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内涵
关于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自开放式创新理论提出之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开放式创新的含义。开放式创新是指通过均衡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来产生创新思想,同时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市场渠道为创新活动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把创新的目标寄托在传统的产品经营上,还积极寻找外部的技术特许、技术合伙、战略联盟或者风险投资等合适的商业模式来把商业化创新思想变为现实。在开放式创新理念下,研究成果能够穿越企业的边界进行扩散,其他公司可以通过许可的方式利用它们,从而创造一个双赢的结果。Hastbacka(2004)认为,开放式创新企业能够基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创新思想,在项目研发、投入生产的过程中,向市场寻求技术,获得必要的信息,然后将获得的信息经过筛选后由研发部门再进一步深入研究,抓住机遇,重新吸收新技术,进而提高自身的研发水平。Chesbrough(2006)认为,随着知识的流入和流出,好的创意能够满足企业自身所用,同时可以将自身好的但是无用的创意和技术转让给其他企业,这样需要企业具有开放的思想,寻求开放式创新模式,使知识和技术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West和Gallagher强调开放式创新企业可以广泛地在外部和内部获取对创新有用的资源,可以是顾客、供应商、其他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层。通过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可以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然后将这些创新成果通过内外部的市场渠道进行转化。这既是多创新源的创新模式,也是多市场渠道合作的创新模式。这需要有开放式的创新环境,还要有开放性的主体能够寻求到开放性的资源和创意。West等(2006)认为,开放式创新是公司能够且应该利用内部和外部的创意和市场路径以提升技术水平的一种范式,是得益于创新的实践和创造,能够解释和研究这些实践的认知模式。Docherty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有效地选择企业外部的信息、技术和知识,来促进企业内部的研发活动,对企业内部无用的创新也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的方式流转到市场中,让其他企业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资源。Henkel强调开放式创新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公众的研发合作,它不同于技术的简单交易,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创新活动。Vanhaverbeke认为,开放式创新是一种动态的行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样,也可以在认知中不断产生想要寻求外部资源的行为。Leadbeater(2007)认为,开放式创新从含义来看,可分为向内的开放式创新和向外的开放式创新。向内的开放式创新是指创新资源的流入,向外的开放式创新是指创新资源的流出,创新资源的流出是通过某种平台来实现的。陈钰芬和陈劲(2008)认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通过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融合而实现的创新,尤其是企业自身的技术完全可以通过外部途径来实现商业化的目的。开放式创新是创新主体在创新链的各个阶段与多种合作伙伴多角度动态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
(二)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国内外研究
国外对开放式创新理论有着较深入的研究,推动着创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开放式创新模式是从内部和外部两条路径实现商业化,并将这两条路径有机结合在一起。开放式创新注重内部和外部研发资源的利用,强调研究的分工协作,能够突破企业边界,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研发成果,创造出符合本企业需要的创新产品和技术。Harwig(2004)采用案例分析,以飞利浦公司和宝洁公司为例来分析开放式创新的实践。其中飞利浦公司的开放式创新主要是通过建立合作研发的平台,充分利用学术界和产业的资源,弥补自身创新的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创新模式平衡企业内外部的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赢。Robert Kirschbaum(2005)通过对DSM公司的深入研究,提出开放式创新活动应该是一个公司内生的,以创新文化的表现形式,达到产生开放式创新活动的结果。要想成功实现开放式创新,就需要在创新文化的指导下,建立起适合创新发展的团队。以具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作为基础,在创新文化的影响下,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就不困难了。当然,在成功实现开放式创新后,还需要不断检验和评价开放式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具体涉及:潜在创新的5个检测标准——环境、顾客、竞争对手、协调度和成本;现实商业计划的衡量——顾客检验、商业承认、市场反馈、小规模试销;成熟商业计划的分析——产品、促销、个人销售、价格、销售地点。Gassmann(2006)认为,不同的创新模式对于促进产业创新有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业之间或者产业内部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技术联合、商业合作等开放式创新途径,来获得更大的知识优势,同样可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Mildred A.Hastbacka认为,开放式创新的实践模式包括四个部分:战略、资源、进程、组织。