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序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

有序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按照国家投资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山水田林路配套,种养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结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结合,实行集雨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等高科技技术。

有序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水旱灾害,夯实农业基础,振兴农业基础,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广泛开展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坚持不懈地把水土保持作为发展山区经济、实现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三田”建设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来抓。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甘肃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治理规模上由分散的小流域治理向以县域为单位或跨县、跨市建立流域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上转变,在治理模式上由单纯防治水土流失向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建立水土保持特色产业上转变,使水土保持工作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拓宽了服务领域和内涵,促进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1.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进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根据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以提高生态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先后在甘肃的黄河流域选择23条小流域作为试点,进行多方位、多元化的综合治理,探索不同类型区小流域治理的方向和途径。1986年,水利部在全国实施了首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项目,甘肃省泾川县茜家沟,安定区官兴岔、石家岔,宁县老虎沟,秦安县芦刘沟,庆城县义门沟,榆中县孙家岔,天水市罗玉沟和环县七里沟共九条小流域分别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鉴定验收,在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单项措施设计及实施中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认同,并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为以后的全面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其长江流域列为国家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拉开了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序幕。

1989年,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局在临洮县召开了全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推广会议,正式提出了以水土保持为基础的小流域生态建设思路。1990年,水利部向全国转发了甘肃省制定的《甘肃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管理办法》《甘肃省“三田”建设管理办法》和《甘肃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对甘肃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梯田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1991年,甘肃省人大制定颁发《甘肃省实施〈水土保持法〉办法》和《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经省水利厅批准,甘肃省适时启动了《甘肃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试验示范项目》。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国家将平凉地区的庄浪、泾川两县分别列为全国“梯田化试点县”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县”。1994年包括庆阳市6个县(区)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甘肃分项目正式启动,总面积4304平方公里,世界银行提供贷款4000万美元[10]。截至1996年,甘肃省已拥有国列水土保持专项7项,全省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年投资超过亿元。[11]

1997年开始,甘肃省按照水利部确定的新的治水方略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思路,一批国列重点水土保持专项治理工程相继上马,包括:《甘肃省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工程》《甘肃省长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四、五、六、七期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天水藉河示范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庆阳蒲河示范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项目》《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砚瓦川项目》《临夏州刘家峡库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平凉市葫芦河项目》等。通过依托重点工程,实施项目整合、流域整合,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由过去分散的小流域治理,向建立集中连片,集综合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大示范区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

1999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提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切入点,甘肃省编制完成并启动实施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甘肃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进入了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新时期。

2.定西九华沟小流域治理与开发

1997年8月5日,中央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精神,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传达贯彻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的动员大会,并决定在半干旱区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定西县(今定西市安定区)实施“九华沟流域综合治理开发项目”。

九华沟小流域地处定西北部,与榆中县接壤,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3120亩。多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蒸发量1550毫米,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低而不稳。为解决干旱山区农民温饱,自1997年开始,以扶贫为宗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要求,坚持综合、高效、快速的原则,实施九华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

九华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按照国家投资和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山水田林路配套,种养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结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结合,实行集雨节水灌溉、地膜覆盖等高科技技术。

三年的开发治理,九华沟流域完成治理面积33.7平方公里,到1999年,累计治理面积达到71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85.5%。新修水平梯田20340亩(机修15255亩,人工修5085亩),使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人均达到7.3亩;新造林28810亩,使荒山沟地全部绿化,人均达到7.5亩;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优质牧草4980亩,加上6970亩青饲草,人均达到2亩;新修农村道路137.73公里,从根本上改变了交通闭塞状况;在主沟道新建治沟骨干工程9座,发展小片水浇地2560亩;建设雨水集蓄池1500个,发展滴灌面积4500亩,全流域人均达到1亩水浇地;在梯田中发展经济园地3100亩,户均2亩;每年推广地膜种植面积10500亩,人均1.5亩,在粮食作物中重点推广洋芋和地膜玉米,达到高产、稳产;改良家禽结构和品种,除满足农业用畜外,适当发展肉牛、肉驴、商品猪;鼓励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以小型洋芋淀粉、粉条加工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增加收入。

通过治理开发,调整九华沟小流域的农村产业结构,使流域经济迈向高产、优质、高效的路子,人均产粮提高到600公斤,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800元。九华沟的小流域治理开发,为同类地区的开发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黄土高原地区寻求了一条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支柱产业开发结合,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成为具有九十年代特色的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典型样板。(www.xing528.com)

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效

1994年,省农委将《甘肃省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系统建设试验示范项目》列为全省重点农业科技推广课题,实施期限七年,包括甘肃省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103条小流域,总面积1763.19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715.2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7.28%。[12]通过七年的试验示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

(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通过小流域治理,水土资源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坡耕地改造梯田后,提高了蓄水保土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条件,解决了当地群众的温饱问题。7年内试验区共新修梯田29.59万亩(1.973万公顷),坝地0.97万亩(650公顷),使人均基本农田由1.59亩(0.106公顷)增加到2.23亩(0.15公顷),再加上资金、劳力、技术投入的增加,人均产粮由333.18公斤提高到528.36公斤,实现了自给有余。土地利用率提高33.9%,基本上实现了地尽其利。[13]

(2)发挥缓洪削洪的作用,有效调控水沙资源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每条小流域都形成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益显著的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防治体系。修建各种高标准、高质量的蓄水工程,增加径流拦蓄能力,对流域内径流“蓄、用、排”合理调控,提高径流和降雨的利用率,有效拦蓄暴雨径流和减少地表径流的汇集,发挥缓洪削洪的作用,达到了小流域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其中有代表性的如高原沟壑区泾川茜家河流域“以基本农田为主体的工程措施和全面绿化为核心的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塬、坡、沟多层次、全方位保塬固沟综合防治体系”,中部丘陵沟壑区定西官兴岔、榆中孙家岔的“农、林、牧综合发展的立体镶嵌的大农业模式”等等。七年来,兴建治沟骨干工程、淤地坝、涝池、水害等小型拦蓄工程24899座(处),共新增治理面积666.2平方公里,累计达到1332.74平方公里,年均拦蓄径流5703.64万立方米,泥沙616.51万吨。[14]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中,各地都从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和农林牧各业生产对土地的要求出发,将治理开发同特色产业开发紧密结合,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围绕水果蔬菜、药材、畜牧等产业做文章,充分发挥了流域水土资源优势,提高了流域治理的整体功能,为小流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如泾川县三合沟流域,土地的合理利用促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全流域总产值1995年达到1438万元,比治理前的1990年增长了3.6倍,较全县平均水平提高了11.6%[15]。试验示范区总产值由实施前的3.14816亿元增长到7.11944亿元;人均产值由924.52元增长到1941.24元;人均纯收入由382.87元增长到1106.35元;单位面积平均产值由每平方公里17.85万元增长到每平方公里40.37万元。[16]

(4)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进步

经过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地区,有计划地扩大了林草面积,改变农林牧用地不合理的状况,增加林草地比重,封山育林育草,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七年共新增林草面积69.29万亩(4.619万公顷),其中退耕还林10.74万亩(7160公顷),使林草覆盖率由17.04%增长到43.24%。[17]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整体质量显著提高,村容村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人畜饮水等都有很大改观。全省许多封闭、落后、荒凉的穷山村,发展成了开放、富裕、文明、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山村。

基本农田建设在甘肃省的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七”期间,全省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解决了大部分干旱山区群众的吃饭问题,为旱作农业向“两高一优”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