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地域因素看,甘肃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严酷,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滞后,造成甘肃“先天型”贫困。
1.自然环境严酷恶劣
甘肃是我国自然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干旱、沙尘暴、冰雹、暴洪、低温冷冻、地震、泥石流等多种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地质、生物次生灾害频发,加剧了甘肃的贫困程度。
干旱是甘肃最大的天敌,几乎是两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1929年,甘肃在分省后只有66个县,当年却有58个县大旱。春耕失种,颗粒未收。全省625万人,连年大旱后灾民达250万人,死于饥饿者140余万人,死于病疫者60余万人。[6]1981年至1982年,甘肃连续两年干旱。定西、天水、陇南、庆阳、平凉、兰州及张掖等地区为重点,有33个县遭受大旱,受旱面积1760多万亩,粮食减少12.4亿公斤,受灾人口521.8万人。2006年,自年初开始,甘肃省中部、陇东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出现了严重的春旱、春末夏初旱和伏旱。据统计,2006年甘肃省有10个市州、39个县区受旱,农作物受旱面积2080万亩,其中绝收、未播种620万亩,全省因干旱造成137.4万人发生饮水困难,294.2万人受灾,致使5.6万头(只)牲畜死亡,旱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7]
雹灾是危害甘肃省农业生产的第二大气象灾害。1983—1985年、1987—1988年、1990年等都是雹灾较重的年份。其中,1984年55个县发生了雹灾,受灾面积631万亩。1990年,近60个县发生了雹灾,受灾面积75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592万元。晚霜、早雪或气温剧降引起的冻灾,是对农牧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另一种自然灾害。甘肃省1983年、1990年晚霜冻偏重,1990年霜冻受灾面积达22万亩。
风沙灾是甘肃特有的灾害之一,1990年3月至4月间,河西地区发生风沙灾5次。其中,酒泉地区7个县遭遇风力7~9级沙暴灾,在沙线、风口地区的80万亩麦田被飞沙流石埋没,地表肥土层及下播的子种、长出的幼苗、撒播的化肥,都被风吹走,毁坏民房800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甘肃还是一个多地震的省份,从陇南山区到河西走廊,正处在强烈隆升的青藏高原的边缘,大部分地区新构造运动非常强烈,历史上及近几十年都发生过强烈地震。1927年5月23日,古浪发生8级大地震,烈度达到11度,重灾区为古浪、武威两地。《申报》言:“甘肃地震之惨剧,古浪凉州户口几全灭。”1954年山丹发生7级地震,死亡50人,受伤329人,受灾面积4800平方千米,牲畜死亡252头,毁坏民房7277间,山丹县城破坏最重,永昌、张掖、酒泉及武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间连续发生强烈地震,最大震级为6.1级,给张掖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民乐、山丹大部分乡(镇)村和肃南部分乡村严重受灾,9人死亡,44人受伤;灾情涉及46个乡(镇)、325个村、61121户农户,受灾人口20.6万人。全市因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9.2722亿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后,造成甘肃省10个市州、70个县(市区)、956个乡镇、11967个村、132.05万户、529.47万人受灾,因灾遇难人员370人,受伤10174人;倒塌房屋150.03万间,倒塌居民住房31.84万户,损坏房屋236.57万间;死亡大牲畜3.81万头(只);农作物受灾面积2.38万亩,毁坏耕地面积2.40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93.33亿元。(www.xing528.com)
甘肃省山地面积占75%,是全国滑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1983年3月7日,东乡族自治县果园公社境内的洒勒山发生山体滑坡,造成重灾民71户、416人。甘肃省泥石流区域分布较广,全省80%以上的灾害性泥石流发生在7—8月。2010年8月7日,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此次特大泥石流灾害导致舟曲县城关镇和江盘乡2个贫困乡镇、12个贫困村、3944户、14223人受灾,死亡1765人。