其中后三者处于模型底层,是战略的基础,对战略起支撑作用,四者共同构建了一个金字塔式模型。他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7个关键因素(7C):兼容性、补充性、拥趸、通俗的术语、突破内部约束、客户群和对创新的明文规定。Anders Meiton(2001)指出,变化无处不在,开放式创新促进了企业间及企业用户间的双向沟通。企业的使命不仅仅在于满足用户需求,更重要的是降低研发成本。企业通过购买外部创新思想而获得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同时,用户通过参与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升。Ellen Enkel和Oliver Gassmann(2007)对不同行业的144个案例进行分析,就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问题展开研究后,得出开放式创新的驱动力包括:开放的资源现象,创新的国际化使得创新的准入门槛降低,技术密度增加,技术融合,新的商业模型,以及知识的杠杆作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是前期搜寻新的技术,选定一些有价值的技术作为原型,通过试制生产,最终投放到市场并从中获益。他们认为,开放式创新的主要构成包括:外部内化,即客户、供应商集成和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外化,即内部的知识技术商业化、自有IP许可、自有技术增值,以及跨工业创新等。而将企业内部、外部结合,即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和创新网络,可以带来合作创新。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整合并吸收外部知识的能力、技术多样化的能力、与外部合作创新所需的协调关系的能力,以及使企业内部知识外部商业化的增值能力。Felipe Monteiro(2007)在研究了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对外部技术的搜寻过程后认为,开放式创新的外部技术搜寻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包括找寻、评价、内化、原始转移和后续创新阶段。而开放式创新在前期与企业的科研能力及外部商业环境有关,后期则与企业是否具有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密切相关。外部技术往往比在企业内部实验室里发展起来的技术有更高的可证明性,而现行研究发现,外部知识搜寻及获取的主要收益就在于给企业提供一个为解决新问题而带来的机会,即可供选择的技术选择域。Carmen Camelo-Ordaz等研究发现,当今竞争战略正经历着一个调整和变动,组织知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快速变化的需求,不得不持续不断地发展新技术。创新比以往更不确定、更为复杂,因为企业需要同时监控许多不同技术,还要在一个相对更短的时间内做出投资决策。当前的合作应当是竞争者、顾客、供应者以及高校、研究院所等的合作,企业具备获得创新所需的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和趋势,高校和企业必须增加它们管理控制知识转移过程的能力。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在日益丰富的学术体系下,随着知识的积累和爆炸,群众的智慧十分重要,甚至抵得过几个专家的智慧。对于这些游离智慧的把握,也是开放创新中的必要工作。
有些学者研究开放式创新的实践,从案例分析中得出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应用情况,找出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Laursen和Salter(2006)采用双截尾Tobit模型,分析多家英国制造企业,通过模型的检验得出结论:开放式创新企业对外部资源的有效融合,可以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挖掘有关的技术。当然,进行开放式创新并不是越有深度和广度对企业的创新越重要,而是有一个时点的,这可以通过开放性深度和广度与收益曲线的关系来做比对,它们之间呈现出倒U形关系。最初的适度开放会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而过度的开放反而会使企业的创新绩效减少。Markus C.Becker等(2007)对欧洲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像汽车制造这样复杂的企业,从产品的设想到研发再到生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适应发展的需求,就应该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更新产品的研发速度。若要快速做出反应,则需要企业利用开放式创新理念,从外部活动创新过程中获得所需要的创新要素。Liehtenthaler(2008)采用的是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对象是154个大中型欧洲企业,以系统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开放式创新的情况,主要考察技术交易情况,他将技术交易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可以从外部获得技术的外部技术获取型技术交易;另一种是通过在外部参与的方式进行的外部技术开发型技术交易。他认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企业动态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获得或者开发技术的动态管理工作中。Liehtenthaler和Ernst(2009)认为,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开放式创新的应用有重要的影响,规模小的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高,寻求开放式创新的可能性较小;而规模大的企业,产品复杂,创新过程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寻求创新,就应该选择开放式创新模式,也就是规模越大越复杂的企业就越应该寻求开放式创新;Rohrbeck和Holzle(2009)分析了德国电信跨国企业,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企业在将传统创新方式与开放式创新方式融合的基础上,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源。