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Alienation)一词刚被提出时是作为一个政治学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哲学思想家卢梭和霍布斯的著作当中。后经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哲学家的发展,异化才逐渐演化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异化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而转过来反对个体自身,最终变为与自己本质相反的东西的过程。对此,我们可以做三个方面的理解:第一,主体创造出来的客体却脱离了主体的控制,呈现为外化、对象化。第二,外化的客体甚至反过来对创造它的主体进行控制和奴役。第三,主体在知道自己被客体控制后却仍然无法停止继续创造控制自身的客体。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系统阐述了异化劳动理论,他认为在资本主义背景下的社会大生产模式会造成人与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这种异化容易导致的结果便是人把劳动不再当成自由的活动,人们在劳动中感到压抑、不自在,劳动成为一部分人强迫和压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于是人在异化劳动中便由积极的主体转变成被动的客体。
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基础上,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们结合各自的时代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消费异化进行了一些新论述。比如,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代表人物威廉·莱斯认为消费异化的产生在于人类控制自然的欲望,人们总是以操纵自然为骄傲,觉得只要能够控制自然,那么自己就如同具有神一样的力量,就是人类对自然的胜利。而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则在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延伸,并强调消费异化是“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4],无产阶级通过消费来补偿异化劳动过程的乏味和单调,并意图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对创造力和自由的需求;而且资产阶级在控制无产阶级的过程中同样也被消费所控制,所以整个资本主义社会都呈现为一种异化状态。美国学者弗洛姆则从“虚假需求”的角度对消费异化进行批判,他认为人们并不是因为真实的需求去消费那些真实具体的物,而是依照幻想中的虚假需求去进行消费,所以人们会需要更多的东西以及更多的消费,这最终必然会导致人们对消费的渴求与人类的真实需求两者之间脱钩。消费不再是实现幸福的手段,而是人们只有在消费中才能够感到幸福,消费在人类幸福的手段还是目的上发生了颠倒。而鲍德里亚则将“虚假需求”理论更向前推进一步,他认为人们的“虚假需求”已经并不在于对物的幻想,而是集中体现在商品异化的符号上,消费已经演变成一种符号化的系统化操控活动,商品最终异化为人们对于符号的追求。(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