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水北调:时空跨越的借水国策

南水北调:时空跨越的借水国策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该说,毛主席的“借水”构想正是南水北调这一宏伟水资源调配工程的缘起。然而,由于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国家财政实力的限制,南水北调虽然频繁出现在国家的各种规划之中,但却迟迟未能真正落地开工。十六大闭幕之后一个月,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实施阶段。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共经过膨胀土地区将近400千米。

南水北调:时空跨越的借水国策

“南多北少”是中国水资源地域分配的显著特点。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特别是长江流域地区,在满足本地区的用水需求之外,还有一定水量可以对外进行调配。与之相比,北方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然而,该地区的人口总量、经济总量、耕地面积大约占据了全国总量的1/3。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持续发展,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量进一步加大,该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明显,如,首都北京严重缺水,黄河也经常持续性断流。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北京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缺水危机,分别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几乎每隔十年缺水危机就会出现一次。每当缺水问题发生,北京就会四处寻找水源。为北京找水成了每届北京市政府的头等大事。然而,随着北京的人口急剧增加、城市规模扩张、工业迅速发展,曾经丰富的地表水系迅速断流、干涸,甚至地下水也超采严重,北京的缺水局面始终无法彻底改变。已经有人认为,如今的北京,正处于结构性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第四次水危机之中。最有力的一个证明是,北京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1 360余万人飙升至2010年的2 000万人,且增势不减。国际极度缺水标准是人均500立方米,人均300立方米被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的底线标准。然而,2011年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07 m/人,仅为极度缺水线的1/5,是国际底线标准的1/3。从这个角度来看,北京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可谓奇迹。然而,这个极度缺水的城市与脱离水源承载力超常规发展的博弈还在继续。

北方最主要的河流——黄河,时常出现断流现象,加剧了北方缺水的问题。黄河在1972—1996年中有19年都出现干流断流。尤其是1987年后,差不多每年都会断流,而且断流开始时期逐渐提前,所影响的地域也逐渐扩大。1995年,位于山东省东营市的利津水文站,断流时间高达122天。1996年,位于济南附近的泺口水文站于2月14日就开始断流,这比1995年又提前了85天。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在1996年先后断流了高达7次,总断流时间达到132天,这又比1995年增加了10天。因此,1996年是有史以来黄河断流时间最早、历时最长的年份。总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给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从城市发展、工农业生产、资源开发、生活用水、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是应对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解决北方严重缺水问题的科学决策和战略抉择。1952年,毛泽东主席在视察黄河时说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也是可以的。”后来毛主席在视察长江时,再次提及了这一设想:“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调一点给北方?”应该说,毛主席的“借水”构想正是南水北调这一宏伟水资源调配工程的缘起。1958年中央政治局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制定了我国水利工作的短期和长期规划。其中,水利工作的短期任务是修建丹江口水库,作为未来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长期规划则是将我国各主要水系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其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南水北调。

在这一规划的指导下,1958年9月丹江口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经过15年的艰苦奋战,1973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工程完成。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兴建把长江水引到黄河以北的南水北调工程。”同年12月,水利部成立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统筹领导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作。然而,由于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和国家财政实力的限制,南水北调虽然频繁出现在国家的各种规划之中,但却迟迟未能真正落地开工。(www.xing528.com)

进入21世纪,南水北调工程终于取得了重大进展。2000年,经过数十年研究论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确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分别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调水。200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审议并通过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同年11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抓紧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十六大闭幕之后一个月,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江泽民为工程开工发来贺信,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人民大会堂主会场宣布工程正式开工。这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在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非常棘手的困难与考验,很多难以预料的工程难题频频出现。例如,在中线工程经过河南南阳地区时,工程人员发现该地区的土壤存在“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问题。这种土壤被人们称作“膨胀土”,是世界公认的“工程癌症”。据统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共经过膨胀土地区将近400千米。如果使用这种土壤来修建南水北调干渠的话,十分容易出现滑坡、坍塌等问题。能否解决好膨胀土问题,关系着整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败。工程专家们在尝试了反复实验与科学验证后,选择在膨胀土中掺入3%到5%的水泥,使其改性实现稳定,最终解决了膨胀土问题。

此外,丹江口水利枢纽大坝加高工程也克服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丹江口水库在1958年兴建之初,设计水位为170米。由于后来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家处境艰难,工程只建到157米。未达到设计水位的丹江口水库,防洪能力大大下降,从设计防御50年一遇到最终只能维持10年一遇。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控制工程的枢纽,丹江口水库需要进一步加高,其施工技术极具挑战性。工程师们需要在40年前建成的混凝土老坝体上贴坡培厚、加高,相当于给原有大坝“穿衣戴帽”。新老混凝土在外部气温作用下会产生排他反应,对结合面和坝体应力产生影响。此外,建筑物拆除的控制爆破、新老混凝土接合、大体积混凝土锯缝都是工程“拦路虎”。经过多次新老混凝土接合试验,并借鉴国外已有的成熟经验,工程团队采取了以直接浇筑为主的总体方案。为了让新老坝体紧紧咬合,在老坝体外侧实行了人工打毛处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以减小变形(如冷风加冰水生成7℃以下的混凝土等),终于顺利完成了大坝的升级换代。

经历无数日日夜夜的艰苦施工,跨过了无数来来往往的艰难协商,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迎来重大突破。2013年12月,东线一期正式通水。2014年12月,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这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的建设顺利完成,极大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南水北调工程有力缓解了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大大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华北干旱化趋势得到了明显好转,黄河再也没有出现过像20世纪那样严重的断流问题。总之,南水北调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