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来,省委、省政府制定不同的发展路子,使这一时期的扶贫开发更具体,更有针对性。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强调“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保障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使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方针,全面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把科技投入放在增加农业投入的首位,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作为提高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关键,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加快推广农业科技进步。1996年1月,省委、省政府制定《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科教兴省战略”。明确提出,“科教兴农是科教兴省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加强农科教统筹,强化‘星火计划’的示范作用,稳定农业科技机构和队伍,完善农村科技推广、示范、培训和管理四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使农业科技贡献率由现在的42%提高到50%以上,确保200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公斤,农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100元,4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依靠科技教育不仅是振兴农业的战略方针,而且也是见效最快、投入最少的扶贫措施。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九五”期间,全省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活动,在科技体系和机制创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引进、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建设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为提高干旱、高寒山区粮食产量,突出种子工程、地膜增粮工程、温饱工程、旱地农业丰产工程、水地千斤工程、雨水集流灌溉工程等“六大工程”的实施,推广十大增产增收技术。旱作农业地区坚持走以梯田建设为主,“梯田+科技(地膜)+集雨+调整”的路子;灌溉农业地区坚持走以节水为中心,立体种植、模式化栽培、设施化装备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路子。
甘肃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缺乏人才,群众文化程度低,教育扶贫是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1991年,甘肃省开始开展希望工程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各级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支持,工程坚持“多方筹资,统筹规划,强化管理,注重实效,努力扩大筹资资助规模”的指导思想,取得了显著成绩。至1998年底,全省共救助失学儿童7.6万余名,修建希望工程144所,接受各类捐款1600余万元。[23]
1994年至2000年期间,甘肃省面向贫困县的教育投入,主要有世界银行贷款第三个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总投入100.5117亿元,贫困地区人群普遍受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2000年,全省实现“普九”和达到国家扫盲标准的县有58个,“普初”和达到省级扫盲标准的县有83个。小学在校学生由项目开始时的86.3万人增长到108万人,小学入学率由95%提高到98.44%,小学升入初中的比例由78.1%提高到87.35%;初中在校学生由23.4万人增长到39.3万人,初中完成率由92%提高到94.35%[24]。
2.因地制宜发展支柱产业,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组织引导广大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形式。1992年,省委、省政府在总结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在全省农村组织实施了发展农业商品生产“十条龙”建设;1995年,做出加快发展农村支柱产业和一体化经营的决定;1996年,制定《关于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2000年,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意见。
各地以贫困户为对象,以种植业、养殖业和矿产资源优势为重点,按照“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的形式,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群众脱贫致富,兴办覆盖面大、辐射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龙头企业,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化方向发展,把千家万户的家庭经营,通过产业化基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使贫困户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增加收入。以林果、畜牧、蔬菜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在重点项目落实、适度规模和集约化发展、提高质量、提高效益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河西地区建成高标准的粮、棉、油、糖、瓜、菜、黑瓜子、梨、猪、牛、羊、鸡等综合商品基地;陇东地区建成油料、烤烟、苹果、梨、杏、猪、牛、羊等商品基地;天水、陇南地区建成干鲜果品、蔬菜、药材、蚕桑等商品基地;中部地区建成玉米、油料、洋芋、药材、优质梨及牛羊育肥基地;甘南牧区建成牛、羊基地等等,各地都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和区域性支柱产业。农民从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获取的收入1998年达到50%以上,2000年达到60%以上。如定西地区,已逐步形成以洋芋、药材、林果、畜牧业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基地,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从支柱产业中获得收入800元;会宁县在南部9乡、40个村4000户贫困户中,扶持种植红葱5862亩,当年人均收入1200元。区域优势产业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注重经济效益,乡镇企业发展步伐加快
乡镇企业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渠道。“九五”以来,全省乡镇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由小打小闹向大中小并举、由分散型向适度集中连片、由主要靠政府和金融部门投入向投融资渠道多元化转变,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www.xing528.com)
