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也对消费异化进行了详细阐述,他在书中提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的消费异化呈现的新形式——符号消费。他的符号消费异化理论深受其导师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的异化、马尔库塞消费异化理论、索绪尔的“符号学”和罗兰·巴特“文化符号学”等理论的影响。鲍德里亚认为我们现在的消费已不再是传统社会中的为了满足人真实需要的消费,而是演变成一种符号消费。他认为,在消费社会中,商品的使用价值已不再是人们购买商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符号价值反而成为人们最在乎的因素。每个商品都被赋予了相应的符号属性,而符号价值赋予商品以个性,人们通过购买具有不同符号价值的商品来传递和表达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
鲍德里亚转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以符号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展开研究。鲍德里亚把商品价值的不同归结为符号标记的差异。他认为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中,差异和个性程度越高的商品,其所具有的符号价值越高。鲍德里亚在其符号消费理论中,对符号进行了重点的解构和建构,对符号的分析是其整个理论内在逻辑的依据,符号是其理论的灵魂线索。在鲍德里亚看来,物成了符号,人们所消费的不再是物的本身,而是物所代表的意象。物的价格不再由物自身的价值决定,而是由物所代表的意象在整个消费系统中所处的符号位置所决定的。只有符号化的物才能被消费,消费符号引导并决定了消费文化,人们消费的是物的意象而不是物的本身,这样直接导致的是人们看重的是商品的符号意象而不是其使用价值。他认为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由符号所控制的消费社会,所以,鲍德里亚主要是以符号为核心来分析消费异化现象的。(www.xing528.com)
鲍德里亚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消费问题,拓宽了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的研究领域和视野。但鲍德里亚的研究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他在对消费社会的研究中误读了马克思有关商品拜物教的思想,并过于轻视马克思有关需要和使用价值的理论,同时过分夸大符号消费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