这些创新源也就是创意,通过商业化,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效益。Bianchi(2010)研究了生物制药公司,他认为这些公司实现开放式创新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组织模式,通过许可、联盟等方式与外界建立联系。这说明越来越多的行业意识到开放式创新的重要作用。Bianchi(2010)深入探讨了生物制药公司使用不同的组织模式,包括许可证协议、非股权联盟、技术和科学服务的购买和供给等,来与不同类型的合作者建立关系,以实现外部技术获取和商业化技术与知识。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开放式创新的概念及相关策略也盛行于更多的传统和成熟行业。Henry 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也是基于将IBM、英特尔这样的跨国大型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随后,Henry Chesbrough调研了五金器具、家居装饰、医疗设备、日用消费品等传统和成熟行业的开放式创新状况,发现非高科技行业的组织是开放式创新的早期采用者,表明许多开放式创新理念已被行业广泛采用。不同类型的产业可以被排列在一条连续谱系之上,一端是完全实施封闭式创新的产业,另一端则是完全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产业。绝大多数产业处于两种模式之间的过渡阶段,例如汽车、生物工程、制药、卫生保健、电脑、软件、通信设备、银行、保险、零售,甚至军工和通信系统制造业。S.Sarkar(2008)的研究证实,在研发投资水平很低、创新很保守的食品行业也存在开放式创新。Rishad等研究了加拿大石油工业的开放式创新,表明政府部门、独立的研究机构以及石油企业都参与了共同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活动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Vrande和Jeroen(2009)针对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证明,中小型企业正在广泛实践开放式创新活动,以追求市场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们正越来越多地这样做。Sungjoo(2010)等以韩国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企业网络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的开放式创新。相对于大型企业开放式创新以促进研发为主,中小企业更注重利用开放式创新中的商业化途径。
在进行开放式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创新资源,要充分利用创新资源,这些知识和创新资源将在企业的内部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Teece(1986)指出,任何企业无论技术力量有多雄厚,也无法从其内部创造出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所有知识,也不可能拥有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和技术。March(1991)认为,企业的吸收能力产生于内部研发活动、员工的先进技术训练或者生产的副产品等多种方式。内部研发只形成知识的一部分,并依赖个体及学习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内部研发对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很小甚至没有任何影响。Shenas和Derakhshan(1994)基于资源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企业与外部组织的互动对获取新的科学和技术知识尤其重要,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的外部环境及资源的整合。Nonaka和Toyama(2002)认为,企业经营要有效吸收外部技术知识,企业通过自身的吸收能力才能将外部网络潜在的资源转化为创新绩效,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活动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实际上,吸收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多样化的知识,使企业在解决问题和应对环境变化时拥有更多的选择。Nonaka等(2004)认为,创新的本质就是知识创造。Chesbrough和Crowther(2006)按照开放式创新的特征,即需求内、外部创新资源,将开放式创新分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两种。内向型开放式创新主要是注重内部的研发,但是也随时检测外部的创意。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则是不断在外界寻求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特定技术。在实践过程中都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即辨别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消化能力及商业化应用的能力。Spithoven(2009)强调知识的吸收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针对一些传统行业,具备一定的吸收能力是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前提基础。Wallin和Krogh(2010)认为,开放式创新最重要的是寻求外部创新资源后的整合过程,因此提出针对整合过程的五阶段模型。开放式创新模式超越了原有组织边界的限制,创新活动扩展到组织边界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活动不仅包括组织内的知识活动,而且包括组织间的知识活动。(www.xing528.com)
