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加快产业开发、发展区域经济的催化剂,是开发农村智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科技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发展壮大。
1.提高了科技扶贫项目扶贫效益
通过规范立项程序,确保科技扶贫项目立项准确和扶贫效益。各地区加强对科技扶贫项目的筛选和论证,逐级建立项目库,储备一批好的科技扶贫项目。科技扶贫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论证制,项目实施单位确定实行招标议标制。对市县上报的科技扶贫项目,由省上组织专家及项目人员召开论证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论证。项目确定后,由县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科技促进贫困地区粮食生产的提质增效。依托国家产业体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行业专项和省列重大科技专项等,甘肃科技人员近年来研发出了一大批农作物新品种、农业新技术,并加强农艺农机融合和示范推广,为贫困地区的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科技贡献率逐年提高。比如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种植技术,在旱区能使作物增产20%~30%,全省每年推广面积都超过67万公顷。甘肃省农科院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陇薯3号,淀粉含量高达20.09%~24.25%,平均单产44625千克/公顷,每年在全省种植面积超过21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左右。
2.促进和推动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应用
围绕全省贫困地区已经形成的特色产业及局部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发展,搞好优良品种改良,重点种植、养殖集成技术及标准化生产技术等的推广。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加快引进、推广符合当地生产发展需要的、实用的、成熟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主推的品种都是主管业务部门认定的国家、省级的优良品种、优良畜禽,主推的技术都是业务部门认定的在当地实践证明是处于领先的技术。依托大中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优势,注重科技的先导性,坚持高起点、高水平,提高扶贫项目、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贫困地区培训乡村干部和农民技术员,新品种应用面积逐渐增长,地膜种植、暖棚养畜、苹果套袋、节水灌溉等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10年,全省种植和养殖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其中种植推广有马铃薯13.41万亩,中药材为0.90万亩,牧草5.70万亩,瓜菜类1.73万亩,果品类2.76万亩,日光温室310532平方米,其他品种131.85万亩;养殖推广有牛0.65万头,羊0.07万只,猪0.48万口,鸡19.00万只,圈舍建设7.09万平方米。[14](www.xing528.com)
3.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步伐
根据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充分发挥特色资源潜力,因地制宜,选择引进适合当地发展的新产品、新品种。这些项目通过引进示范,在转变观念、开辟新的生产门路、调整生产结构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促进和推动了全省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助推作用,带动贫困地区做足产业化文章,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向科技开发式扶贫的转变。全省围绕草畜、马铃薯、林果、瓜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施了马铃薯良种繁育、大棚蔬菜丰产技术、低产果园改造、黄牛冻配改良、暖棚养畜技术、饲草青贮氨化、药材GAP种植、梯田抗旱增产技术等8大科技扶贫行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担当起了各地扶贫的重要角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省特色优势产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等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苹果、瓜菜制种、啤酒花、食用百合等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五位;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五大药材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特色优势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增长。
4.增强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意识
科技培训强化了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意识。各示范户、示范点、示范村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使广大贫困群众看到了效益,得到了实惠,激发了农民群众应用科技的积极性,学科技、用科技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崇尚科学、重视科技的意识普遍增强。各级农业科研院所、涉农大专院校以及各地业务部门,结合科技项目实施,以专题辅导、集中培训、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优质高产农作物种植技术、牧草和中药材种植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接受了比较系统的科技培训,贫困农民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