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理论

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理论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部财务控制必须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而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企业管理中专门发挥控制职能的子系统。内部财务控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功能将比各个组成要素的功能的总和大得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必须注意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密切配合,防止相互脱节,又要相互制约。

内部财务控制的基础理论

控制同系统、信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部财务控制的对象是一个系统,必须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组织和实施,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而控制又是发展的基础,一个系统没有控制,系统就会盲目发展。同时,控制必须依靠信息,才能实施控制,信息是联系施控系统和受控系统的手段,没有信息,控制就会失去联系,控制要实施调节,必须依靠信息。内部财务控制必须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1.系统论的含义

系统论的主要创立者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VBertalanfly),他于1945年发表了题为《关于一般控制论》的论文,宣告了这门新学科的诞生。贝塔朗菲认为把孤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简单相加,不能说明高一级水平的活动性质和活动方式。他总结了生物机体论发展的成就,提出了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层次观点等三个基本观点,从而为系统工程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什么是系统论?贝塔朗非认为:“处在一定相互联系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合)。”[3]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具体的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系统必须由两个以上的要素(元素、部分或环节)组成;二是系统的要素、要素与整体、整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三是系统整体具有确定的功能。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一个具体的系统。我国著名科学钱学森教授也认为,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系统以集合性、相关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等为其基本特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和处理对象时,总是将研究对象作为由各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注意研究整体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规律,从系统变化的各种可能中选择最佳方案,是系统处于最佳状态并取得最佳效果。在研究任何一个系统时,需要了解和把握系统的发展趋势及追求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方法促使该目标的实现。

2.系统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可以把企业看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个要素组成的系统。而内部财务控制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即企业管理中专门发挥控制职能的子系统。一般来说,凡是由两个以上要素组成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内部财务控制也不例外。内部财务控制作为一个系统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整体性。内部财务控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功能将比各个组成要素的功能的总和大得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要注意发挥它的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一切要为整体目标的实现而努力。

(2)相关性。内部财务控制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系统必须注意其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既要密切配合,防止相互脱节,又要相互制约。

(3)层次性。系统都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以便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企业建立内部财务控制的目的就是为稳健经营、消除隐患、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

(4)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指系统的活动最终趋向于有序性和稳态。系统活动的方向性、目的性是系统自组织性的结果。有机系统的活动只有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与目的性,系统才能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平衡、稳态。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就是要通过平衡组织目标与个体目标,以实现双方均较满意的结果。

(5)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必须处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之中,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系统有很大影响。必须通过系统的组织、自调节活动,达到系统在一定环境下的最佳结构,发挥最好的功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调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企业战略目标的日渐明朗,管理者经验与学识的不断提高,将适时地对企业内部财务控制进行调整,以保证这个系统的良性运转。

(二)信息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1.信息论的含义

信息化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它的主要创立者是美国的数学家申农(G.E.Shannon)和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最初,信息论仅局限于通讯领域,是一门应用概率论和数量统计方法研究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的科学。它的基本内容是研究信源、信箱、信道及编码问题。后来,信息论作为控制论的基础,它研究的是通讯和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同时也研究如何提高信息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通讯理论。随着现代科学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信息概念及其方法远远超出通讯领域,已经推广和应用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医学、仿生学语言学管理学等等,从而使局限于通讯领域的信息理论,发展成一种广义信息论——信息科学

信息通常是指表达事物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物质在不断运动,其状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便产生了信息。一切事物包括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能产生信息。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人们认识自然界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都可以看成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加工信息和反馈信息的过程。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信息本身虽然不能像自然资源那样直接创造有形的财富,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各种自然资源,为社会增添更多的社会财富,避免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损失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信息被人们看成是“无形的财富”,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它同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一样,都是企业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通常把企业的管理系统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管理对象(物流)、管理机构和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流)。物流指原材料等资源从输入到变为产品而输出之间的运动过程,是企业最基本的运动过程。信息流是企业的神经脉络,管理机构好像人的大脑,大脑的功能离不开神经脉络,而企业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信息流。企业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借助于信息流对物流的管理过程,信息是企业协调和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www.xing528.com)

