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是黄河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流经的第一个村庄,便是泾源县泾河源镇的冶家村。
20世纪90年代,因过度砍伐,失去植被保护的六盘山山体脆弱不堪。1990年夏季,连续几日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一路奔涌,直扑山脚下的冶家村。睡梦中的人们睁开眼时,大水已冲进家中,淹至炕头。
一位父亲一把举起刚出生不久的娃娃,把他放在家里的制高点——木头衣柜上。
31年后,2021年6月19日,当年柜顶的婴儿,如今已是治家村党支部书记——兰胜利介绍:“村里有340户,常住306户,有103户发展农家乐,旅游收入占总收入的50%左右。”
当地村民习惯把老村子叫作“上面”。行至“上面”一处土坯房前,“小心。”兰胜利指着脚下一簇绿色的植物提醒,“这是苋麻,根是白色的,人吃了会发肿。”他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只要没有苦味的野菜,大伙都吃。
“以前吃不饱肚子,村民挖各种野菜吃,没想到,现在野菜成了农家特色,野菜比牛肉还贵,比如刺五加,1公斤要80元左右。”兰胜利说。
边走边忆,沿老村道前行。道旁的一所老房子,老风箱、手推车、摩托车摆放在门口。不同时代的工具,在同一个画面中合影。旧门牌上,“白面镇”几个字依稀可见。以前,泾河源镇叫白面镇——一年吃不上几回白面的人们,把对生活的朴素愿望嵌进村庄的名字。
土坯房,成为脱贫记忆的载体,形成了村里独特的“打卡地”。这几年,吸引了四川美术学院、宁夏大学、银川科技学院的许多师生来写生。
“他们对村里的什么感兴趣?”(www.xing528.com)
“老房子,老树,山形地貌。我们想把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房子保留下来,已经保留了100多座。”兰胜利说。
老房子是见证:穷时,可真穷。
70岁的冶六三,是村里的老生产队队长,1976年入党。“说起来,你们年轻人可能不信。以前,我们穿衣裳,能把身上遮住就不错了。”冶大爷说。
富,是各方面的富。
现在的村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我们那一代村干部,想的是怎么让大家不要挨饿;新一代村干部,想的是怎么把产业发展好。”他说,“你再能,没有好的政策,肯定不行。跟着共产党走,就不愁没有路。”
两种生活方式,在不同的时空里交叠。
以前,村里上一代人,习惯早上起来先喝罐罐茶,再下地干活。现在,年轻人起来先收拾打扮自己,再去农家乐打工。公交车通到家门口,缺什么就网购,还能把村里的土特产卖出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