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中运用面板数据和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贸易制度影响主要投资国或地区在华投资进行实证分析。参考数据为1998—2017年的数据,主要投资国家和地区为:日本、韩国、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及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及地区。这期间的相关数据来自各年度的《国际统计年鉴》《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并用WinGlobeV 2.1软件计算出距离数据。计量分析结果如表3-8所示。
表3-8 计量分析结果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t值,*表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对表3-8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模型L1至模型L7分别检验了中国与投资国的经济总量、地理距离及中国主要贸易制度变量对吸引外商投资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投资国与中国经济总量之和及两国中心的距离在计量模型统计分析上都是显著的,前者符号为正,后者符号为负。这说明,两国经济总量之和越大就越有利于吸引FDI进入中国,两国距离越远就越不利于吸引外商投资流入,这一实证结果与之前的预期一致。
(2)模型L1是政策变量对FDI的影响,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中国政府在引进外资政策,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家政治经济持续稳定等,对外资有较大吸引力。中国还进行了一系列财政和税收改革,这些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完善对外商投资者有较大的吸引力。(www.xing528.com)
(3)模型L2的关税水平及模型L3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与预期相符,在统计结果上也是显著的,说明关税税率变化对外商投资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随着中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外商企业更加放心对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引进,获得更多的利润,进而更加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
(4)模型L4的汇率仅在10%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吸引外商投资有不利影响。模型L5政府廉洁度有较小的显著性,说明政府廉洁度对外商投资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外商投资主要考虑的因素,中国政府对外商服务的办事效率和行政能力在逐步提高。
(5)模型L6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说明投资国与中国签订的这类协定对中国吸引外商投资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完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制度建设,保护了外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外商投资对中国的热情。
(6)模型L7纳入了中国贸易制度及所有相关变量,拟合度较好,能较为全面地解释中国各种贸易制度因素对吸引外商投资流入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