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世界各国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速度千差万别,但是从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结构的演变就成为谁也无法改变的历史进程,生产结构的演变表现为生产要素不断地由第一产业——农业转向第二产业——工业,再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服务业。
作为第二产业主要构成部分的制造业始终是后发展国家实现发展赶超的关键因素,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曾经的经验,还是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都能够证明这一点。相较于其他产业,制造业更有利于资本累积,且更具规模经济效应,从而更容易取得技术进步。制造业水平因此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标志。缺少制造业的支撑,工业化进程无法实现,最终也无法支撑强国崛起。世界经济发展中,以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是处于经济起飞和赶超阶段国家的必经之路,而制造业投资作为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在该阶段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还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出清,进而推动实际工资上涨,完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一体化。在劳动力由低技术工种向高附加值工作转换的过程中,工业化和制造业的发展也起到过渡、催化的作用。同时,制造业的就业创造能力还体现在其能够有效带动相关部门的就业。[3]
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效率不仅高于农业部门,也比其他任何部门更具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当资源由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制造业部门转移时,整体生产率会得到提高,这被称为结构变化红利;但是当资源进一步由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时,整体生产率会被拉低,因为服务业对生产率贡献较小,相应地这被称为结构变化负担。制造业对上下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部门。“历史发展经验多次验证了如果没有制造业的发展来容纳大规模就业,任何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都不可能实现经济腾飞”。[4]制造业诸如此类的显著优越性使得库兹涅茨甚至直接把工业化或制造业在GDP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作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之一。[5](www.xing528.com)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美等发达国家出现了去工业化的现象,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目前普遍超过70%。但是随着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有关制造业是否重要又再次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门话题。第一类观点认为,制造业仍然重要,并且唯一重要。麻省理工学院在一份针对255家跨国大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6],制造业所蕴含的生产环节与产品的设计环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可分割,如果把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其对应的设计机会也会一并丧失,因此制造业不是一个与服务经济或第三产业相对立的产业,更不是一个衰落的产业,而是一个承载新产品、新技能与新思路的不断发展的重要产业群。第二类观点认为,制造业仍然重要,但是并不唯一。例如,Kurtzman[7]认为有四个主要动力可以使得美国继续主导世界一个世纪,除了制造业之外还有能源油气、创新与包容风险的美国文化以及大量现存可投资本。第三类观点认为,制造业的本质在发生变化,其与服务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例如,Rowthorn和Coutts[8]指出,发达国家制造业份额下降的一个原因在于统计方法的调整,比如因为专业化分工,以前为制造业活动或归为制造业统计范畴的部分经济活动现在归为服务业,例如,原本属于制造业自办物流若改为第三方专业化物流,必然会减少制造业产值而增加服务业产值。尽管以上诸多研究对于制造业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不同看法,但是普遍认可制造业对发展中国家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