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福田主义”(Fukuda Doctrine)是指1977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的福田赳夫访问东南亚国家时,在行程最后一站的马尼拉发表演讲中提出的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三原则”,即日本不做军事大国,并且从这一立场出发,为东南亚进而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贡献;日本作为真心的朋友与东南亚国家进行心心相印的交流(heart-to-heart diplomacy);日本谋求全东南亚的和平与繁荣。福田首相在提出这三原则的同时,还向东南亚国家承诺将向“东盟工业化项目”(AIP)提供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2]
“福田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一次重大的外交决策,它成为日本东南亚外交的转折点,标志着日本对东南亚外交从注重经济走向注重包括政治、安全以及软实力在内的全方位外交。“福田主义”从酝酿到基本成型,历经三届日本政府(田中内阁、三木内阁和福田内阁)前后三年半时间。(www.xing528.com)
1976年12月,福田内阁成立。面对越南战争结束、东南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日本加快了战略调整的步伐。外务省先后于1976年3月和12月、1977年3月三次在中国香港地区、曼谷以及东京召开日本驻东南亚国家大使会议,商讨对策并逐渐达成共识,即日本应改变过去在东南亚问题上充当旁观者的消极被动的政策,转而积极主动地参与东南亚事务,在东盟与中南半岛三国之间充当桥梁,以发挥日本的影响力。为了使日本新的东南亚政策得到各方的理解,日本开始了大量工作。1977年3月福田赳夫首相访问美国,在与卡特总统会谈时表明了日方的想法,并将这一想法写进了日美联合声明。在取得美国支持后,日本于同年4月邀请东盟秘书长以及东盟各成员国的副秘书长访问日本交换意见,并取得东盟领导人对日本今后发挥积极作用的支持。另一方面,日本又积极展开对越南的外交工作。在1976年7月新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之际,日本向越方承诺提供无偿援助。日本在越南与东盟关系出现松动的时候,又及时派出外务省干部访问越南与越方展开非公开接触,同样得到越方对于日本今后发挥积极作用的支持。[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