2.信息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物流是基本。为了不断降低企业成本,物流必须运转快,减少投入量,增加产出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信息流随物流产生,管理部门要通过信息流来调节物流的数量、方向和速度。在财务控制中,信息必须及时反馈,才能指导物流顺利畅通,如果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就会造成物流堵塞,就起不到控制的作用。因而,从财务控制的角度看,要求信息流、物流和人流是同步的,但实际上,信息流往往有滞后性,特别是手工处理信息,经常跟不上物流、人流,比物流、人流缓慢得多,这就会影响到财务控制的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尽快建立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以增强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在现代管理中,企业能否有效地进行财务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各级部门能否及时获得和使用财务控制信息。在财务控制过程中,信息反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信息反馈原理建立灵敏的实时财务控制信息系统,这是有效实施财务控制的重要手段。

财务控制简单说可以分为计划、执行和考核三个过程。在计划过程,主要任务是制定财务控制目标,通过输出,明确财务控制的目标。在执行过程,生产发生了耗费,输出实际财务控制信息,并反馈给计划过程,作为制定后期财务控制目标的参考。在考核过程,通过业绩考核,输出财务控制差异及责任归属的信息,并反馈给执行过程和计划过程,作为改进工作、保证更好完成财务控制的目标的依据,对以后制定财务控制目标,也起到参考作用。这样,通过信息的不断反馈,就能提高财务控制的效率,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财务控制有序进行。

(三)控制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1.控制论的含义

控制论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型的综合学科,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学者维纳,其代表作是1948年出版的《控制论——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及1950年出版的《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是一门研究由各种耦合元素组成的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所谓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20世纪50多年来控制论的发展很快,不断向各门学科渗透,已经形成以理论控制论为中心的四大分支,即: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包括经济控制论)和智能控制论。

用当代控制论的方法分析研究经济过程的学科称为经济控制论,经济控制论的目的是研究系统和经济过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控制经济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定量描述。它要求以系统动态的观点、行动和目标的观点、信息和控制的观点来观察分析问题。经济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是对经济过程的最优控制问题。最优控制的核心思想是:以尽可能短的时间、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为代价,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或者在同样的时间、资源条件下,使系统的输出达到最佳目标状态。在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制约,系统变化趋向的目标值往往有多种可能,而且达到同一目标值通常也采取多种途径,所以,最优控制就是在对受控系统实施控制的过程中,在满足系统的各种限制条件下,使系统的状态达到最优。

2.控制论与内部财务控制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耦合运行的人造系统,它是为达到一定目的,由许多相互关联的元素(各种子系统或分系统)组成的,并且依靠因果关系链接在一起的集合体。这样,就有可能和必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过程实施控制,实现科学、有效管理,提高经营效益。

内部财务控制是依据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一般原理建立起来的,并以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具体组织的内部管理过程,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工具。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在内部财务控制中的运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自动控制原理建立自检系统。任何组织的内部管理过程,不仅与社会经济过程具有同构性,与生物系统、技术系统也同样具有同构性,生物的自我调节原理和技术设备的自动调节原理对它们同样适用,由此导出的结论是:在任何组织和过程建立自我检验、自我控制的机制是可行的。可以说,内部财务控制正是根据同构性系统均适用自动控制原理建立起来的。

(2)依据控制与调节原理确立调节方式。控制系统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它根据内外的种种变化而进行调整,不断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保持某种特定的状态。“控制” 也可以说是一种联系或调节,其目的在于保证系统在变化着的外部条件下完成某种目标的行为。目标责任制是控制的前提,没有目标,就谈不上控制。

内部财务控制的根本目的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而目标在实现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偏差,要消除偏差就必须进行调节。根据控制与调节原理,内部财务控制的总体调节方式是平衡偏差调节,也称为闭环调节;但在对待很多具体因素的控制上,又采用补偿干扰调节和排除干扰调节,也即开环控制和预防控制。

(3)依据经济控制方式选择控制方法。经济控制论是控制论的新发展,它研究的是多因素、多变量、大规模及结构复杂的经济系统。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要求对经济控制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这些方式应用到同样复杂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主要有程序控制、目标控制、分级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几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