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脱贫难度:返贫率高的挑战

提高脱贫难度:返贫率高的挑战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县碌曲县三个半农半牧区乡有贫困户660户,其中因病返贫132户,占19.9%。[34]以因灾返贫为例,“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全省524.6万受灾人口中,因灾返贫人口达到230万人左右,占受灾人口总数的40%。甘南州返贫人口达11万以上,贫困发生率由震前的36.89%增至46.85%。甘肃正宁县常年返贫率为10%,有的农户因家人患大病住院治疗、子女上大学、新建住宅,债务包袱重,造成阶段性贫困;有的农户因子女结婚,“天价彩礼”负债拉垮一个家庭。

提高脱贫难度:返贫率高的挑战

自然灾害、疾病、家庭变故等因素时刻威胁着已经取得的脱贫成果,因病返贫、因老返贫、因教返贫、因灾返贫、因婚返贫等现象依然存在。

从调查监测资料分析,1998年,全省在实现107万人基本解决温饱的同时,又有52万人返贫,返贫率为48.6%。1999年全省基本解决温饱的农村人口为55.25万人,而当年返贫人口数高达78.35万人,返贫人数是当年脱贫人数的141.80%,占1994年扶贫攻坚以来已解决温饱人口305.93万人的25.6%。[33]

以因病返贫为例,据1997年统计,贫困县临潭县全县共有贫困户16187户(77261人),其中因病返贫户1258户(2771人),占贫困户数的7.8%。贫困县迭部县的花园、腊子口、桑坝、旺藏、阿夏和益哇等六个贫困乡平均年收入均在250元以下,有贫困户1022户(4645人),其中因病返贫177户(750人),占15.6%。贫困县碌曲县三个半农半牧区乡有贫困户660户(3158人),其中因病返贫132户(630人),占19.9%。[34]

以因灾返贫为例,“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全省524.6万受灾人口中,因灾返贫人口达到230万人左右,占受灾人口总数的40%。陇南市93.3%的受灾乡镇、70.8%的受灾村、79.4%的遇难人口和72%的受伤人员为贫困乡镇、扶贫重点村和贫困人口;95%的倒塌和损坏房屋为贫困户所有,损毁道路及水窖、水池水利和人饮工程设施全部在贫困乡、村;97%的次生地质灾害在贫困乡、村。陇南市84.2%的整村推进村和100%的世界银行西部扶贫贷款项目村共598个村整体赤贫,因地震新增贫困人口超过100万,贫困发生率由震前的29.84%增至70.58%。甘南州返贫人口达11万以上,贫困发生率由震前的36.89%增至46.85%。庆阳、天水、平凉、定西、临夏白银等市州也出现大规模因灾返贫。[35]

调查发现,贫困群众除受外部条件制约外,致贫因素还呈现复杂化、多元化,因灾、因病、因学、因婚等致贫的问题比较突出,一部分人口长期处于脱贫和返贫的交替之中。甘肃正宁县常年返贫率为10%,有的农户因家人患大病住院治疗、子女上大学、新建住宅,债务包袱重,造成阶段性贫困;有的农户因子女结婚,“天价彩礼”负债拉垮一个家庭。[36]

总之,从社会历史、自然地域、人口文化经济市场等因素入手,深入分析甘肃贫困的成因,进而提炼总结出甘肃贫困的特点,对于进一步寻求消除贫困的途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除贫困战略与对策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注释】

[1]王月:《古代南北状元PK战》,载《人才资源开发》2018年第4期,第87页。

[2]谷苞:《西北通史·第五卷》,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9页。

[3]李清凌:《甘肃经济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9页。

[4]刘丽蓉、刘俞婷:《论民国初年甘肃农村的贫困化》,载《凯里学院学报》,2014年4月,第34页。

[5]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著:《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版,第8页。

[6]《甘肃通史·中华民国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7]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78—79页。

[8]中共定西地委党史资料征研办公室:《定西党史资料(总第12辑)》,第87页。

[9]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85页。

[10]段舜山、徐建华主编:《反贫困的战略选择——甘肃两西扶贫开发战略与对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11]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88页。

[12]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88页。

[13]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407页。

[14]杨军、张春勋:《甘肃农村贫困成因与反贫困模式的再认识》,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第3期,第32页。

[15]杨军、张春勋:《甘肃农村贫困成因与反贫困模式的再认识》,载《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4年第3期,第32页。(www.xing528.com)

[16]“甘肃与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课题组:《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载《开发研究》2000年第3期,第15页。

[17]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91页。

[18]“甘肃与西部大开发”专题研究课题组:《在大开发中实现大发展》,载《开发研究》2000年第3期,第15页。

[19]李如樟:《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形成原因及对策探讨——以甘肃省定西市调查为例》,载《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11期,第177页。

[20]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85页。

[21]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甘肃改革开放实录(第二辑)》,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446页。

[22]余吉玲:《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贫困原因探析——基于甘肃片区的调查及数据分析》,载《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90页。

[23]段舜山、徐建华主编:《反贫困的战略选择——甘肃两西扶贫开发战略与对策》,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9页。

[24]高军、李忠东:《甘肃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研究》,载《开发研究》2014年第3期,第35页。

[25]王致萍:《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分析》,载《甘肃农业》2000年第7期,第25页。

[26]王致萍:《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分析》,载《甘肃农业》2000年第7期,第25页。

[27]高军、李忠东:《甘肃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研究》,载《开发研究》2014年第3期,第34页。

[28]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序》第1-2页。

[29]尚正永:《甘肃省区域贫困的特征、原因及对策》,载《兰州学刊》2004年第1期,第114页。

[30]高军、李忠东:《甘肃贫困地区扶贫攻坚问题研究》,载《开发研究》2014年第3期,第34页。

[31]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314页。

[32]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316-318页。

[33]王致萍:《甘肃农村贫困的原因分析》,载《甘肃农业》2000年第7期,第24页。

[34]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407-408页。

[35]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扶贫开发志》(1983-2010),敦煌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第464页。

[36]张龙杰:《正宁县扶贫攻坚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载《调查与研究》201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