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夯实基础、运用科技、培育特色、壮大产业”的扶贫工作思路,按照“项目实施与管理分离、项目效益与技术对接、项目验收与评估统一”的科技扶贫项目建设运作机制,实现了科技扶贫项目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把项目工作、运用科技与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有效地提升了扶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1.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21世纪初,甘肃省委、省政府制定规划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先后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甘肃省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和《甘肃省重点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的扶持力度。到“十一五”末,已出台的各项扶持办法和方案实施进展顺利,推动产业发展效果显著,形成了草畜、马铃薯、中药材、蔬菜及林果等五大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省特色优势产业基地面积发展到270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一半以上。[7]
草畜产业。全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在良种繁育、种草养畜、规模养殖、标准化圈舍建设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草畜产业成为畜牧业中增长势头最强、发展潜力最大、最具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发展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至2005年,奶牛存栏由3.1万头增加到6.7万头,五年翻了一番。2005年至2010年,全省继续支持草畜产业发展,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列入国家及省扶贫范围的“两西”地区及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牧区和半牧区的大牲畜存出栏、生猪存出栏、羊只存出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截至2010年,全省牛、羊出栏分别达到164万头和1150万只,分别增长8.1%和10.9%。[8]
马铃薯产业。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其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生产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崛起,马铃薯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经济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市场十分活跃。为进一步推动马铃薯产业化经营,甘肃省建立了以定西、白银、兰州、张掖、天水、陇南等市为主产区的优势布局区域,同时扩大种植面积,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基本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马铃薯运营模式。马铃薯作为甘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也发展成为贫困地区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健全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薯—二级种薯的五级种薯繁育体系。马铃薯脱毒种薯不仅在省内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每年还向外省供应马铃薯原原种3亿粒以上。每年销往北京、上海等20多个省市鲜薯达350万吨以上,稳定占领了中原市场,在华南、西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甘肃省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截至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总产量1200万吨。[9]
中药材产业。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和生态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甘肃是全国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根据所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特征,以及地道药材的生物学特性,形成特色明显的四大优势区域,即陇南山地亚热带暖温带秦药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西药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西药藏药区、河西走廊温带荒漠干旱西药区。这四个区域基本都处于“两西”农业建设及“老困”地区扶贫范围,这些地区的中药材种植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有药材品种9500多种(包括野生),居全国第二位。经营的主要药材有450种,如当归、大黄、党参、甘草、红芪、黄芪、红花、贝母、天麻、杜仲、灵芝、羌活、冬虫草等,特别是“岷当”“纹党”产量大、质量好,是闻名中外的出口药材。2000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首次超过100万亩,达到119.44万亩,总产量15.98万吨。2002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l99.13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产量30.58万吨,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发展至2007年,全省药材种植面积达224.03万亩,位列全国第一,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药材包括当归、党参、黄芪、红芪、甘草、大黄等传统地道品种,以及柴胡、板蓝根等优势地产品种。[10]2010年,甘肃省整合5000万元资金重点支持优良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向优生区和适生区集中,全省中药材面积达到250万亩。[11]在全省扶贫区域建设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为推动贫苦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蔬菜产业。蔬菜产业不仅是甘肃省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而且是甘肃畅销全国,外销中亚、日本、韩国、东盟市场的拳头产品。甘肃省立足于各市州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发挥高原性气候干燥、凉爽、病虫害少等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蔬菜产业,建立了以省农科院、省经济作物推广站为主的科技创新研发推广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日光温室、塑料拱棚等设施。同时,甘肃省引进筛选新品种,集成创新栽培技术,科学安排茬口,探索出膜下暗灌、高垄栽培、立体套种等新技术、新工艺,具备了在全省任何地方发展蔬菜产业的成熟技术体系。蔬菜外销品种和区域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蔬菜产业在扶贫成效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高原夏菜”基地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冬春淡季蔬菜生产、供应和批发集散中心。2010年,省政府出台《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整合4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高原夏菜标准化和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贮藏保鲜及市场体系建设、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创建蔬菜标准园12个,贫困县用扶贫资金给予补助。以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渭河流域、徽成盆地为主的蔬菜主产区,大力发展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瓜果蔬菜。蔬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扶贫成效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2010年,全省蔬菜总面积达到580万亩,总产量1235.46万吨。[12]
