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漫灌,用水效率低,庄稼喝不饱,农民收入少,水费缴不起,水利设施没钱修、运行成本高,输水效率低……水、地、人如困兽般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打破这一怪圈的突破口是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然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就像一根扁担,一头担着灌溉系统的长效运行,既要定额水量润泽更多土地,又要让水利设施运转无恙;另一头担着农民的脱贫致富,既不能增加负担,又不能挫伤其种粮积极性。须稳妥推进,否则稍有差池,便会导致扁担一头轻、一头沉。
自2016年改革启动以来,这根扁担小心翼翼地做着调整: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自治区将骨干工程的维修养护资金列入预算予以保障,从而为末级渠系的水价调整腾出空间。各县区政府抢抓这个“窗口期”,组织展开县域内农业水价的成本测算和监审。
2019年5月底,盐池县交出了答卷:农业供水价格测算、监审和批复全面完成,并在扬黄灌区全面启动实施改革后的农业水价。
事实上,多年持续进行的高效节水现代化灌区建设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筑牢了坚实基础。盐池县以年均3万亩的速度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全县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工程49处42.2万亩,占全县灌溉总面积的90%以上。自治区灌排中心副主任伏志梅介绍,2020年盐池县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
马儿庄黄色的沙地里,刚出土的玉米看起来是那样弱不禁风,蜿蜒其中的滴灌带预示着希望,一个个滴头滋润着一棵棵幼苗,直到秆壮粒饱。(www.xing528.com)
盐池县建立了辖区内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实施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依据水权确权的灌溉面积和确权水量,下达用水指标分配文件,由乡镇、村委会、管理所三方签订协议,将扬黄水资源按灌溉轮次逐级分配至村、组、农户,并建立轮次供水台账,实现用水过程管理。全县5100万方水权指标全部明确到村、到组、到户,形成了“水权到户、定额管理、计量到户、管理到户”的管水用水机制。水权就是水钱,一旦明晰到户,谁会不爱惜自家财产呢?
犹豫了两年,让樊天宝下决心重操旧业的是,种地成了养老加消遣——骑着车,拿着胶带,在田间地头转转,缠一缠破损的滴灌带。
如今,马儿庄的3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都由村党支部牵头,祥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直接管理,全村耕地统一耕作、统一种植、统一灌水、统一施肥、统一收割。
为了让农民淌水有人管,设施维修有保障,盐池县还出台了《盐池县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办法》,骨干工程由地方财政筹资700万元,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维护,田间管道则由村集体(合作社)负责维修(护),农户只承担地面管道的费用。
李薛锋说:“扬黄供水末级渠系终端水价和高效节水灌溉水价是分类制定的,经政府补贴后,扬黄灌区水价为每立方米0.1724元,比现行水价降低了0.0011元,而高效节水灌溉的终端水价为每立方米0.3574元,比现行水价降低了0.0021元。”伏志梅说,正是因为他们摸清了家底,算清了账,补贴精准,挤掉了水分,所以改革后的水价反而降了,盐池县为全区的农业水价改革树立了典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