省委、省政府根据乡镇企业发展的新形式、新特点,及时召开乡镇企业工作会议,成立了由省上主要领导为组长,2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省乡镇企业协调领导小组。省委、省政府出台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并组织有关方面狠抓督促检查和贯彻实施,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各地县都把大办乡镇企业作为富民富县,实现两个稳定的关键措施,抓住国家组织东西合作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时机,通过内引外联,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培育出口商品基地,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注重效益、多轮驱动的原则,在政策上优惠,在资金上倾斜,发挥能人作用,依靠各自的资源优势,克服各种困难,发展和挖潜相结合,使乡镇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有了较大提高,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全省乡镇企业根据各自实际,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加大改制、改革力度,积极推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
1995年,列入全省老区贫困地区扶贫范围的31个县市乡镇企业产值100.27亿元,从业受益人口204.75万人。1996年,全省乡镇企业进一步顺应市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品种,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1997年,全省乡镇企业共建成东西合作项目205个,累计实现引进资金总额2.9亿元。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国内市场不景气,乡镇企业发展步履维艰,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507亿元,上交支农、建农资金7383万元,全省农村人口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收入达到36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1999年,以副产品为主的乡镇企业、家庭加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乡镇企业产值达8.5亿元,大部分贫困县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乡镇企业。到2000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发展到22.5万户,总产值达到745.6亿元,实现利润、实缴税金分别为42亿元和13.24亿元,乡镇企业资产总额已达308.1亿元,职工总数增加到157万人。
4.全党全社会动员,形成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扶贫攻坚既是政府行为和扶贫部门的任务,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全社会的行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是脱贫致富的决定因素,也是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基本保障,但国家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1)广泛动员,省内社会帮扶工作扎实有效
1996年,10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帮扶工作的意见》,把帮扶工作作为实施《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证措施。四七扶贫攻坚期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动员抽调省、地、县三级行政企事业单位万名干部,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帮扶干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帮扶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重点以解决贫困户的粮食和经济收入为主,保证贫困户有解决温饱的适宜项目,协助县扶贫部门、农行和基层干部搞好项目安排和小额信贷,保证扶持资金到贫困户;协助农业技术部门、农技人员大力引进和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实施科技扶贫,发展农村教育;配合县乡搞好以粮代赈和退耕还林工作;协助县、乡宣传和发动群众,搞好规划、试点和推广工作。同时,省委、省政府先后几次组织动员全社会开展了捐款捐物,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仅“121雨水集流工程”就捐款5300多万元。
(2)加强联系,中央部门和国家机关定点扶贫成效突出
中央部门和国家机关以扶贫事业为己任,心系甘肃贫困地区群众,这一时期国家有关部委先后有15个单位帮扶甘肃省,各帮扶单位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定点帮扶的指示精神,克服困难,发挥优势,竭尽全力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帮扶活动,把开发式扶贫和增强贫困地区群众“造血”功能作为工作重点,帮助贫困县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开拓市场,启动内在活力,增加农民收入。国家计委、财政部和扶贫办等中央综合部门对甘肃省扶贫开发给予大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央、国家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从舆论上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全国政协、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侨办、国家纺织工业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全国妇联、国家地震局、国家民委等单位都为对口帮扶县引进项目和技术,捐钱捐物,支援建设。
(3)紧密协作,天津扶贫协作成效显著
1996年,国务院确定天津对口帮扶甘肃。天津市14个区(县)与全省对口的13个县之间以对口帮扶、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宗旨,互相开展考察、访问、交流和学习,达成了多项对口帮扶及经济技术协作项目。一是积极开展组团互访、考察学习活动。通过互访,加深了甘肃省贫困地区群众同天津协作县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为下一步更好开展全方位的对口帮扶和扶贫协作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二是天津方面为甘肃省捐款捐物,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乡村小学建设和购买医疗设备、兴修小型水利工程和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三是接受安排劳务人员和开展技术培训。天津市充分利用技术、管理、人才、劳务市场充裕的优势,为甘肃省协作县牵线搭桥,积极提供信息和市场,帮助和开展干部培训、接受劳务。四是发挥窗口联络作用,积极开展交流协作。天津市支持和鼓励协作县实现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和发展,帮助协作县走相互联合、跨地区发展的路子,加快产品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外向型市场经济新格局,全方位为甘肃省经济协作服务,使天津成为甘肃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桥梁和窗口。
除以上发展举措外,依据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有关政策,这一时期甘肃省大力减轻贫困地区农民负担。1996年,省政府出台减轻农民负担“八不准”政策[25];1997年,省政府继续开展涉农项目清理工作,清理涉农收费项目81项,当年减负411.12万元;1998年,全省实行了农民负担责任制,省对部门和地州市、地州市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乡镇对村逐级签订了减轻农民负担责任状;1999年全省范围内清理涉农收费项目115项,取消71项。[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