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储采比就是储量和实际开采量的比值,即这个地区或者国家按照现有的石油产量,它的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还可以开采多少年。截至2016年,全球的石油资源储采比为55年。其中中东地区为74年,中南美洲为132年,北美地区为39年,欧洲和亚欧地区为25年,非洲地区为45年,亚太地区为17年。
也许你会觉得在55年的时间里,人类拥有足够多的时间找到新的能源,实现新的能源革命。但是,储采比就好比是油库的油罐液位,目前两个地区的储采比数据令人颇觉不安。第一是中东地区的储采比在过去的20年下降得很快。在20世纪80年代末,中东地区的储采比还有120年,犹如油库中的油罐都是满液位的。但是20年过去后,储采比就下滑到了55年,相当于降到高峰期间一半以下的液位水平。这首先说明当前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的依赖程度在增加,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推动下一直在提高,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东地区的石油消费量也在快速提高;其次也说明这两个地区新增储量很有限,都在吃老本,不能弥补快速下降的资源液位。虽然沙特也宣称拥有可观的页岩油资源,但沙特2010—2015年持续稳定的上游投入并未带来明显的储量增长。作为全球最大的“油库”,中东地区油罐液位已经在快速下滑,这不能不令人紧张。第二是亚太地区,这个地区的石油资源储采比在过去的20年里,几乎是维持在20年储采比之下,可以视为亚太地区的油库始终处于低液位的警报状态。在需求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这种局面给亚太地区的国家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石油资源保障压力,石油安全也就必然成为亚太地区最为重视的能源安全议题之一。未来,一方面亚太也只能依靠中东提供石油资源,另一方面也迫使亚太地区国家必须加强能源开发和管理,持续地优化能源结构,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