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沿黄公路途径的这茫茫高原、滔滔大河养育的却是几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在这片山原上,从人文始祖到远古先民,从伟大领袖到百姓庶民,从贤哲大家到芸芸众生,荟萃成中华文明璀璨的历史星河,还在光耀着伟大民族复兴的长路。我该用多崇敬的心境去膜拜、多深远的目光去瞭望、多宽阔的胸襟去拥抱这莘莘的大河儿女……
2005年隆冬的一个寒夜,我在电视银屏上初识了吴堡县黄河对岸山西临县破口镇李家山村的《黄河人家》。这是中央电视台关于中国百姓生存状态的系列纪录片的一集,主人李泉生一家七口人在黄河边陡峭的黄土岸坡上艰难、忧心而不灭希望坦然地生活着。大儿子、小女儿一起走“西口”去了包头,一个打工,一个在亲戚的帮助下读书;二儿子在县城中学复读准备高考;妻子和大儿媳妇在家操持家务;自己去煤矿打工兼务那贫瘠的黄土地上杂草和庄稼都难以分清的农活;健康、帅气、可爱的小孙子丑宝成为一家人的乐子和无比的幸福。李泉生这个黄土高原上坚毅、敦厚、质朴、淳善的汉子,那副清瘦却仿佛力量无穷的身骨,那张清俊却满布如同黄土沟壑的脸庞给了我深刻、亲切的印象。那个屏幕上雨夜滴水的屋檐下,泉生和妻子平静、无奈而又不甘地合计着未来日子的镜头更让我不能释怀。
五年以后,我专程从佳县跨黄河经临县顺淋水河奔碛口去了李家山。眼前的李家山比我在银屏上所见更苍凉、更寂寥。然而,透过那些风尘中没落的依山而建、高下叠置、砖拱窑洞、石柱厦檐、硬山瓦顶、砖木石雕、精美匾额的明清建筑,几百年前这个因碛口水陆码头商业繁盛而兴的山村红火欣荣的岁月,仿佛依稀可见。黄土地的民情风俗和黄河文化依旧氤氲凝滞在李家山寂静的山岭。我径直去了西财主院李泉生的家,女主人端坐在游人出出进进的窑屋里的炕头上,平静会神地看着炕桌上电视里播放的《黄河人家》的碟片。与女主人的攀谈中得知,李泉生和他的小儿子也去了包头,家里只有她独自留守,和她相伴的是这上上下下的窑院和来来往往的游人,以及受吴冠中先生指向慕名而来的写生者。从女主人安详、从容、悠然的神态中,看得出较以前好过的日子。离开李家山,我依然默念着李泉生这个黄河岸边黄土坡上从未谋面的黄土汉子,这个普通的黄河人家……后从网上寻知,李家山村被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为中国历史名村,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李家山建筑历史遗存,也在山下实施整体搬迁工程。李家山村走遍世界都难再找到的房子,以其独具黄土高原特色的窑洞建筑风貌,浓郁的高原风情吸引着众多的画家、摄影爱好者前来“朝圣”和创作,成为碛口古镇旅游独特而重要的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泉生从包头回到了西财主院和妻子一起开张了“黄河人家”客栈,在这依旧贫瘠的黄土坡上,荒凉汉墓一般古老却讲究的窑洞里,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另一种方式,开拓着另一种生活。我在想有朝一日,李家山也会像大河对岸5000年前的石峁遗址一样告诉些什么给世人,那时候一定是叙说,而不是猜想。
“黄河人家”的生活变迁,看上去是随社会发展而相辅的一种变化,本质却是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儿女,面对困苦艰难逼迫的命运挑战,一种砥砺拼搏、绝处求生的志向和精神,是隐蕴在世相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而沿黄公路的建设,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多欣喜,几多期望,极大地缩短了他们与现代文明接轨的步伐,平添了他们向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几多动力。这种动力在厚重多情的茫茫高原中,激荡深情的滔滔大河里尤为波澜壮阔,势不可挡,在改变大河儿女的命运,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哺育出当代中国文学、绘画、音乐、电影、文化艺术杰出的英才。
20世纪初的1916年和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就在黄河岸边相邻的吴堡、清涧两县的山沟里,分别诞生了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绝代双骄的柳青和路遥。黄土地的风尘摔打了他们,黄河水的惊涛洗礼了他们,高原大河的儿女感动了他们,这片黄土大地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诗意象征,他们把高原大河儿女殷殷偾张的血脉、峥峥挺立的身骨流注笔端,书写出敦厚质朴的情感、平凡真实的生活,社会变革、历史发展中普通人的命运归宿和社会的文明走向。柳青的《创业史》第一部,以渭河平原的关中地区农民平凡的生活故事,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农村发生和发展的历史,人们的心理、思想以及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农民命运的深深关切,塑造了梁生宝这样一些庄稼汉传统美德和时代思想和谐统一的生动形象;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恢宏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作品塑造的孙少平等人物形象,给了社会底层特别是处于奋斗中的青年人永远的情感共鸣和精神鼓励,对普通人命运深刻持久的关注,深入精细的挖掘,表现了人本身潜在的朴素而又宝贵的精神。如果加上黄土高原南缘秦岭北施脚下白鹿原上陈忠实先生的鸿篇巨制《白鹿原》,那一段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前夕,50年间渭河平原上阶级矛盾、家庭纷争、利欲情欲角逐,相互融汇交织成民族发展的雄奇历史,这片雄浑深重的黄土高原三位文学巨匠的《白鹿塬》《创业史》《平凡的世界》构成了一幅从清末到改革开放中国城乡斑斓多彩、触目惊心、宏阔壮丽的历史画卷,民族历史发展的文学版本,镌刻在茫茫的黄土高原。(www.xing528.com)
