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植树造林的惊天战役不仅在塞罕坝打响,三北地区各个省份也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人工育林之路。河北省采取了以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相统筹策略,坡沟、谷、川全面治理,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的生态防护林体系和森林生态系统,并且按照流域单元的地形特点和生态需求,采用了“松柏上山,杨树入川,灌木护陡坡”的林木结构,同时通过坡面工程涵养水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内蒙古自治区根据气候特点大力推广抗旱造林技术、干旱节水造林技术和植物再生沙障治沙技术,大力培育乡土树种,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草结合。甘肃省三北防护林建设始终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的指导方针,探索出了“山顶油松沙棘戴帽子,山腰梯田果树挣票子,地边林草绿化穿裙子,沟底坝库刺槐穿靴子”的综合治理模式,丰富了因地制宜的造林模式,提升了综合治理效益。宁夏回族自治区创造出全国首个草方格固沙技术,取得了长效防沙治沙的良好经验,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四十多年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效。截至2020年,已经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 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千米。工程区沙化土地面积连续缩减,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年均沙尘暴天数从6.8天下降到2.4天,林区营造用材林折合木材储备量18.3亿立方米,经济价值高达9 130亿元。此外,三北工程累计营造经济林463万公顷,年接待游客3.8亿人次,旅游直接收入480亿元。总之,三北防护林为我国构建了一条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改善环境、保卫绿色家园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正如新华网在三北工程40年“生态文化作品征集展播”刊登的一首散文诗《三北防护林——崛起新时代的绿色长城》所言:
从1978到2017
一条绿色的万里长城
横跨西北 华北 东北
蜿蜒伸展在祖国的北方
这条三北防护林
崛起在中华民族的新时代
40年前沙进人退的危机
逼迫中南海做出选择
一张宏伟的蓝图诞生
昭示着生态建设新纪元的开始
在东起黑龙江宾县
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口的战线上
13个省559个县的工程建设者
怀揣着镰刀斧头的叮咛
肩负起全新而神圣的使命
全面打响了家园保卫战
历经沧桑广袤的三北大地上
大片大片的憧憬破土而出
由黄变绿充满生机的版图
绽放共和国舒心的笑容
历史铭记着建设者的风采
岁月不忘绿进黄退的艰难
从一棵幼苗到参天大树
一把铁锹成为奠基者
三北工程建设的群体
涌现出
乌兰布和沙漠愚公谢恭德
毛乌素治沙英雄殷玉珍
……
干字当头的“三北”精神
创造出一个时代的神话
矗立起的绿色丰碑
铭刻着人与自然(www.xing528.com)
和谐共处的新篇章
条条叶脉 流动着不懈的追求
片片绿叶 展示着蓬勃的希望
根根枝条 蓄满了太阳的能量
道道年轮 收获了硕果的圆满
绿色的生机抹去万古荒凉
建设者的自豪神采飞扬
有一种精神在血液中流淌
有一种追求提升着信仰
有一种感动让我铭记在心
有一种能量催我继续前行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三北大地 由黄到绿沧桑巨变
三北故事 扣人心弦荡气回肠
三北精神 可歌可泣感天动地
每一回都磨砺了拼搏的意志
每一次都演绎出精彩的神奇
每一步都付出了超常的努力
每一程都留下了点沙成金的业绩
我的脚步从东到西
感触着生机盎然的激情
我的目光从左到右
品味着人进沙退的甘苦
我的思绪从古到今
丈量出祖先与子孙的距离
三北防护林的绿色纵队
禾黍糜麻五谷的方阵
给加速的小康号输入着不竭的动力
为中国梦的腾飞倾注了全部的激情
我们高擎的五星红旗
一定能够插上新的高峰
2018年11月30日,三北工程建设四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四十年来三北工程建设在构筑生态屏障、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积累的成功经验、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北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三北工程要继续“坚持久久为功,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1]三北防护林工程正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范例。人与自然从来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将自然视为敌人企图征服、改造的行为终究会自食恶果。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内在逻辑,科学把握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有机统一,开辟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境界。2012年,中国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标志着整个国家致力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17年,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较之原有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提法,又鲜明地提出了要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美丽中国”到“美好生活”,绿色青山都是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三北地区曾经的万里黄沙,吞噬了良田与河流,是大自然对人类破坏环境活动的反击。三北防护林工程通过“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科技驱动、法规保障”促成了修复自然、保护生态的生动实践。
三北大地山河巨变,绿荫遍地,演奏了由黄变绿的绿色交响曲,谱写了人与自然重修旧好的动人篇章。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本就是一体共生的,只要在发展经济与生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在自然界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持之以恒,接续奋斗,就一定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美丽愿景。且看曾经的苍茫沙海换了颜色,星星点点的绿洲最终交汇成波涛万里的绿色海洋。相信中国的明天一定会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