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秋日公路观察:作家、专家的感悟与思考

秋日公路观察:作家、专家的感悟与思考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莫伸金秋十月,我随几位作家和社科专家参观访问了几条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并随手记下了一些感慨。从前,陕西的作家与陕西省公路局的关系很密切。毋庸置疑,高速公路之所以如此抢眼,与它飞速的蓬勃兴盛有关。我是个公路的外行,任何提问和回答都可以使我学习到知识,但却无法形成我对陕西公路发展建设的客观结论。说来巧合,我之所以坚决选择路况作为评判陕西干线公路优劣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由于我刚从朝鲜回来。

秋日公路观察:作家、专家的感悟与思考

莫 伸

金秋十月,我随几位作家和社科专家参观访问了几条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并随手记下了一些感慨。想到哪里,记到哪里,零星点滴,散乱无序,故称散记。

从前,陕西的作家与陕西省公路局的关系很密切。

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彼时公路局负责着全省所有公路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可以说,凡属公路交通方面出现的热点和亮点,无一不与公路局有关,这自然吸引了众多的作家。这些热点和亮点经过作家们的彰扬和渲染,亮点便愈亮,热点便更热,锦上添花,相互衬携,很有点儿强者恒强的味道。

但是渐渐地,作家们投向公路局的目光变少了。

之所以变少,原因在于出现了高速公路。

与普通公路相比,高速公路是那么宽阔平展,那么磅礴抢眼。而更重要的是,它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是空前的,以致它刚一出现就引发了不少人的感慨:如今这个时代,是高速的时代!

如果说从前迅速发展着的干线公路犹如一盏盏映亮周边的灯,那么现在这些灯的旁边又亮起了色彩更艳、光线更强的灯,于是干线公路原有的光彩便不可避免地被弱化甚至消减。于是围绕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管理而组建的高速集团和交建集团便自然地将高速公路的热点和亮点统统接过。就在这种不知不觉的转接中,从前在我们生活中曾经起到过重要作用的干线公路,以及等级更低些的县乡道路,渐渐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渐渐地离开了作家们和记者们的兴奋点。

这令人遗憾,却又多么无奈!

生活就是这样,一旦电视机出现,曾经被我们那样喜爱的收音机便立即从家庭显赫的位置上退居二线;一旦天然气出现,家家户户都曾储存并倍加珍惜的蜂窝煤便很快不见踪影。择优而趋,这是人类前进的不二法则,它和世俗、偏见、趋炎附势统统无关!

毋庸置疑,高速公路之所以如此抢眼,与它飞速的蓬勃兴盛有关。而干线公路之所以被冷落,至少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它处境的尴尬和艰难。试想想,身旁有了一条如此宽阔、如此迅捷、如此方便的磅礴大道,人流和车流的本能选择会是什么呢?

从前电影中常常有一句话:“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应当说,当高速公路蓬勃兴起并风靡全国之时,考验干线公路和县乡村道路的时候就真的来到了!

我有一位朋友,是位公路交通的外行。有一天,他莫名其妙地想到了什么,问我:“有了那么多的高速公路,还要省道和国道干什么?”

一语惊人,令我愕然。

难道他不明白,只有主骨架的交通是不成其为交通的?如果只有高速公路,那么汽车离开高速公路以后怎么办?有谁能够顺着高速公路把汽车直接开到各自的家门口?

问题是如此浅显的道理却被他视而不见,足见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普通公路的概念真的已经非常浅淡了。当滚滚的车流争先恐后地涌向高速公路时,那群体的奔驰、强健的涌动、雄浑的气魄,不由不使人对高速公路投放一种本能的注目。只有当我们从昂扬的喧嚣和沸腾的激动中沉静下来,细细地观察并思考有关公路交通中的一切时,我们才会恍然发现:普通公路,其实极不普通!等级低的公路,在人们生活中的等级却绝对不低。如果用人体来比喻公路交通,那么可以说高速公路是一个人得以形成的主骨架,而干线公路则是使主骨架得以支撑的次骨架。继续延伸,那些等级更低的县乡道路和农村道路,则是一个人身上的经络和血肉。所有这些道路不仅共融共存,而且相互依附。它们只能依靠着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它们骨肉相连,同为一体,不可替代也不可或缺。否则,且不谈各自的健康和丰满,它们将连最基本的生命也无法维系!

