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处内陆,大部分地区地表水短缺,地下水贫乏,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00~500毫米,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几乎年年有干旱,十年左右一大旱。干旱不仅严重制约甘肃省工农业生产发展,而且给干旱山区农村饮水造成十分严重的困难。
在充分认识甘肃中东部地区水资源现状和干旱山区缺水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做法,由甘肃省水利厅首先提出利用集蓄雨水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人畜饮水的思路,并成立由分管厅长任组长、总工程师任顾问的甘肃省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领导小组。该项研究主要是以利用屋顶、庭院及坡地,经防渗处理后作为集流面收集雨水,利用新式水窖蓄存雨水,以缓解人畜用水困难和发展庭院灌溉为目的。在试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在水利厅的组织下,由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主持开展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集雨模式试验研究与示范”项目。1989年起,率先在通渭县李店乡崔家河村高氟病区的39个农户中进行小规模庭院雨水集流典型示范。示范解决了39户239人、60头大牲畜、309头(只)小牲畜的饮水困难,初步证明庭院雨水集流工程集雨效果良好,不仅可以解决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还可以解决高氟病区群众的饮水问题。
在小范围典型示范的基础上,1990年,又在通渭、榆中、定西等县进行小范围应用示范,示范推广庭院雨水集流工程各100户;1991年,扩大到11个干旱县1700户;1992年又扩大了1万户。截至1994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庭院雨水集流工程2.786万户,全省庭院雨水集流工程年均蓄水64万立方米,解决了旱区14.16万人、4.37万头大牲畜和13.93万头(只)小牲畜的饮水困难。(www.xing528.com)
1995年,甘肃遭受60年未遇的特大旱灾,从陇东到陇中、从河西到陇南,旱魃迅速席卷陇原大地,全省73个县严重受灾,300万人、200万头大牲畜发生水荒。有40多万人翻山越岭到10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有的路程远达四五十公里,水价高达每方100元左右,每桶水5~10元钱,有20个县的近1万名中小学生和教职员工因喝不上水而难以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群众的疾苦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心焚似火,寝食不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干旱山区群众的吃水困难?这个问题便紧迫地摆在省委、省政府的面前。尽快解决干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对于农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畜饮水问题直接关系群众的生存和生活,关系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面对旱情持续发展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领导认真总结广大群众创造的挖窖集雨的成功经验,深入视察水利厅的雨水集流试验示范点后,经过反复分析论证,转化为正确的决策。1995年7月6日,省委召开紧急常委会议,决定在干旱山区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即动员全社会力量,组织各方面的资金,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在全省一些既无地面水,又无地下水,仅靠天然降雨的干旱山区,每户利用场院抹砌100平方米左右的砼集流场,挖两眼水窖,发展一处庭院经济,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实现脱贫致富。“121雨水集流工程”的实质是:由过去侧重抓地表水、地下水到同时抓天上雨水,形成“三水齐抓”的新思路,并且抓住以水制旱这个关键,由被动抗旱到主动抗旱,对时空量分布不合理的天然降水实施人工调控,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同自然灾害做斗争,逐步改变干旱地区贫困落后面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