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李成才作为技术组长,赴伊拉克修建基尔库克南桥和4号桥,出色地完成了伊方分派的任务,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回国后的前两年半,他在延安公路总段(现延安公路管理局)担任主管养建工作的副总段长,严格纠不规范作业,成效显著,被奖励一级工资。1986年,调入铜川公路管理局后,他组织技术人员对宜君县地质不良路段进行了研究与治理,根治了全国著名的宜君地质、水文不良地段的公路病害,建成了在省内颇有影响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宜君公路段的养护好路率由44%提高到100%,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数次修、改建未能解决的工程难题,改造后工程20余年无大修。
他先后主持和主要参加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近20项,有11项获奖,其中4项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3项填补了国内空白,其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和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研究始终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或先进行列。他参与的《黏性土加筋土挡墙的设计和原型试验》成果属国外首创,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他主持研究的《旧沥青路面上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技术研究》项目充分利用了旧沥青路面强度而降低投资,减少了建筑垃圾而有利于环境保护,解决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不易控制的难题,收到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成果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他主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已经有25年路龄,为全国罕见。在210国道改造工程中,他边研究,边施工,结合不同的地质结构,先后铺筑出了9种、也是目前国内品种最全的水泥路面,铜川因此被国内公路专家称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博物馆”。他主持的《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由于应用广泛而备受重视,他也因此成为交通部审查土工合成材料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的全国17名专家之一,同时也是唯一的西北地区及全国基层单位的代表。他主持的《GB/T9000-IS09000系统标准在公路养护和建设单位的应用研究》课题,获省交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成果为我国同行业西北、西南之首例,也是全国公路养护单位第一例。
他依靠科技兴路,使主管的公路养护好路率增长20%以上,铜川公路管理局也由原来的全省养护后进单位跃入先进行列,连续7年保持优良化公路局称号,1998年获全省“好路杯”竞赛“银杯奖”。而他本人,也获得30多项各类奖励,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省优秀知识分子工作者、陕西省
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8年,他又被评选为铜川市建市60周年100名贡献人物。(www.xing528.com)
为了控制工程质量,1995年,李成才在国内同行中率先实施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标准的转化应用工作。在他的带领下,1997年9月,铜川公路管理局通过了中国质量协会认证。在公路养护管理和建设工作中,全局都严格落实这一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但每年都能顺利通过中质协的年鉴验收,更主要的是有力地保证了各项工作的质量水平,该局曾连续7年被省公路局评为“优良化管理局”,连续3届获得了全省公路养护“好路杯”竞赛“银杯”奖。
在退休那一年,他写了一篇题为《留住一颗年轻的心》的文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李成才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他不忘初心、兢兢业业地为陕西公路交通贡献心血的誓言。退休后,他没有安享晚年,而是继续奋战在公路建设事业中。他先后参加了靖(安)安(塞)高速公路、铜川玉皇阁T型刚构桥的建设。近年,他又被西安公路研究院聘请工作,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他将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更多的年轻技术人员。他编写的包括路基、路面和桥涵构筑物施工的各类施工作业指导书,受到省公路系统领导和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段晨红,《陕西公路》杂志社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