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观察击败柯达的竞争对手的话,我们就能发现,相较于忠于某个传统和观点,忠于市场的魅力和益处何在。
1984年,富士胶片进入美国市场,快速赢得市场份额,部分原因是它比柯达胶片的价格要低。富士胶片的成功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为什么说开发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和产业,要比出售享有品牌荣誉的传统产品更聪明一些。富士胶片董事长兼CEO古森重隆于2012年6月成为公司董事会主席。他在1963年加入富士胶片,彼时柯达还是胶片和摄像产业的行业老大。他对美国的竞争对手充满尊敬与敬仰。
富士胶片跟柯达同时意识到了20世纪80年代早期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但是,跟柯达一样,富士胶片当时也正在享受着胶片市场巨额盈利期。然而,富士胶片对数字技术进行了投资,并且尝试涉足新领域,但最有影响力的部门,依然是盈利额高的胶片部门(哪里有钱,哪里就有权力)。就像柯达胶片部门的员工一样,富士胶片胶片部门的人不愿意承认,数字摄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消费市场主导。对保住自己的地盘和工作岗位的担忧要胜过对企业和市场方向的考虑,这是一种下意识反应,而不应该被当作忠诚的表现。职位保护带来的效益是十分短暂且有限的,其长期效果并不好。可以断定,对于胶片部门的人而言,转型带来的阵痛是有风险的。他们对掌握必要的生存技巧心存忌惮。这也是为什么在市场发生变化时,培训员工掌握新的技能如此重要。
2000年的时候,富士胶片的战略基础是公司可能要经历一个为期15~20年的缓慢衰退期。然而,刚进入21世纪,胶片销量就进入了自由落体式的下降期。富士胶片的胶片盈利从占总盈利的60%到几乎为零只用了十年时间。古森重隆明白,他的公司必须培养起一支掌握新技术并且能够发展新产业的员工团队。
“我们重新定义了公司。在大规模运用数字技术的时代,传统胶片几乎要在市场上消失了。只需要看一看我们以前的竞争对手就能知道。”2012年5月,古森重隆在摄影参考网站“主题”上说道。
因为胶片冲印的销量下降,古森重隆从中发现了将胶片冲洗服务向自助式的商店打印柜台形式转变的机会。毕竟,数码相机动辄拍出的数百张照片里,总有那么几张,人们会想要保留“纸质版”。不只是照片纸、冲印药剂,如果他们让公司员工再去完善相应的印刷技术的话,这些就全都属于富士胶片了。他们也确实这么做了。(www.xing528.com)
富士胶片跟沃尔玛达成协议,在他们的相机商场设置自助式照片打印机。这次合作,让富士胶片获得了很高的曝光度和大量市场份额。最终,调查公司宜必思世界的数据显示,富士胶片赢得了美国照片冲洗印刷40%的市场份额。此前,柯达的市场份额为15%。富士胶片意识到,自助打印技术不仅可以用在打印照片上。数字影像部门也可以在医疗和美容行业打开市场。
于是,富士胶片变成了一个比柯达更多样化的公司,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忠于市场,并且培养公司员工发展新技能。这使他们快速创新,让公司免遭与柯达同样的下场。富士胶片把数字技术视为其实现多样化,并且完成化学技术增值,向医疗和美容行业转变的机遇。古森重隆表示:“公司成功最具决定性的要素在于,在数字化来临的时候,我们能多大程度上实现企业转型。”长远打算在一次大额投资中十分关键,但是这笔投资应该用于员工培训和技术研发,而非市场营销。
所以,即使初始投入可能对公司短期利润造成影响,但长期来看,它肯定会给公司带来回报。“我们公司的‘口袋’和‘抽屉’变多了。”古森重隆告诉“主题”,意在表示业务多样化和新技术给了他们更多选择和营业收入。
富士胶片在数码相机、镜头和摄影画册市场上一直都占据领先地位。他们还生产办公室打印机以及其他设备。通过精准采购和将营业收入的6%~8%投入研发,富士胶片实现了公司重新定位。古森重隆掌管了具有极高增长潜力的六个业务领域,分别是医疗系统、图像系统、光学设备、办公设备、数字成像以及功能性材料等。这些领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胶片技术相关联。
根据富士胶片的报告,胶片销售收入下降速度从2012年起开始放缓,这十分具有讽刺意味。富士胶片部门的产品经理加布里尔·德克斯塔(Gabriel Decosta)告诉TechRadar科技网站,他们的下场并不凄惨,胶片部门还有很多值得高兴的事情。他说道:“我们的胶片业务还在盈利,尽管我们仍会看到有所下降,但是不像六个月前那么猛烈了。我们不是很确定原因是什么,可能跟柯达的衰败有关,或者也许是跟复古相机的回归有关。”所以,并不是说当你的忠诚开始有所转变时就需要完全放弃以前的成功产品,你只是需要重新思考它们在布局中的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