国内学者对制造业开放式创新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杨武(2006)论述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发展及其成因,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知识产权如何进行把握的问题,分别从创新本身、从法律角度、从市场角度、从利益分配角度来考虑知识产权在不同视角下的应用。陈劲和陈钰芬(2006)认为,开放式创新可以减小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可以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外部创新资源,可以与相关利益者合作。郑小平等(2007)提出了开放式创新的理论模型,创新要素流入流出的情况不同,创新模式也将不同。然后从企业的利益获取来分析,利益链不同,将会有不同的创新欲望模型。杨静武(2007)认为,成功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应该是企业在具备基础研究的条件下,能够充分吸收、消化和学习的能力。陈钰芬(2007)对我国企业绩效进行了研究,认为在我国企业开放程度不高、技术创新能力较差、研发强度比较低的现状下,实行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陈衍泰等(2007)针对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文化支持度、市场导向以及不同创新程度分析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借助开放式创新理论,分析企业开放式创新文化支持度对于中小企业的市场导向的影响,并进一步按照创新程度区分突变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探讨市场导向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他们基于对241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后得出结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开放式创新文化与企业的市场导向,对于不同创新程度的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杨丽(2008)认为,模块化带来了产品系统的结构创新,创造了一个开放式创新环境,使技术得以在产品系统层面与模块层面双向并行演进。美国计算机产业从产品创新开始,经由模块化所导致的结构创新,进入以模块创新快速演进,产品系统渐进式创新阶段,模块层面创新引发产品系统重大创新,产业再次进入新的技术演进路径。在高新技术产业中,技术演进引导产业演进,技术演进与产业演进并行。游达明、孙洁(2008)认为,开放式集成创新是现阶段提升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现实途径。目前我国对开放式集成创新的研究尚不成熟,实践操作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他们运用ANP的方法构建了企业开放式集成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线性加权函数的方法建立了开放式集成创新综合评价的模型,并提出了监测评价的程序步骤,以期为企业开展开放式集成创新提供理论指导,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高。杜景姝(2008)阐述了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风险,从市场、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风险的构成。同时,在研发过程中,人员的流动、合作伙伴的无法掌控,都将导致研发风险的产生。所以其创建了风险预警的若干模型,包括开放式创新企业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模型以及引进的先进技术的评价预警模型。王雎(2010)认为,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知识产权的占有是尤为重要的。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打破了原来的知识产权独立的模式,而且在创新中寻求知识产权的联合,通过这种联合获取彼此需要的创新要素。其对知识产权在开放创新中的研究应用了具体的案例来进行阐述。陈劲、吴航(2012)从项目管理的视角,提出了成功的项目需要同时应该根据创新项目流程进行有选择性开放;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应综合使用内向和外向开放式创新模式。发展中国家的高技术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特别是在一些关系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开发上。他们提出了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开放式创新实施过程。
(三)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的研究
国际上具有一定实力且创造力很强的大企业,虽然其专利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但是这些大企业始终不能从这些专利中获得全部的收益,而是部分专利自获得许可后并未实现商业化,仅作为专利转化率的基数而已,无法为公司产生价值。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大多数采取的是封闭式的创新模式,专利都有效地控制在企业内部,企业付出了大量研发投入,无法获得收益。为此,Chesbrough把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创新范式界定为封闭式创新,认为企业的创新活动应该严格控制在企业内部进行。换言之,创新思想必须产生于企业内部,内部研发是企业非常有价值的战略资产,并只能在企业内进行研发、生产、产品经营、分配并为其自身服务。他强调,大企业应该转变观念,并不是专利必须由本企业完全有效地控制,而可以通过与外部的合作,将本企业束之高阁而无法转化的专利以出让或者技术许可的方式提供给外部有需要的企业。