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库存变化率看供需平衡状态

从库存变化率看供需平衡状态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如果我们说一年的平均供给量是8000万桶/日,平均的需求量是8100万桶/日,那么我们可以算出库存的平均减少速度是100万桶/日。由于库存时点数据是绝对的数量,不是衡量供需强度所需要的时点库存变化率,因此,在日常报告中对供需平衡状态的描述,其实是不严谨的。目前大家基本上都是依靠期间量统计和期初、期末库存量的统计来讨论和定性供需平衡状态,达不到价格动力学研究所需要的要求。

从库存变化率看供需平衡状态

突破均衡价格理论,研究供需不平衡下的价格变化动力寻找价格动力学的理论,目前看系统性的总结还不多,鲜有相关报道。从均衡到不均衡,势必把问题更加复杂化。牛顿仅三个定律就解决的问题,很可能在价格动力学里不是靠归纳一两个规律就能解决的。万事开头难,要研究供需平衡状态,就先要搞清楚什么才是供需平衡状态的真正含义。我们经常会在不言自明的粗心大意中,混淆很多概念,而错过很多绝佳的发现机会。

突破均衡的假设,引入必要的库存概念后,供应不再被要求等于需求。基本面三要素“供、需、存”仿佛也是不言自明的概念,“供应-需求=库存”也是不言自明的。通过供需来定义库存,这一公式也是一个经济学里漂亮无比的恒等式。但是对供需存进行量化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描述上的不严谨,因此对于供给、需求和库存的量化和应用,必须小心谨慎。

首先就是数量表达方式的意义。我们说供给量多少,其实不自觉地就带上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区间。全球石油供需平衡表是大家常看的一张表,比如一年里全球石油供给总量是40亿吨,需求总量是41亿吨,时间区间是一年。如果用上单位“吨/年”,描述上就变成石油供给量40亿吨/年。平时,如果不加严格区分,我们会觉得这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但其实后者这种加上单位的描述是不准确的。每年多少吨和多少吨/年,解读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就好比汽车一个小时行驶了80公里,和汽车的平均速度80公里/小时,物理意义是不同的。把上面的一年的供给量转换为每天的供给量,就是每天8000万桶,采用单位万桶/日的表达方式,就是8000万桶/日。因为时间区间缩短了,“速度”感就明显一些。而库存4000万吨,实际上是在说一个时点的量,不一定是库存80万桶/日。但是,如果我们说一年的平均供给量是8000万桶/日,平均的需求量是8100万桶/日,那么我们可以算出库存的平均减少速度是100万桶/日。

因此,现实中描述供应量、需求量和库存量,是有一个时间区间的,在统计区间内,供应量和需求量是一个区间的总量,而库存量是区间末一个时点的数量。所以,在时间区间里描述“供应-需求=库存”,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期间的供应量减去期间需求量等于期末和期初的库存量的差异。由于我们不能像数学微积分那样进行时间的无限细分,因此我们假设“天”就是大宗商品时间的最小时间单位,把“天”理解成一个时刻,时间在“天”的尺度上近似于数学的连续。那么每天的供应量、需求量和库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就是在时点上,时点供应量减去时点需求量等于时点的库存变化率。这个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要表达的“供应-需求=库存”的本义见式(3-1)和式(3-2)。

期间供应量-期间需求量=期末库存量-期初库存量 (3-1)(www.xing528.com)

时点的供应量-时点的需求=时点的库存变化量 (3-2)

时点量和期间量,类似于物理学上的速度和里程,这两个量单位不同,物理意义也完全不同。汽车跑了多远,我们用里程来衡量,单位是公里,是一个标量;汽车能跑多快,要用即时速度来衡量,单位是米/秒,而且是带方向的矢量。在数学上,里程是速度的积分。如果画出速度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曲线下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就是里程。之所以要计算以万桶/日为单位的日供给量和日需求量,就可以理解为想近似获得供应和需求的“速度”值,速度值才是我们要获取的基本面供应和需求的强度数值。用期间供应量和期间需求量来对供需平衡强度进行衡量过于粗略。比如在一年里,供应量45亿吨,需求量44亿吨,两者相差就是1亿吨,就会转变为1亿吨的库存。那么是否就用1亿吨库存来衡量过去一年里的供需平衡强度呢?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这是一年的供应和需求平衡的平均结果,并没有反映一年里的所有细节。一年里的供给和需求总量除以365天,也只是一个平均量。在一年里按照天为时间周期来看,供应量和需求量可能是波动的,有的时候高有的时候低。同理,年末相对年初的库存量也不能很准确地反映过去一年里供需平衡的真实波动。年平均数据下的供大于求,可能会伴随着季节甚至更短期的供不应求。

因此要准确建立“供应-需求=库存”模型,在供需平衡强度上应该是用时点量来描述才能更为准确,如时点供应量和需求量的比值,或者是时点库存变化率。目前在商品的统计上,供需数据都是以长周期期间为主,比如月度、季度、年度。库存的统计数据是期初和期末的统计。对于供需时点数据的统计几乎没有及时的一手数据,最多也就是根据月度的统计数据进行平均估算。而统计要到每个厂、每个港口、每个库里去统计,产业链如此庞大,要完全和准确掌握这些数据太不容易做到了。由于库存时点数据是绝对的数量,不是衡量供需强度所需要的时点库存变化率,因此,在日常报告中对供需平衡状态的描述,其实是不严谨的。目前大家基本上都是依靠期间量统计和期初、期末库存量的统计来讨论和定性供需平衡状态,达不到价格动力学研究所需要的要求。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发现基本面分析其实真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