林果产业。甘肃省地域光热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空气干燥,生产的水果着色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认可与政策支持的双重作用下,全省林果业发展迅速。花牛苹果、平凉金果、静宁苹果、礼县苹果、秦安蜜桃、秦州大樱桃等优质果品品牌享誉全国。2004年,以林果产业为主的秦安县刘坪乡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的示范典型列入全球扶贫大会进行参观交流,林果产业对我省扶贫工作贡献巨大。2010年,省政府出台《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扶持办法》,整合5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良种苗木繁育、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保鲜贮藏加工能力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创建苹果标准园12个,全省苹果种植面积达到430万亩,产量达到200万吨。[13]截至2010年,贫困地区果林经济林面积达到349万亩,新建日光温室5万座,发展优质瓜菜258万亩。
2.科技扶贫机制的创新
科技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甘肃省的科技扶贫是针对贫困地区生产技术落后和技术人才极度缺乏的现实状况而实施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引导贫困地区合理开发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努力提高贫困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www.xing528.com)
(1)科技推动产业发展上的创新
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规模发展。依照布局科学化、种植标准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加工精细化的要求,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做优产品、创立名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特点凸显,一是科技启动,起点较高;二是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产品市场化,竞争力较强;三是产业程度高,产前、产中、产后相互衔接,技工农贸一条龙服务;四是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五是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高,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性强,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在农业产业内部改变了以种植业特别是以粮为主的状况,养殖业发展逐渐形成规模,冷凉蔬菜、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舍饲养羊等已初步形成优势产业。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来抓,力争将甘肃建成全国一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精深加工基地,坚持将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和关键环节来抓,提高商品率,增强竞争力。
(2)带动贫困农户机制上的创新
科技扶贫项目的实施,首先是带动贫困户发展,逐步引导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接轨,以便形成大产业、大市场格局。其次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关键要鼓励和引导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扶持发展营销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营销组织。为了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组建了洋芋协会、养羊协会、蔬菜协会、药材协会等营销组织,确保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充分加强和发挥公司、协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和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及“协会+基地+农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对接起来,不仅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壮大,而且更好地解决了市场与农户脱节的问题,激活了企业、协会(合作社),带动了农户脱贫致富。
(3)技术推广和服务机制上的创新
全省各地通过各自项目的实施,带动、辐射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技术推广和跟踪服务培训机制,切实找到适合当地科技推广项目的途径。在技术推广和服务方面,各地区项目实施单位成立综合技术指导服务组,并依托基层政权组织和综合技术指导服务组又组建各类协会,将分散的生产个体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明显提高了产业化的程度。农民既是贫困农村的主体,又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受益者,大力开展科普宣传,使农民的“爱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科技致富”理念不断得到强化,并通过把先进的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吸纳运用技术的能力日益提高。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外引内联的办法以及建立科技示范户、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等途径,实现了技术的横向、纵向互动,加快了发展步伐,实现了资源、资金、技术的优化配置,明显提高了农民与技术人员科技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4)整合扶贫资源和探索部门联合机制方面的创新
各地区依靠社会力量,以项目建设为中心,以技术资源和技术服务网络为抓手,以推动产业化进程和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为目标,以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重点,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一是结合产业开发和扶贫项目,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整合资源,促进项目效益的最大化。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群众,引导群众充分认识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使贫困群众踊跃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联合各职能部门集中已有技术力量组建科技队伍下乡到村,面对面、手把手提供技术服务。坚持干部带头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为加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各地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项目单位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责任义务,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组织保证,进一步提高了科技扶贫项目的效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