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文化、媒介理解与政治哲学——几本不可错过的书籍推荐

消费文化、媒介理解与政治哲学——几本不可错过的书籍推荐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何建华.分配正义论[M].北京:人

消费文化、媒介理解与政治哲学——几本不可错过的书籍推荐

[1]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M].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何建华.分配正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8]戴焰军,李英山.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9]徐海波.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西沃卡.肥皂剧、性和香烟——美国广告200年经典范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2]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3]文化研究编委会.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15]伯杰.视觉艺术鉴赏[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16]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M].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8]巴特.神话——大众文化的诠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9]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0]奥曼.广告的双重言说和意识形态:教师手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1]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3]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萨义德.东方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5]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7]鲍柯克,汤普森.宗教与意识形态[M].龚方震,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2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www.xing528.com)

[29]陈培爱.中外广告史[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30]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1]张殿元.广告视觉文化批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2]朱兆中.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纵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3]罗素.权力论[M].靳建国,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34]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5]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6]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J].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7]李思屈.广告符号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38]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4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种声音一个世界[M].第二编译室,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2.

[41]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42]波伏娃.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4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44]里波韦兹基.第三类女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45]伯杰.视觉艺术鉴赏[M].戴行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6]王春泉.广告文化论[M].西安:西安出版社,1998.

[47]舒德森.广告——艰难的说服[M].陈安全,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8]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M].刘小枫,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49]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50]张才国.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51]陈月明,金涛.文化广告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52]王绍臣.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3]花建,等.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5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