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上的宁夏人,很多都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过冬前要储备土豆、白菜和腌菜,而现在,那一口口腌菜缸早没了踪影。时代在变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曾经只求“吃得饱”,后来要“吃得好”,现在,人们更追求“吃得健康安全”。
“宁夏畜牧业的发展从一个侧面映射着百姓生活的改善,从吃饱到吃好,更多的是依靠畜牧业的转变。”原自治区畜牧局负责人介绍,宁夏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全区拥有天然草场3500多万亩,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丰富的耕地资源,非常适合畜牧业发展。
自治区成立之初,宁夏畜牧业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养殖户大多逐水草而牧。如今,这种状况早已彻底改变,特别是封山禁牧后,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不仅提高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当地植被得到了恢复。
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条件下的自然放养,到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再到今天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宁夏畜牧业走过了一条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转变、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由小农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调动了农民发展畜牧养殖的积极性,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突破。宁夏成为全国重要的良种奶牛繁育、优质高端乳制品和优质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
走进石嘴山市的宁夏瑞丰源牧业有限公司,你会看到,牛儿戴着电子耳标,每一头都有专属的电子数据档案;通过饲喂信息中心软件系统,按照标准精确取料并配比投放;转盘式智能化挤奶台随时监控产奶量、挤奶效率等数据,据此改善挤奶流程,提高泌乳速度和峰值流量……
在瑞丰源牧场,奶牛们的生活可以用惬意来形容。吃,全部实行全混合日粮饲喂,根据不同类型牛的需要,把精饲料、干草和青贮饲料按照不同比例搭配,通过TMR饲料搅拌机磨制成易消化吸收的全混合日粮,每天定量投放;住,奶牛“公寓”里每头牛都配备铺有稻草的床,粪污得到及时清理,夏天有风扇,冬天有采暖机;行,每头牛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便于进行“健身运动”。
“总之,它们的吃喝拉撒睡都有人专门照顾。”牧场场长董学说。
走进牧场挤奶车间,只见一座硕大的转盘,牛儿们排队登上转盘台,挤奶结束挤奶器自动脱落,牛儿们再依次退出。
“这是我们引进的智能化转盘奶台,一个小时可以完成630头奶牛的挤奶工作,目前日产鲜奶110吨。”董学说,为保障牛奶新鲜,转盘配有速冷设备,牛奶从牛体挤出后可快速制冷到3℃以内输入奶车。每头牛都有耳标,相当于它们的电子ID,及时记录其健康、成长、运动、产奶、产犊等情况。在信息集成基础上,每头牛都享受个性化的饲养方式,在饮食、护理等方面享受“专属服务”。比如奶牛饲料就分为营养套餐、减肥套餐、成长套餐,在总体构成、营养成分、粗精配比上有所区别。根据奶牛耳标显示的数据,为不同的牛提供精准配方,实现营养均衡。(www.xing528.com)
现代化生态牧场
除了牛保姆、营养师,瑞丰源的牛儿们还有保健医生。刚给一头母牛做完B超的勾百明介绍,这头来自澳大利亚的牛妈妈已受孕200多天了,还有两个半月宝宝就出生了,“牛宝宝的父亲是美国‘国籍’。”
正是在全程数字化操作下,滴滴鲜奶质量从源头得以控制。目前牧场所产的牛奶乳蛋白率为3.3%,乳脂率达3.9%,全年平均体细胞数在10万/毫升以内,微生物数全年低于1万/毫升,奶指标达到欧盟标准。
2020年,宁夏确定了9个重点产业,其中农业占5项,奶产业、肉牛和滩羊产业榜上有名,为畜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昔日的副业如今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黄金产业。2010年,宁夏畜牧业产值仅为25.74亿元;2020年,达到248.4亿元,增长了近10倍。过去单一的畜牧业,已与加工业、销售业连接起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链条。
如今,走进宁夏农村地区,一座座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养殖牧场随处可见。宁夏牛奶质量和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内平均水平,达到欧盟标准,被誉为“全国奶业优质安全发展的一面旗帜”。盐池滩羊肉端上国宴,入选G20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和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国宴指定食材。
如今,宁夏农业已脱胎换骨,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高质量农业的转变,伊利、蒙牛、中粮、新希望、光明等一批国家级农业巨头纷纷选择落户宁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