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ugman[3]、Helpman[4]提出一个包括单一要素、两国、两部门的模型,一个部门生产同质产品、不存在运输成本,另一个部门生产异质产品、存在固定成本和不变的边际成本、运输成本为冰山成本,这个模型最终表明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交易成本的市场,当某个国家或地区产生相对较大的本地市场需求时,会使本国或本地区实现大规模生产,并出口来满足其他国或地区的需求,这一现象为本地市场效应(HME),用模型表达为:μ=(λ-δ)/(1-λ*δ),μ代表本国相对于外国生产的产品产量,δ指贸易依存度,λ指本国相对于外国的需求比例。当λ=1时,μ=1,即表示两国需求规模相似的情况下,两国生产规模相似;当λ>1时,μ>1,即在本国的相对需求大于外国的相对需求时,本国相对于外国生产该产品数量也增大了,由此出现本地市场效应。Davis and Weinstein[5]对上式进行求导:,当λ≥1时,进而证明了存在本地市场效应。
后来的学者不断放宽Krugman严格的假设条件,在贸易成本、企业异质、多国框架、跨国公司等条件下对本地市场效应进行拓展。Davis Donakl[6]认为贸易成本是影响本地市场效应是否存在的决定因素,即无论产品是异质还是同质,只要贸易成本一样,那就不会存在本地市场效应。Krugman对此给予否定,他提出只要存在规模报酬的部门生产异质性产品,那即使贸易成本一样,也会产生本地市场效应。Melitz[7]在垄断竞争模型中放松了企业同质的假设,在企业边际成本差异的条件下证明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Behrens[8]在模型中加入多国框架,他认为第三国效应会影响出口国生产模式,因此本地市场效应不存在。Head和Mayer[9]同样也指出,由于第三国效应的存在可能会使本地需求规模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不大于1,即对出口规模没有积极作用,甚至会出现“本地市场阴影”。Zeng和Kikuchi[10]放松同质产品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假设,研究农产品贸易,最终发现本地市场效应仍然存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