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用进化论的观点来分析经济问题。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创新理论,经过后来学者的研究逐渐演变为开放式创新理论。最早开始萌发开放式创新思想的学者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解决经济问题可以采用进化论的观点。这就是开放式创新思想的雏形,已经开始意识到外部信息对经济个体的重要性。

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发展与应用

制造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更多国家开始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相关理论也应运而生。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提出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最早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用进化论的观点来分析经济问题。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创新理论,经过后来学者的研究逐渐演变为开放式创新理论。这些学者的观点都是基于开放式思想来研究创新方面的问题,并将开放式思想应用于创新实践。最早开始萌发开放式创新思想的学者是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解决经济问题可以采用进化论的观点。每个经济系统都是一个综合体,综合体中的每个经济主体都具备有限的理性,在全面了解、掌握了一定信息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相互的沟通、协作,每个经济系统都能按照感应到的信息,通过自身的组织能力和进化能力来调整自身以便适应感应到的信息。也就是说,每个经济系统自身都能够通过学习能力的提升来调节自身并进行学习进化。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许会做出错误的抉择,但是通过本身所具有的自组织能力和进化能力,该经济系统将会适应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可以说,在整个自组织能力和进化能力的不断变化之下,将存在一定的规律。如将经济系统中的经济个体从微观层面考虑,将整个经济系统看成是宏观层面,那么微观个体逐渐在宏观层面不断进化,以适应外部的变化。这就是开放式创新思想的雏形,已经开始意识到外部信息对经济个体的重要性。

随着制造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制造业发展模式,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开放式创新思想。Nelson和Winter(1982)认为,仅靠组织内部来寻求、开发新技术会耗时多而且投入大,进而提出了一个决策,即可以利用组织外的机构或者公司来为现在的组织提供新的技术。Teece(1986)基于开放的思想,认为企业可以寻求实力不同或具备不同技术的企业合作,这样可以各取所长,达到互补的目标,便于开展创新活动。Levinthal(1990)强调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这样在公司建立研究与开发中心,不仅仅是为了对内部创新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外部的一些好想法、观念、知识成功地传输到企业内部,并吸纳到企业的创新之中。Rosenberg(1990)则更加重视基础研究的重要作用,认为企业只有具备了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才能在网络时代随时发现并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Cohen和Levinthal(1990)认为,企业或者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对自身来说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研究与开发活动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可以促进创新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与开放性创新活动,可以充分探索企业或产业外部环境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并可提升企业或产业吸收这些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利用外部环境达到创新的目的,因此研究与开发活动是使企业或产业创新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Anderson(1991)认为,创新是双向的交流活动,是基于变化的观念,采用开放式创新可以密切地与其他企业、顾客建立起沟通的渠道,可以及时掌握顾客的需求,使得顾客也间接成为研发的参与者,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也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Rothwell(1994)在创新模式选择中提出了可以采取系统集成或者网络化的模式来提高创新能力。他认为,将来的创新活动需要系统的主体之间不断合作,尤其是建立起互相学习的网络平台,在系统集成或者网络化的过程中产生自组织的学习能力。Cohen和Rothwell(1994)认为,在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的要素是多元的,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就需要重新整合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相关资源要素,实现系统一体化及网络化的模式。Dyer(1996)认为,企业创新中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要素可以从外界获得,可以通过购买或者引进的方式获得。同样,企业本身的创新要素也可以提供给外界有需要的企业,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也能实现创新的目的。如欧盟的一个子项目SEIN(Simulating Self-Organising Innovation Networks)就是利用外部资源,获得了生物方面的技术、电子商务方面的技术和能源热电联产方面的技术来进行专项研究,以分析企业的网络创新能力。C.De Bresson(1996)提出了创新互补的假设,他认为创新活动是网络化的,创新过程是经济体在创新网络中不同的群体的聚集。Lagendijk和Charles(1997)认为,在创新的外部环境中,创新活动不仅存在于技术环境中,而且存在于制度环境中。Teece(1998)认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之间将出现不断融合,为了能够满足日益变化的竞争环境,企业应该不断融合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为创新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也可以解决内部资源不足的问题,通过外部资源的补充,可以增强企业的优势。Daneke(1998)则更加深化了熊彼特的进化论观点,他认为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围绕经济的发展而开展的,经济活动是创新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Wendler和Day(1998)从知识理论的观点出发,认为创新是知识流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内部人与人之间、公司外部公司与公司之间、公司与消费者之间都是通过知识的流动来产生创新活动的。Etzkowitz和Leydesdroff(2000)基于进化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三链螺旋模型,考虑了网络效应对个体和组织行为的影响。Rycroft和Kash(2000)基于技术、生产和组织三方面的考虑,认为技术是从简单的创新活动向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开展的,在这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需要企业自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Caloghirou、Kasteli和Tsakanikas(2004)认为,在网络高度发达、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创新活动一般很难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产业内存在,往往是多领域合作的结果。因此,无论多么有实力的企业,想要靠自己进行独立的研发将是很困难的事情,需要从外部获取创新资源。Connor(2010)指出,大型企业的突破式创新必然是开放式创新,通过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可以极大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