历史上,由于气候的变迁等客观因素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破坏性开发,导致甘肃的自然环境逐渐恶化,并且陷入了恶性循环,最终出现了“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的难堪局面。甘肃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于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及少数民族地区。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气候类型,突出特征是严重干旱缺水,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干旱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左宗棠也曾感叹“陇中苦瘠甲于天下”。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考察定西时,也认为这里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据1992年统计数据显示,定西地区人均水量668立方米,分别为全省、全国和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2%、26%和6.5%。[8]在如此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农民来说,不仅长期缺吃少穿,而且乡村能源也极为短缺,连烧饭用的柴草都极为匮乏。以陇南、临夏、甘南等地州为主的南部高寒阴湿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西秦岭山地的交汇地带,山大沟深坡陡,土地贫瘠,农用耕地面积少,境内高山、草地、河流、沟道占了总面积的绝大部分,气候寒冷阴湿,作物生长期短,旱、涝、冻、雹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地形条件恶劣,交通极为不便,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剩余贫困人口最多的地区。
总之,甘肃省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虽然幅员广阔,但山地高原、沙漠戈壁占了总面积的85%;干旱、半干旱和极端干旱区占了总面积的75%,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亩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是全国最干旱和自然灾害最多、最严重的省份之一[9]。
2.基础设施薄弱滞后
甘肃的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在山区和边远地区,高山绝壁、戈壁荒滩和黄土沟壑使他们远离经济中心,形成地域隔离,这些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滞后,加剧了贫困。
主要表现在:第一,通讯条件差,用电难。贫困村的通讯、邮电设施陈旧,供电设施落后,供电容量严重不足,低压线路设备差,通电入户率低。1985年,22%以上的贫困村没有通电。[10]第二,住房条件差,安居难。一是住房面积小,1985年,甘肃省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7.5平方米,贫困地区很多农户全家老少都挤在一个土炕上。[11]二是房屋结构差,危房多。甘肃大多数农村的绝大多数农户住的都是土木结构的土坯房,建成时间较长,对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抗灾承受力很弱。第三,用水条件差,饮水难。1983年,甘肃省有57.88%的贫困户喝不上安全饮用水,贫困户中只有9.6%的住户能喝上自来水。[12]贫困地区很多村庄都靠“涝池”“涝坝”蓄水,人畜共饮,极不卫生。1983年以后,贫困地区逐步推行水窖蓄水,安装自来水,饮水问题逐渐得到改善。第四,道路交通差,出行难。1983年以前,甘肃贫困地区乡村道路多为土路或石子路,坎坷泥泞,群众出行、运输货物十分困难。有的贫困山区群众出行只能骑马、骑驴,货物也只能由牲畜驮运。1983年后逐步推行柏油路、水泥路等硬化路面建设,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才逐步得到改善。交通运输落后,信息流通慢,资源利用不足,这些都加剧了落后和贫困。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贫困地区恰在这方面非常落后,从而使得经济发展缺少了基本条件和手段。第五,医疗设施差,看病难。长久以来,贫困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卫生网络体系不健全,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卫生人才队伍状况不容乐观。20世纪80年代初,全省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中本科、大专学历者仅占14.5%,无正规学历者占27.7%,高级职称仅为1.9%,而初级职称及其以下者占67.7%,无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人员占29%。乡村医生中无正规学历者占75.1%,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不足2%。全省县级卫生机构多系三四十年前修建的土木结构房舍,面积小,条件差,业务用房和住宿条件十分困难。[13]贫困地区群众缺医少药、看病难、看不起病等问题十分突出。贫困地区多为地方病多发区,如甘肃的康乐县属高寒阴湿少数民族贫困县,由于部分村镇的水质不好,卫生条件差,甲状腺肿大、大骨节、痴呆等地方病直接影响了人口素质。第六,教学设施差,上学难。20世纪80年代,全省大部分乡镇学校设备简陋,缺少师资,学生辍学、失学为数不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改行、外流现象极为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