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项目投入有限,国家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等,也是造成甘肃贫困的因素之一。
从国家层面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计划安排的投资建设重点,主要集中在了国家急需的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上,虽然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积极作用,但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没有产生充分的带动作用,农村的贫困问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力投向重点转移到东南沿海地区,受利益驱动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地处内陆的贫困省份由于在经济基础、自然环境、交通条件、信息通讯和市场等方面的障碍,很难对外部人才和商业性投资产生吸引力,市场机制使贫困农村处于更加被动落后的境地。就甘肃而言,国家用于甘肃农业建设的投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用在水利建设,而且主要集中于河西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后来才逐步将中部干旱地区、庆阳老区、高寒阴湿山区和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扶贫开发的议事日程。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开发区由于资金投入总量少,而且投资主要用于解决燃眉之急的温饱工程,其他行业建设资金很少,农田水利、交通、农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投资欠账就更大。[23]“两西”建设资金是国家投入甘肃最主要的专项无偿扶贫资金,1982年国家确定的数额是每年给甘肃1.6亿元,之后很长时间,随着物价的上涨和扶贫力度的加大,贫困地区对扶贫资金的需求已明显加大,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数额名义上保持不变,实际上降低了不少。
从甘肃层面看,甘肃省级财政自给率多年平均只有25%左右,市县两级财政自给率分别为23%和9%,特困县不足5%。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贫困县发展壮大的主要力量源泉。2012年,在甘肃省三大片区57个贫困县(除天水市麦积区)中,有42个县的人均财政转移支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4]地方财政困难,财政转移支付和农民收入水平低严重影响甘肃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由于甘肃省财政困难,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扶贫,主要依赖国家扶持,但国家扶持的资金也十分有限,很多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工程因资金缺乏而无力启动。以1997年为例,全省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入22.6亿元,其中国家投入的比例超过30%,而省财政投入的比例只占10%多一点。[25](www.xing528.com)
从贫困地区自身看,甘肃贫困县的财政都是入不敷出,靠财政补贴度日,自我启动本县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很弱,贫困乡村更是无力大规模地增加农业建设投入。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1998年全州财政收入14130万元,财政总支出达48794万元,地方财政自给率仅28.96%,全州人均财政收入为78.5元,居全省14个地州市末位,全州9个预算单位全部发生赤字,累计赤字达25611万元。[26]由于财政入不敷出,许多贫困县乡不仅无力增加投入,而且干部的工资也出现拖欠现象。
另外,在国家政策贯彻实施方面,对国家一些大的政策机遇,甘肃程度不同存在没有学好、用好、贯彻落实好等问题,这些因素也影响了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历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