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递革命薪与火,纪念陕公路奋斗者宋万春

传递革命薪与火,纪念陕公路奋斗者宋万春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恰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迎来陕西省公路局成立百年华诞。父亲宋万春192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嵩县牛寨村。9月成立0501工程指挥部,下设三个大队,陕西支前队为第三大队。在“文革”运动中,父亲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他积极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纪律,促使停工一年多的华金路尽快“上马”。三队任务是茶石路东段,二工区任务主要是修建称沟、小沟、板沟三座大桥和两公里路基。

传递革命薪与火,纪念陕公路奋斗者宋万春

宋 斌

天融时泰,地润物华,时逢盛世,国富民强。恰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迎来陕西省公路局成立百年华诞。在这大喜日子里,我回忆父亲的战斗经历,心潮澎湃,感慨万端,故写此文以作纪念。

父亲宋万春1926年11月出生于河南省嵩县牛寨村。因家境贫寒,小学未毕业就失学在家从事农业生产。1947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10月嵩县解放。遵照祖父要求,父亲于1948年元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河南省军区独立十团三营七连。后调入中南军区六三医院和华南公路工程指挥部随大军南下。曾在湖北连日奋战,修建荆江分洪区工程,为灾区人民解救苦难。1952年驻守海口市,为保卫祖国南大门和建设海南出力流汗。1954年响应党中央“工农干部学文化”号召,经考试合格赴大连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于1958年高中毕业。经部队首长、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朱月泰伯父介绍到陕西省公路局工作直至离休

父亲在公路局人事劳动科、临潼公路管理站、抗美援越支前队、陕北公路三队、陕南公路十二队、整编后的新三队和扩编后的公路三处工作20余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陕西公路事业。

1958年10月父亲到局人劳科工作,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学会一系列复杂的人事劳动工资管理业务,并经常出差到全省各地招收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为公路建设和管理输送新生力量,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于1960年1月光荣入党,后管理干部档案。其间曾多次下基层参加劳动,与工人打成一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病工作,抢干重活,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

1962年6月调临潼公路管理站任政工干事和车管干部兼工会工作,身兼数职,每天上班十几个小时,没有星期天和午休,一天到晚管理来往车辆,纠正违章行驶和事故处理。在工会工作中紧密联系群众,为职工排忧解难,同志们称赞他“真比亲弟兄还要亲”。

1964年8月抗美援越战争爆发,中央军委指令性下达修筑从云南蒙自到河口的160公里0501战备公路任务,由云南福建陕西三省共建。9月成立0501工程指挥部,下设三个大队,陕西支前队为第三大队。省公路局党委选拔80多名干部和技术工人填写《出国人员登记表》进行鉴定,报省交通厅公安厅省委批准。父亲有幸参加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在大队长李巨坤带领下于1964年10月赴云南蒙自,从云南各地征调民工1200余人进行施工。该工程多为山区道路,山高沟深,地形复杂,气候炎热多雨,山洪泥石流频发,施工难度大,生活十分艰苦。经过一年半的艰难奋战,于1966年3月竣工,评为优质工程,省支前队凯旋。

1966年5月,陕西支前队并入地处耀县的省公路三队。1967年5月公路局下达修建华金路(华阴县至金堆城)任务,三队迁往华阴县桃下。1970年7月,省交通厅下达抢修西韩铁路(西安至韩城)盘河桥白巩河桥任务,三队迁往韩城县杨村,1971年又迁合阳县甘井。同年公路局党委抽调父亲到陕南公路十二队帮助工作半年,协助十二队奋战阳安铁路(阳平关至安康)。1972年初,三队搬迁陕南佛坪县土地岭维护周至到洋县的战备公路,同年迁至洋县酉水,修建酉水河大桥。历次搬迁,父亲随队前往,做好政治工作,同时参加工程建设。

在“文革运动中,父亲严格遵守党纪国法。1968年10月三队成立革委会,父亲被结合进领导班子。他积极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纪律,促使停工一年多的华金路尽快“上马”。1969年3月,父亲到8075部队接来“军宣队”参与领导,从华县华阴县招收千余民工进场,使华金路得以开工。父亲分管政工专案治安保卫等工作,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勇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在“文革”运动相当混乱的情况下,有效地保护了国家财产和职工安全,为三队完成华金公路和西韩铁路工程起了保证作用。