有了这一点认识,就有了如下结论:高速公路要发展,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同样要发展。舍此,何谈大交通?何来大发展?

或许这些年对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不知不觉地疏淡,使我们这些作家的内心里始终怀有一种愧疚。正是这种愧疚,使得我们开始了这趟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采风行程。

从西安出发,直奔商洛。之后去渭南,赴延安。不仅看国道和省道,而且看县道、乡道和村道。不仅参观现代化的治超站,而且访问最基层的养护道班。每到一地,我们都力图走向最基层,努力获得最真实、最确切的感受。

应当说,所到之处,环境整洁,道路畅通,作业规范,设施齐全,一望而知管理有序。

但毕竟这些还只是现象,只是片段和局部。如果仅凭它们来谈印象,不仅不全面,而且很可能不客观——当汽车行进在茫茫无涯的公路上时,我一直在想:既然进行的是采风,既然选择的是深入,我就必须用自己的眼光,寻找一个适当的角度,对陕西公路的发展建设和管理状况进行透彻的观察,进而做出独属于自己的判断和理解。

我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个角度:路况

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临时安排:被褥可以临时折叠整齐,地面可以临时打扫干净,甚至管理台账都可以临时拼凑完整——只有路况,它的触角四处延伸,延伸得辽阔无垠,使你无法对它进行修饰和遮掩。而这,正是我最需要的。

我是个公路的外行,任何提问和回答都可以使我学习到知识,但却无法形成我对陕西公路发展建设的客观结论。外行已经是一个极大的障碍了,偏偏我们的采风还行色匆匆,只能走马观花,这就使得我即使抱着最虔诚的态度走完全程,也不可能具备任何发言权。

所幸的是我心里清楚,一条公路建设得好不好,养护得好不好,管理得好不好,最终的落实统统都在路况。就这个意义而言,路况的好坏是一张无法涂抹和修改的考试卷,也是一份无法躲闪和回避的证明书!

说来巧合,我之所以坚决选择路况作为评判陕西干线公路优劣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由于我刚从朝鲜回来。

朝鲜是我们的邻邦。或许朝鲜有许多优点不被我们所认识,但至少它是一个过于爱面子的国家。我们入境之初,就被告知不许带笔记本电脑,不许带长焦照相机,甚至不许带U盘,连乘坐火车或汽车途中照相都不允许——之所以如此,是担心我们拍摄了朝鲜不好的一面。

但是他们忽略了,再巧妙的遮掩也只能是遮掩。

在朝鲜,我们每天都要出外参观。所有参观的地点和内容全部是事先安排好的。换句话说,所有我们能够看到的——无论人、事、风光、建筑,全部是他们需要我们看到、希望我们看到、进而精心安排我们看到的。照理说,我们应当对朝鲜留下无比美好的印象。

但是我偏偏没有留下这样一种印象。

辛弃疾有词: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有一些事情是难以遮掩的。

比如路况。

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朝鲜看见的所有道路,没有一条不是路面斑驳龟裂的。即使在首都平壤,道路状况依然如此,连平壤火车站月台的地面也全是残破和龟裂的。这已经不是什么一叶知秋了,而是满地落叶和满目秋瑟。再迟钝的人面对此情此状,对他们的总体经济状况也多少会有一种察觉!(www.xing528.com)

现在,轮到我用这样一种眼光来对陕西的公路进行挑剔了。

挑剔的结果,令我振奋。

整整一周,我们从南到北,无论走的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甚至村道,我始终没有看见驳裂的路面。

或许,是车速太快,那些明显的缺陷被一闪掠过。

或许,是我凭窗凝目,无法看见车窗的另一端。

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可以用概率来对路面状况进行基本的判断。陕南陕北的漫天疾行,如果处处看见的都是良好的路况,那么整体路况的优劣,不言自明。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月26日的下午,寒流袭来,天气陡变,偏偏我们在商州耽误了时间,临时决定变更原定的行车路线赶往渭南——请注意,是临时决定。

