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我国发展的特殊年份。2013年是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执行的第一年,是十二五规划的中间年,是政府换届年,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重启改革之年。2013年初,地方两会次第顺利召开,并通过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所涉及的发展政策是各种经济增长理论的综合运用,是区域经济学的具体体现,是理性回归和繁荣重塑的一种努力。
一、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新规划
从行政隶属上来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地方政府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提出建设各地的美丽家园是应有之意。因为“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国家富裕或贫穷的关键,反过来,政治制度又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
就经济理论而言,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因此,完善的区域经济政策需要考虑到区域开发对政治、社会、技术、人口、文化、环境与资源等多方面的影响,需要考虑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各地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高度,自觉进行建设美丽家园的战略部署。另外,危机理论告诉我们,当出现能够打破政治经济平衡的重大事件时,也就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达紧要关头(critical junctures)、转折点(turning points)或者十字路口的时候,将出现制度漂变或者制度分流。也就是紧要关头倒闭制度变迁,制度变迁与紧要关头相互作用,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或者倒退。因此,当雾霾天气和地下水污染触目惊心的时候,各地便出现了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的热潮。
二、城乡一体化——区域经济新动力
十八大报告7次提到城镇化,列出专节论述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从制度、建设、市场和文化四个维度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城乡发展一体化品质的要求,以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一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问题,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新境界。
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为经济学者,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提出,深刻把握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关系,解决“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的三大难题,实现农村市场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互促共进。常务副总理李克强的经济学硕士论文《中国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博士论文《论工业进程中的结构转换——国际比较与中国的经验》都利用三元经济结构理论,力主现代工业、传统农业和农村工业三元经济结构的三元互动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结构一元化,解决经济发展非均衡现象。十八大以后,李克强多次撰文或发言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国未来最大发展潜力在城镇化。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也曾预言:“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有两大关键因素: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这种中外共识,进一步推动了中央与地方的城镇化发展共识。因此,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城镇化。
三、智能理性增长——区域经济新思维(www.xing528.com)
增长是不灭的主题,只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必须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速理应保持7%。因此,各地均将增长指标框定在7.5%-14%之间,力图实现理性增长。而且原来飞速发展的广东、上海等沿海地区均调低了增长速度,上海甚至垫底,而甘肃、贵州等边远地区则接过高速增长的接力棒,这完全符合比较优势理论和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次第发展的梯度发展理论,也符合我们从高速撰写高效增长的政治诉求。
新增长理论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产出量和资本、劳动、人力资本以及技术进步相关的函数形式,即Y=F(K,L,H,t),其中,Y是总产出,K、L和H分别是物质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量和人力资本(无形资本)存量,t表示技术水平。“新增长理论”非常明显地指出经济增长是建立在内生技术进步上,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技术进步,一方面,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的渗透影响,提高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在高科技基础上形成独立产业,直接成为国民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而这恰恰印证了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断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也是地方政府制定此次工作报告的理论逻辑之一。熊彼特指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现的新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采用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资源、建立新组织等。创新获得了超额利润,打破了原有均衡状态,增加了经济总收入,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地方政府纷纷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任务,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提出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3D打印等新技术和新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举措,符合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新型产业发展规划,将大力推进区域的智能增长。
四、民生公平——区域经济新目标
经济学理论认为,区域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目标。一级目标就是公平与效率,效率目标即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或一定时间内资源空间配置的最优化;公平目标即区域间收入、福利、经济增长等差距的缩小。因此,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坚持公平效率的相互促进。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坚持“效率优先,增进公平”,并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此次,地方政府更加关注公平,纷纷把公平作为区域发展重要目标。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引入“社会和谐程度持续提高”的概念,提出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除此之外还有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目标、政治目标四个二级目标。经济目标就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提高区域现有资源利用水平,优化资源空间配置,扩大经济空间和新区开发,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控制拥挤地区的膨胀,实现衰退地区的复兴。社会目标就是均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地区收入差距,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生态目标就是加强国土整治,保障生态环境平衡。政治目标就是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安全。因此,“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成为地方政府的自主自觉行动。
总之,地方政府工作报告遵循了由区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区域资源配置理论、区域相互依存理论、区域产业发展和转移理论、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理论和区域政府干预理论等构成的现代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必将在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的理性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