1973年1月,省公路局调整施工队伍,将公路三队与四队、十五队合并为公路七队,将十二队整编为公路三队,任命父亲为新三队二工区党支部书记。为开发汉江流域,陕西省决定修建石泉水库水电站和安康水库火石岩水电站。因修石泉水库,从汉中地区西乡县茶镇至石泉的许多路段将被淹没,必须改线重修。茶石路修建任务由省公路六队、新三队和西乡石泉汉阴三县民兵共同完成。1973年春节前后,省公路三队在党总支书记程志英和大队长李清华率领下开赴石泉县茶石路工地。(www.xing528.com)

茶石路长36公里。距离虽短,但要翻越大巴山崇山峻岭。因修水库,路基要提五六十米,整个路段都在巴山之巅,施工极为困难。三队任务是茶石路东段,二工区任务主要是修建称沟、小沟、板沟三座大桥和两公里路基。三座桥均系省公路科研项目,采取无支架悬索安装,要求高难度大。而施工场地狭窄,原料运送困难。工程所需钢材木材水泥沙子石子等上万吨都需从上游水路送来,再肩挑人扛送到距水面七八十米高的施工地段。山路陡峭,艰苦备尝。

父亲1973年4月从洋县七队赴石泉三队二工区称沟桥工地,立即投入热火朝天的施工劳动中。在奋战茶石路的两年中,他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作用,与工区主任季庆明等领导同志搞好团结,与一工区和机械连紧密合作,认真听取技术人员意见,关心爱护职工,注意搞好医疗伙食治安保卫等工作,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终于在1975年洪水到来之前胜利完成施工任务,三座双曲拱桥均获优质工程奖,为石泉水库全面开工建设赢得了时间。

1975年5月茶石路竣工后,公路三队立即挥师东进,转战安火路工程,在安康吉河安营扎寨。安火路是安康水电站专用线,东自安康,西至火石岩。全长25公里,位于汉江南岸。二工区主要承担修建通往水电站的吉河大桥、老雅沟上线桥和中线桥,并与一工区共修火石岩汉江大桥。

为保证圆满完成任务,二工区党支部整党为契机,狠抓党员和职工队伍建设,健全党团工会组织和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整顿工作纪律,开展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并成立基干民兵小分队以确保国家财产安全,为安火路大干快上奠定坚实基础。经过4年艰苦奋战终于胜利完成上述工程。

在安火路工程中,修建火石岩汉江大桥任务最为艰巨。该桥位于火石岩大峡谷中,两岸悬崖峭壁,汉江水流湍急,施工场地狭窄,原料靠水路送来,北岸施工需乘船渡江和爬山。该桥主跨120米,边跨(38×2)米,总长196米,是斜拉索和桥梁组合式,大桥以两岸边40米空心高墩为支点,以钢索斜拉承重,钢索两端固定于两岸岩石中开凿的深28米直径1.2米的地猫洞中用水泥浇铸。该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价值千万,工艺先进,不能有丝毫差错。三队和工区各位领导无不为此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经过充分准备,该桥终于在1979年2月20日安装成功,5月正式通车,荣获省优质工程奖。1983年安康特大洪水,汉江水流量31000立方米/秒,该桥岿然不动。40年后的今天,该桥依然英姿勃勃屹立于汉江之上。

1979年5月,省公路局调整机构,全局设3个工程处9个工程队。由于三队能攻善战和发展壮大扩编为第三工程处,设七八九三个队。父亲调任三处工会主席,到职后对处工会和基层工会认真调整,健全图书室阅览室电影队和各种文体活动组织,同时做好参政议政职工福利和困难职工补助工作,深受群众好评。

1981年父亲离休,回河南老家定居。父亲在陕西省公路局工作20多年,足迹踏遍千里秦岭,八百里秦川,汉江两岸和黄土高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陕西公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虽然只是个基层干部,然而他创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积极参加解放战争,为建设新中国刻苦学习,为公路事业艰苦备尝。他服从党的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为陕西公路事业的发展吃大苦流大汗,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我敬爱的父亲已经去世十多年了,然而他的创业精神永垂不朽。我作为一个革命老前辈的后代,决心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前辈的创业精神,遵照习近平主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导,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把“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宋斌,陕西省公路局职工子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