我们先是顺着312国道,之后又顺着212省道翻越秦岭。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但当我们上到秦岭顶端时,却彤云密布,大雪纷飞。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其难逢也极其特殊的意外。不难想象,这种意外和特殊会给公路交通带来多少困难,而这恰恰是暴露公路缺陷、考验公路优劣的最佳时刻。

那天,至少我是抱着一种苛刻的态度来沿途观察的。

那天,尽管是临时改变了路线,尽管山高坡陡,雪大路滑,但我们驱车疾行,仍然非常顺利地到达了渭南。

自西安,到商州,再渭南,而延安。驱车三千公里,跋涉山水无数。其间或阳光明媚,或雨雪交加;山川地貌时变,道路等级不一。而我们一路浩荡,顺利安然,行程愉快而舒坦。

说明了什么?

说明汽车质量很好,说明司机技术娴熟,说明公路人对我们行程安排的科学而周密——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片面和局部,最本质的说明是:陕西公路的质量真不错!

我尤其想说说农村公路。

近些年,我自己担任编剧同时也担任导演,拍摄了几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有关农村内容的有两部。一部是央视一套播放的电视连续剧《郭秀明》,另一部是央视六套播放的电影《支书和他的媳妇》。这两部影视剧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郭秀明在铜川市印台区惠家沟村,地处关中北端。而《支书和他的媳妇》中的原型陈分新则在安康市旬阳县王院村,属于典型的陕南。

但更多的是共同点。首先,这两部影视剧反映的都是真人真事。其次,这两个人又都是基层农村的党支部书记。而最突出的共同点是,这两个人都为了修路而费尽心思,以致我去采访时,几乎所有的人一谈起他们的事迹,都无一例外地叹息:他们干事情,难呀!

难在什么地方?

修路!

为了修路,他们挨了多少骂,流了多少泪和汗,甚至流了多少血!

可是怎么办?

时代已经进入到今天,且不谈有路方能致富,就是让贫困地区农民们过日子能够如释重负地喘口气儿,也离不开路!于是他们咬着牙动员村民们集资,没黑没明地催促村民们出劳,于是怨声一片也骂声一片。就在这怨声和骂声中,他们硬是用坚韧如铁的倔强,把通村公路一尺一寸地开掘出来。

这都是生活中的真实。真实得近乎残酷。作为编剧和导演,当我看到和听到这些情况时,总是感慨万端,总是满怀憧憬地为他们祈祷,希望道路在大都市四通八达的同时,也延伸到他们身边。

然而我自己也清楚,这更像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农村地域如此之广,人口如此之多,地形地貌如此之复杂,如果把道路修到每一个村庄,管理怎么实现?资金怎么筹措?施工怎么组织?

几乎不用细想,就能够感觉到难!不是一般的难,是太难了!

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愿望竟如此迅速地变成了现实。

2005年,在陕西公路迅猛发展之际,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决定:加快农村道路的发展。

很快,省交通厅针对我省公路交通的现状,做出了“以高速公路建设为龙头,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方针。可以说,这样一个方针的制定,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公路交通建设理念上的巨大进步,更重要的是表明公路建设已经进入到一个能够普惠群众的全新层面。“龙头率领,两翼跟进”的实施,是陕西公路交通发展更加扎实、更加全面、也更加成熟和科学的体现。如果说从前高速公路的率先突破让我们完成了人体大框架的构筑,那么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发展则使这个躯体实现了骄人的丰美和健硕!

我们了解到,整个“十一五”期间,陕西农村的通村公路以空前的速度和力度迅猛发展。截至2010年,全省1692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中,已经有1691个通上了公路。28690个建制村中,已经有27635个建成了通村公路。

我们更知道了,无论是县乡公路还是通村公路,都正在由数量的追求转变为质量的考衡。目前乡镇柏油路和水泥路已经达到了97%,村路的柏油路和水泥路也已经达到了80%。

回顾以往,遍野秋硕。展望未来,满目春菲。可以预言,陕西百分之百地实现通镇甚至通村公路已经指日可待,并且这指日可待的远不是从前的土路和沙石路,而是与“现代化”这三个字密切关联着的!

仅此一项,陕西的公路建设就功莫大焉!

仅此一项,就值得我们饱蘸笔墨来书写!

(莫伸,著名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陕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