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截然不同。大学生活的重要特点表现在: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学习上要求高度自觉。尤其是学习的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比起中学的学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师不再像个督导员似的跟前跟后,督促学生学习;没有父母在身边一刻不停地唠叨学生要学习;课堂作业不会经常布置……伴随大学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想真正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继续发扬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外,还要适应大学的教学规律,掌握大学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大学的学习既要求掌握比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要求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性,要求大学生除了扎扎实实掌握书本知识之外,还要培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特别注意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独立地支配学习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将来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自学能力,不仅能顺利帮助学生完成在学校期间的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步伐。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大学毕业了,不会自学或没能养成自学的本领,不会更新知识是不行的。因此,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进行终身学习的基本条件。
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你不能不断调整自己跟上它的脚步,那你就可能被这个社会淘汰,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现代的高等教育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人能够具有持久的发展力,不仅着眼于当前的发展更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因此,在大学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1)学会学习,也即学会求知。
(2)学会做事与学会学习是“知”与“行”的统一。
(3)学会共同生活。
(4)学会生存。
阅读材料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发展
大学生迈向社会,究竟如何去适应这个社会呢?经过对自身以及社会的剖析,我们认为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和发展。
1.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处理好当下和长远的关系
有一位瘦子和一位大胖子在一段废弃的铁轨上比赛走枕木,看谁能走得更远。瘦子心想:我的耐力比胖子好得多,这场比赛我一定会赢。开始也确实如此,瘦子走得很快,渐渐将胖子拉下了一大截。但走着走着,瘦子渐渐走不动了,眼睁睁地看着胖子稳健地向前,逐渐从后面追了上来,并超过了他,瘦子想继续加力,但终因精疲力竭而跌倒了。
最后,在极大好奇心的驱使下,瘦子想知道其中的秘诀。胖子说:“你走枕木时只看着自己的脚,所以走不多远就跌倒了。而我太胖了,以至于看不到自己的脚,只能选择铁轨上稍远处的一个目标,朝着目标走。当接近目标时,我又会选择另一个目标,然后就走向新目标。”
随后胖子颇有点哲学意味地指出:“如果你向下看自己的脚,你所能见到的只是铁锈和发出异味的植物而已;而当你看到铁轨上某一段距离的目标时,你就能在心中看到目标的完成,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人生也是这样,你有目的或目标吗?你一定要有个目标,就像你无法从你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返回一样,没有目的地,你就永远无法到达。同时,目标能激发我们沉睡的潜能,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永远漂流不定,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沮丧的海滩。当然,目标的作用不仅是界定追求的最终结果,它在整个人生旅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目标是成功路上的里程碑,它还使我们看清使命,不要走弯路。一个组织要想进步,关键在于其中成员是否有上进心,不能随波逐流,设立目标,设计未来,从现在开始。
2.责任意识
常言道:“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美国西点军校更是以“没有任何理由”去树立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要注意所谓的蝴蝶效应——“巴西亚马孙丛林一个蝴蝶轻拍一下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个极小的事情如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逐级放大,就会导致可怕的后果。要学会超前工作、到位工作、主动工作。决定一个国家整体的生产水平的不是最好的一点,而是最差的一点。如果不能做好当下的工作,就永远不能得到升值。
3.要提高“三商”:智商、情商和危机商
智商的重要性在这里就不再讲述了。我们主要讨论一下情商。情商指的是对自己感情以及对别人的感情的控制能力。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有很准确的定位。所谓准确的定位,就是既不能盲目自信——自大,也不能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一个跟得上现代社会进步步伐的年轻人需要有自我调控、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危机商的培养,有危机感,才能够不放过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危机商”指的是善于冲破人生的舒适区。机遇只有靠我们迎头赶上,因为它属于“心理阳面”的人,“每天见到阳光就微笑”。(www.xing528.com)
4.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另外,技能知识(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等)的培养也要予以重视,因为只有基础知识,没有技能知识,就好比有许多砖瓦,却没有建设高楼的设计方法,终究还是一堆砖瓦,不能成就什么大事情。掌握知识有两个标准:一是能用简练的语言给别人把事情讲明白,二是能用简洁的文字写出让别人看明白的东西。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游离其专业越远越好,当学科交叉很多的时候,最容易迸出创造的灵感火花。任何行当内都有知识,关键是要做出名堂来。
5.提高自身融入社会的能力
成绩不只是干出来的,更重要的是总结。并且,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十分重要。融入社会,关键是要“悟”,而不是从书本中学来。在生活的坎坷与无奈中,静静地体会与感受,你会得到更多的东西,有时候这些东西比你先前预想的成功更重要一些,甚至,你悟出来的东西可能使你获得更大的成功。与人交往时要注意“第一印象”,注意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这就是平常人们说的——细节决定成败。“社会不等待你成长”,你只有快速成长以跟上社会的步伐。机会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就好比路是自己走的一样,没有人可以代替你自己。
阅读材料 怎样学好专业
1.目标
不要认为上了大学,就“船到码头车到站”而混日子,抱定“60分万岁”,要有紧迫感、上进心、大志向,将上大学作为一个新起点,并尽快构建适合自己的新的总目标,并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形成各个阶段(一个学期、一个月、一个星期)的目标,并定期加以检查、评估、调整、校准,只有这样,才能督促自己沿着既定的目标,克服各种困难,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最终实现总目标。
2.措施
有了阶段目标后,就应围绕其制订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然后,自己时常进行督促、检查反省,看看有些措施是否大而无当、难以操作到位?有些措施是否过于宽大无边、不起作用?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逐步形成适于自己习性的、服务于总体目标的、有利于铸就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措施。
3.行动
阶段目标明确了,具体落实措施也有了,关键在于行动。行动是万事成功之源,“坐谈立议、弱于动手”是读书人的通病。行动切忌拖沓磨蹭、得过且过;行动切忌自暴自弃,或一曝十寒,或自己给自己找台阶、找借口、找心安理得;行动切忌环顾左右、随大流,更不能向后看、沾沾自喜、自甘落后。如行动效果不佳,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及时找出解决的对策与改进的方法,使行动效果逐步趋于最佳。
4.习惯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优秀是一种习惯,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时,除了脾气等天性略有不同,其余大部分东西都是后天形成的,更是个人成长过程的思想行为积淀。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所以,我们要努力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认真学习,习惯性地迎难而上、追求卓越,习惯性地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习惯性地珍惜光阴、提高实效,习惯性地虚怀若谷、认真接受批评建议。
5.途径
首先,扎扎实实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然后,通过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反复咀嚼、消化吸收,体会、领悟知识后面所蕴藏的方法,吸收前辈的经验与教训;最后,运用方法对一些典型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断地、独立地进行思考、修正,逐步形成运用知识、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大部分都会遗忘,而能力、方法则可受益终生。
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进行调查,从企业用人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既需要专一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既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更需要中等学历的人才。
据调查,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急需战略管理、方案设计、系统设计等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需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信息管理等专一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企业需要他们持有相关的技能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叉车证书、条码技术与应用证书等。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物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它要求从业人员知识面要广,有较强的战略判断和把握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中间市场的变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文理知识都要掌握,一般更偏重理科一些,因为企业里的许多知识都是由理工科来支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