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中国制造业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因此也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为全世界贡献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性变化也十分显著。这意味着中国科技在某些特定领域有可能赶超先进国家。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总是与制造业的高速增长联系在一起的这正是工业化中后期的一个显著特征。2001年年末,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中国制造业得到了进一步迅猛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总产值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同时,中国制造业有200多种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因此也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为全世界贡献了物美价廉的商品。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性变化也十分显著。不仅第二、第三产业在总产出中已经占到80%以上的份额,而且从2016年起,服务业(包括餐饮金融等)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包括制造、采矿建筑)成为对产出贡献最大的产业。这非常符合前文提到的生产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由于经济的增长而产生出数量庞大的中产阶级,其收入、消费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过程中,不仅为中外各国企业提供极具吸引力的广阔市场,而且其消费能力也推动了高科技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国家的创新方向,例如对消费金融、电子商务保健保险、旅游,家用电器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这意味着中国科技在某些特定领域有可能赶超先进国家。

产业结构的变化、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创新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而城市化所带来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则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只有少数国家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而多数的国家都跌入“中等收入陷阱”之中。在展望中国下一步经济发展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40年成功的部分原因:

第一,没有工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经济大国和强国的崛起,没有制造业的发展来容纳大规模就业,任何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无从解决贫困问题。因此发展制造业是后发展国家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但是制造业经济远比农业经济复杂,它不仅是进口设备,建造厂房、组织生产这些简单的活动,还涉及与之配套的庞大社会工程,比如修建机场、铁路、公路、码头等基础设施,提供充足的能源电力,发展金融服务,进行教育培训等。然而复杂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大大超越了绝大多数传统农业国家所具备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因此,要想从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工业化国家,变成制造业的强国,不仅需要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还需要本国政府大规模的长期投资拉动,这种产业结构的变迁仅靠自由市场经济不太可能实现。因此后发展的工业化国家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www.xing528.com)

第二,中国政府通过对土地、石油、天然气等稀缺资源型生产要素的控制,实现对上游生产性资源的控制。例如,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让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都拥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以提供廉价土地来推动特定产业的发展和招商引资,实现资源的定向配置。反观印度,其土地私有制严重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和工业化的进程,对制造业而言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很难推进,优先发展服务业的策略实际上是一场不得已而为之的“曲线救国”。

第三,政府牢牢掌控着一个由银行股市债券市场等在内的全球最为庞大的金融体系。这不但有利于高效推行各类产业政策,也可以避免出现类似拉美、东南亚的金融危机。

第四,自20世纪90年代针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改革以来,形成了大型和超大型的中央企业。这些企业与国有金融机构一起构成国家宏观调控、战略布局的重要力量,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就是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