还是在这片茫茫的黄土高原上,由石鲁、赵望云等引领创立的“长安画派”依然汲取了这片多情、深情的土地上丰蕴的精神营养,以强烈的主观表现性,强力提按的用笔和激烈抒情的品格构成了对传统书画的变革,提出了“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艺术主张,成为中国书画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艺术流派。20世纪80年代以来,刘文西、王西京等一大批中青年画家活跃在黄土高原,他们秉承长安画派的优良传统,立足黄土,扎根生活,反映现实,凭借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乡土风情,以新的审美情怀和语言方式,构成鲜明的艺术风貌,以表现他们钟情的黄土高原古朴峥嵘的山水和勤劳淳朴的高原大河儿女享誉中国画坛。王西京还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长18米宽、3.72米的巨幅画卷《黄河》,饱含着高原大河儿女的情怀,以宏阔的画面、磅礴的气势展现了孕育着民族意志精神,流动着中华文明行进历程,象征着炎黄子孙世代精神图腾的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享誉最多,获奖等次最高的音乐家赵季平,中国第五代电影导演重要代表张艺谋也生于长于这高原大河之上。这山这水给予他们的远远超盖了音乐、导演的技法,而是泱泱5000年中华文明的魂魄,无垠的精神空间和大象无形的审美情怀,使其作品在韵律、故事之外,背负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生命意识,通向传统的文化根脉、活在当下的精神愉悦和憧憬明天的理想情怀。赵季平的音乐创作,从融入超越主题、内容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音乐表达,体现了包容创新的精神追求。张艺谋集民族文化、社会思考、文化寻根和艺术创新于一体,通过挖掘电影语言的潜力,追求画面构图的张力,丰富的意想、饱满的色彩和反常规的银幕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心灵震撼,走到独特的艺术境界。每当看到银幕上《黄土地》《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那些我们熟悉的高原大河、生活场景,聆听那熟悉、亲切、悦耳的旋律,都有一种特别的激越和自豪,即使是《印象刘三姐》《北京奥运会开幕式》《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也能感受到来自高原大河崇高、恢宏、雄浑的壮美。
这片高原大河在几千万年的沧海桑田中,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伴随着数千年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脚步,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众多的文化遗产还要高原大河儿女们不断地挖掘、传承、发扬。我的母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树声教授植根这片文化沃土,从《黄河晋陕沿岸历史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研究》开始,探寻中国人家园、故乡的文化传统,感受古代先贤在城市规划上“吾土吾民”的文化情怀,解析城市营造中承载山川人物的文化基因,研究中国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文化载体、重要标志和休养生息之所,更承载着人们的理想、情感、艺术和价值观念。在汉唐恢宏的气象中寻找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精魂,历时12年编著完成了《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历史图典》,成为我国城市规划界承古开新的标志性著作,将指导当今的城市建设融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数千年形成的优秀规划传统。在学界泰斗、大师们的高度评价下,我也在这里为校友暗暗点赞,又一次为高原大河点赞,也让我又一次想起神木石峁遗址、吴堡石头城、碛口古镇的李家山、西湾古村落……
因长路,让我感叹我身处的这片高原,敬畏眼前的这条大河,因为沿黄公路,让我的脚步和心灵再次信马由缰般地驰骋,期间久久地无法自拔。可我的心境和视野只收住在秦晋峡谷的黄河两岸和陕北高原沟沟壑壑上的梁梁峁峁,如能随黄河远上白云,奔流到海,那这高原、大河则是中华民族朗朗乾坤的大气象,是九州大地奔流着的中华文明有源无尽的大河,想到这里,我极目环顾四野,那茫茫的黄土高原在喜马拉雅的俯瞰、华北平原的仰望中屹立在祖国的北方。
(王平,原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省公路局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