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部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中部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多在350毫米,修建水利工程提升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和保持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农田,成为中部地区解决温饱、提高生产产能的重要途径和措施。灌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地下水储量甚少,属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之一。中部干旱地区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00多项,设计规模200万亩,完成90项。

中部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及发展现状分析

甘肃中部地区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多在350毫米,修建水利工程提升灌溉能力、扩大灌溉面积和保持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农田,成为中部地区解决温饱、提高生产产能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西岔电力提灌工程。该工程为中型电灌工程,为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粮油援助项目。灌区位于皋兰县中部和西北部,东西宽约28公里,南北长约60公里,自北向南倾斜,海拔为1475—2034米,属低山丘陵地形,绝大部分耕地分布在大小不等的沟谷条形阶地上,呈树枝状。灌区有西岔、黑石、水阜、什川、石洞等5个乡,42个行政村,人口8.3万人,总耕地面积30万亩,宜种粮、油、瓜、菜和玫瑰。灌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地下水储量甚少,属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之一。黄河从灌区东南部通过,是唯一可利用的水源,在此处年平均径流量为300亿立方米。该工程最初由皋兰县委提出,于1971年动工兴建,1973年建成总干渠,开始发挥效益,灌地1万亩。1981年基本建成,灌地达6.15万亩,为了提高工程灌溉效益,于同年10月世界粮食计划署正式批准为粮油援助项目,进行输水系统和田间配套工程的建设。1989年灌地达到15.3万亩,灌区人均有水地1.84亩。1989年灌区农业总产值达2499.84万元,其中经济作物3.3万亩,果园1.7万亩,产值达908.39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达到3610万元。工程于1990年9月全部竣工后,不仅解决了农民的口粮问题,而且打水窖2万多个,解决了6.48万人、5.8万余头大小牲畜的饮水问题,乡镇企业从1981年的20个到1989年发展到196个,年产值达到8130万元[11]

兴堡子川电力提灌工程。灌区位于甘肃和宁夏两省区交界的靖远、平川、海源、中卫四县区的接壤处。灌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层厚9~33米,土质较肥沃,大部为普通灰钙土和沙质灰钙土,宜农耕地100多万亩。但气候干旱,少雨多风,多年平均降雨量250毫米左右,蒸发量在2300毫米以上。1976年8月,靖远县政府提出“三人农活两人干,抽出一人上兴电”的口号,土法上马,开始筹建兴堡子川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1977年8月省政府批准工程正式上马,并于1982年列入甘肃省重点建设项目,1983年确定为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2639项目。工程建设与平地配套、移民搬迁、运行管理等同步进行,1991年兴电工程全部建成。兴电工程在历经16年的建设过程中,完成工程量1238.3万立方米,累计审批总概算为1.085374亿元,实拨款1.046474亿元(其中水利基建款1090万元,不发达地区资金2326.50万元,“两西”专款5614万元,外援粮油折价1434.24万元),节约投资389万元。[12]1984年大红沟支干渠投入灌溉,当年迁移6000多人,到1991年底移民增至35000多人。工程完成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由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逐步转化。灌区共建移民点82个,建房11650间,箍窑洞7000孔,打水窖9080眼,为移民建小学21所,教室7510平方米;帮助扩大北滩、白塔两所中学,扩建校舍160平方米;还扩建北滩、东升两乡卫生院。灌区造林2.1万亩,林带已开始成为防风屏障,灌区风速由灌水前2米/秒减弱为1.2米/秒,年蒸发量减少25%,平均相对湿度增加17%左右[13]

锦屏水库灌区。锦屏水库位于渭河二级支流牛谷河上游的黑窑峡。地处通渭县城以西16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620万立方米,流域内植被较差,具有黄土高原区多泥沙河流的特征。水库工程经历了1972年10月至1975年9月的初建和1979年至1982年11月的加固改建两个建设阶段,均属省列基建项目。初建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较差,工程本身存在不少隐患。二期加固改建阶段,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但渠系不配套,未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历年实灌面积1.1万亩。1989年,省“两西”建设指挥部决定投资近500万元,全面进行渠系改建加固和田间配套,经过改建后,灌溉面积达到了设计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的规模[14]

榆中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该项目是甘肃省兴建的第一座十万亩以上的高扬程中型电灌工程,位于兰州以东20公里。工程从1966年开工到1989年底,历经23年,共完成土石方工程量1059.1万立方米,总投资4585万元。其中国家基建投资3841.5万元、“两西”投资471.2万元。小型水利投资272.3万元[15]。工程从1970年开始发挥效益,灌溉面积5000亩。1973年主体工程建成,灌溉面积5.1万亩,1983年经过三年改建加固后灌溉面积发展到8万余亩,1989年灌溉面积达13.5万亩。粮食产量也在逐年提高,1988年粮食亩产在250~450公斤。到1989年,解决6.7万人、0.57万头大牲畜和3.35万头猪、羊的饮水问题。灌区10个乡共建造农田林网1.6万亩、营造经济林1.27万亩、育苗1790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灌区的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1977年乡镇企业共有142个,年产值485.92万元,上缴税金15万元;到1988年乡镇企业有1971个,年产值9668.32万元,上缴税金594.83万元,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均发生了深刻变化。(www.xing528.com)

中部干旱地区通过改建、扩建、新建各类水利工程100多项,设计规模200万亩,完成90项。到1992年,新增有效水地101.6万亩,新增保灌面积81.3万亩。有效水地面积累计达到349.04万亩,人均0.57亩,川水地区人均达到1.5亩。

2.农田水利建设

“三田”建设,不仅是中部地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干旱山区群众迅速解决温饱、实现粮食自给的重要途径。中部干旱地区在“三年停止破坏”的基础上,采取“统一规划、连片治理、分户承包、劳动受益、允许继承、民办公助”的建设方针,按照山势走向,打破地域界限,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进行了许多改造自然环境的生态工程建设,特别是把修梯田为主的三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平均每亩梯田补助30元,大大加快了基本农田建设,平均每年新修梯田35万亩,取得了明显成效。庄浪县把新修梯田、改变农田基本条件作为实现粮食自给、解决生存的根本途径,每年新修梯田3万亩,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96亩。

截至1992年,中部地区共新发展“三田”367.6万亩,累计达到901.08万亩,人均达1.47亩,干旱地区人均梯田达到2亩。按效益发挥先后,每亩年增产50公斤计算,累计净增产粮食9.8亿公斤。打水窖、修涝池、建人饮工程和小水利工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打水窖22万眼,达到52万眼,涝池2675个,苦水淡化站14座,其他人饮工程147项,解决145万人、15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