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6日,在“咖啡对话”访谈现场,华为集团CEO任正非提到:人工智能从提出到今天已经有70年了,为什么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普及?这个问题答案显然有些复杂,除了硬件科技的发展限制,比如超级计算机、超大规模存储、超速链接等技术还未全面普及,另外一个巨大的限制其实是人类自己。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农民主导了农业革命,工人主导了工业革命,那么AI革命呢,毫无疑问,需要AI技术人才来主导。在业界引入更多的AI专家作为产品指导,将学术、科技融入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非常重要。但该领域人才数量还远远不够,现在关于AI技术、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培训资源仍然非常稀缺,建立相关的人才库来推动AI的应用刻不容缓。
除此之外,目前大众对AI的认知还相当有限,导致一些“伪AI”概念混淆视听。比如有些公司虽然拥有强大的数据库,但是并没有相应的AI技术来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仍然依赖于人工处理,或者是拥有部分AI技术,但没有渠道资源和营销经验,在AI营销过程中,只有个别营销流程中的AI参与,未能进行系统整合。这些“看起来很美”的AI营销模式,其实仅仅是传统的大数据分析营销,还未触及“真AI”的关键环节。我们需要不断强化深入对AI的认知,去伪存真,最终才能“拥抱”真正的AI ,让AI赋能营销。
当前,手机是5G运用最热闹的领域,当5G宣布正式投入商业启动的时候,所有的厂商们都争先推出自己品牌的5G手机,酷炫的功能令人眼花缭乱。这里需要理清一个概念,5G这项变革性技术的应用注册战场在千行百业,它为智能化产业而生,并不仅仅为手机而来。国际电信联盟定义了5G三大应用场景:增强型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低时延高可靠通信。逐一拆开来看,每一应用场景都为产业智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看到,超级计算机、超大规模存储、超速链接,分别与云、AI、5G等今天的技术相对应。换言之“云+AI+5G”是走向智能世界的重要引擎,他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像几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那样,用一连串的超级聚变引领智能革命前进的脚步。而作为一种“超级聚变”系统,“云+AI+5G”引领的产业智能革命才刚拉开序幕,在智能化营销的深度、广度、裂变程度,都要更加深远。
我们先来看“增强型移动宽带”。5G速度相比4G提升了10倍,超高清视频,VR/AR的体验将得到极大提升,移动电影院、共享线上“首映礼”都将成为可能。除此之外,图像识别、视频识别等机器视觉在智能工厂中越来越多应用的时候,5G的“增强型移动宽带”不仅能让机器视觉类多媒体传输更加快捷便利。(www.xing528.com)
再来看“海量机器类通信”,5G商用后,每平方公里可链接100万台设备,可以支持每小时500公里以上的移动速度。这样,只要传感器的数量足够多,就可以瞬间完成海量的实时运行数据的采集,这是物联网的关键环节,也是万物互联的第一步。
此外,5G技术支持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工业互联网中需要无缝响应的作业场景。5G的出现,让产业智能有了一个飞跃,从典型场景到细化产业,还有许多中间场景,而这些中间场景恰恰是5G应用的广阔天地。
5G商用后,如果按照传统的云、网、端的传输模型,把所有终端的数据都传送到中心云上,接入终端数量将是现在的十倍、百倍。来回一趟,不仅会造成“数据堵塞”,还会把5G的超低延时给消灭了,需要秒级响应的智能驾驶就无法实现。
对于智能化营销而言,无论是传统消费者行为模式还是数字化时代消费者行为模式,企业进行营销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升产品销量,促进产品销售。但是广告效果好,实际产品销量却不一定也有这么好;同时也有一些广告效果糟糕,但实际销量极佳的商品存在。在传统模式下,很多企业为了评估广告效果一般会以广告对用户的触达率作为指标,以此做出量化评判。
然而到了AI和5G时代,这种评估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如今发达的物联网和超快网速可以让消费者随时自己选择到底要不要接受这些广告信息,仅仅是让观众看到你的广告是不够的。在5G技术的加持下,数字化传播技术与传统广告推广从过去的“单向传播”变成了如今的“双向互动”,消费者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主动搜寻信息的搜索者,甚至是广告信息的传播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