这样不仅自己获益,而且可以提高其他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本企业也可以就一些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久攻不下的科研项目向外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可以引进优秀的人才,或者说可以直接购买有利的研发技术,甚至可以直接购买其他公司在这方面的专利,或者跟其他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开发并将之商业化。总之,通过开放式自主创新,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可以激发其他企业的创新,为企业创新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Chesbrough认为,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已经打破了原来的边界,有价值的创新思想既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得,又可以从企业外部获得。内部主要是指企业的内部科研机构或其他部门,外部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的大学、科研机构、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开放式创新模式改变了“非此地发明”的观念,企业可以向外界寻求较高的专利转化率——专利中可以转化后实现商业化的专利数量占所取得的专利数量的比例,该指标反映的是企业所获得的专利有多少可以获得收益。知识技术要素可以弥补企业自身研发的不足,也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同时,开放式创新模式解决了“非此处销售”的问题,这主要说明企业商业化的路径不仅仅局限于从内部解决,企业可以将技术转让出去或者许可给其他企业,这也是将企业专利实现商业化的最优路径,使本企业的研发得到了回报,为企业研发后的商业化提供了有效的路径。Chesbrough认为,两者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企业如何在开放式的环境中选择好的创意、技术和知识,这就需要企业的研发人员将好的和坏的创意、技术和知识区分开来,选择能够实现商业化的,而将不能产生价值的创新、技术和知识抛弃。两者都善于清除“假肯定”,但开放式创新还能集中能力挽救“假否定”。当然,在实践中,有些创意是不能马上显现出其作用的,需要研发人员将其与其他技术结合后才能发挥其潜能,这就对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的创新可以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来解决创新悖论的问题。创新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来实现的,尤其是从内部路径和外部路径两个方面将有价值的信息融入创新链。基于技术创新存在创新的困境及悖论,初看起来有市场前景但实际上无市场价值的创意,可能不适合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初看起来无市场前景但实际上有潜在市场价值的创意,可能适合公司现有的商业模式。陈钰芬和陈劲(2008)认为,自主创新并不是闭门造车的单纯创新行为,而是研发—专利—商业化的不同阶段都需要进行开放式创新。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科技创新加快的形势下,自主创新更应该结合开放式创新来进行,这样可以从开放式创新中获得多种创新资源和创新手段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孙海等(2009)认为,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有密切的关联。第一,开放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是互相补充的,开放式创新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将外部的技术转化为企业自身的能力,将产生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而自主创新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获得更多的创新研发渠道,拓展研发思路。这二者的促进都会提高企业的收益。第二,自主创新是以具有强大的吸收能力为基础的。在开放式创新中获得的创新资源,需要自主创新的主体具有强大的吸收能力,才能将开放式创新与自主创新有效结合。第三,自主创新是开放式创新的归属。对一个企业而言,不管进行什么样的开放式创新,最终目的都是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研发水平,使企业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开放式创新模式作为一种重要的创新模式,与其他创新模式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合作创新的目的是实现资源共享,创新主体对外界来看是封闭的,边界是清晰的,网络组织是完全开放的,没有一个明确的边界。美国哈佛商学院的Iansiti最早提出集成的概念,集成就是一种活动的集合,是产品开发过程中企业对多种技术选项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江辉(2000)认为,集成创新可分为技术集成创新、知识集成创新和组织集成创新。对跨企业边界的技术创新过程分布式特性的关注引发了一个新名称——分布式创新。Coombs和Metcalfe(2002)提出,分布式创新是这样一种状态,创新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在一系列企业和其他知识创造机构之间广泛分布。慕玲(2003)认为,集成创新就是对各个创新要素进行选择、优化和集成的过程,是进行优势互补的动态创新过程。通过集成创新可以为企业提高产品的创新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Kelly(2006)认为,分布式创新是分布于不同类型的子公司的企业员工成功地实施创意、任务及其他创新过程,或者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分布式创新可以是企业内部各创新组织在不同地域的分布,也可以是不同地域的企业的合作和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