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北海历史文化大家谈专题讲座”现场,一位刚到北海工作不久的小伙子向主讲者提出,他第一次听说苏东坡曾在此逗留,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苏东坡与北海的关系。这是“北海历史文化宣传月”活动的一个剪影。从2009年起,北海市连续实施3年“民生路网工程”,到今年春节后陆续完成36 条“断头路”“烂尾路”建造,涉及拆迁户超过600 户,拆迁面积超过10.2 万平方米,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
在“北海历史文化大家谈专题讲座”现场,一位刚到北海工作不久的小伙子向主讲者提出,他第一次听说苏东坡曾在此逗留,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苏东坡与北海的关系。主讲者当场以“此心安处是吾乡”为题,简介了苏东坡在北海合浦的20 个故事篇目,让这位“新北海人”加深了对北海历史文化的印象。
这是“北海历史文化宣传月”活动的一个剪影。自2010年5月启动以来,这一活动像“磁铁”般深深地吸引着百姓目光。一些细节令人动容: 大展演上,全场座无虚席,谢幕时观众激动地站起来,对精彩的演出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市民认真对照活动安排表,风雨无阻地赶赴每一场文化活动……
向传统文化致敬,也不排除文化创新。为更好地服务读者,北海市图书馆自筹资金建设了手机图书馆,这是广西地市级中第一家手机图书馆。“课余时间我都经常上去看看,很方便,也很快捷。现在我都把页面收藏起来了,这样便于手机搜索。”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王静告诉记者。
文化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让他们在享受文化中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质,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www.xing528.com)
从2009年起,北海市连续实施3年“民生路网工程”,到今年春节后陆续完成36 条“断头路”“烂尾路”建造,涉及拆迁户超过600 户,拆迁面积超过10.2 万平方米,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上访事件。不少20 世纪90年代初在北海房地产开发大潮中退去的外地客商,近年来纷纷重返北海置业定居。从福建回北海创业的李子福坦言:“现在的北海,因为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更具魅力,让我们这些外来客找到了安居乐业的自信!”
(转载《光明日报》2012年10月14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