走,时也命也。德国企业为什么会被中国企业收购,因为在资本面前实业是很脆弱的。但大家都明白没有制造业、没有实体是没有未来的。所以,制造业跟金融并不矛盾,可以让金融做翅膀,以制造为本,让金融为制造服务,以制造为核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才是正确的,不能一味地强调实体,也不能一味地强调金融。

通过金融跟实体相互赋能,所以GE获得资金就越来越容易,一些非常出名的国际评级机构在将近20年里都给了GE3A级的评级。

最后,GE的产融结合对中国的企业集团或想快速成长的中小型企业有什么启发?

第一个启发是对央企和地方国企的启发,央企和地方国企掌握的是服务性产业,很多产业都不挣钱,如果不用金融来弥补利润和现金流的话,绝对要亏损。

第二个启发是对中国的民营企业集团,其实中国近些年诞生了一些非常大型的民营企业集团,例如海航集团、明天集团、安邦集团、德隆集团,都是万亿级别的大鳄。大家都做了产融结合。

很多中小型企业之所以没有转型,是因为对金融太陌生了,连企业的三张表都看不懂,更不要谈金融了。很多人都说企业做大了才能做金融,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民营企业集团一定要明白,在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你不能快速获得金融资源,企业竞争力是不强的。

第三个启发是企业的业务战略要有更大的视野。实体永远是本体,美元金融体系下的南美经济被美国收割得一塌糊涂。无论是巴西还是阿根廷都沦落为发展牛肉产品。中国是大国,大国要的是全面性领先,好多领域都要有产业的核心闭环,不能被实业卡脖子。以实体为本,金融为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一体两翼才能够蒸蒸日上。

我也推荐大家多去买一点GE的书,平时也多交一点金融方面的朋友,尤其是供应链金融。一个人快速获得行业知识结构的方法就是与这个行业顶级的人做朋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