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岗
路是神圣的,凝结力量,联通彼此。秦直道这条距今2200多年的神秘古道,被誉为人类筑路史上一座自然博物馆,身为公路人的我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岂能不去?
时值春日,友人相邀便欣然前往,一起探寻这“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我们此次行程同行共有五辆车十多人,其中有资深的户外人士,专业的摄像师。历史学者等各界友人。为了不落人后,更能进一步感受这大秦直道的风采和魅力,在出发之前我也略做了功课。
《史记·始皇本纪》载:“三十五年,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蒙恬列传》载:“始皇欲游天下”“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秦直道始筑于公元前212年,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大将军蒙恬和太子扶苏,率兵三十万,用时两年多修筑的一项巨大的国防工程和重要的防御体系,是重要的军事运输线,也是中原与塞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大动脉、民族融合的桥梁。由秦王朝执政中枢咸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境内),快马三天三夜就可抵达塞外阴山,是直通北边长城防线的国家级高速道路。南起陕西省淳化县(古云阳)北秦林光宫(汉为甘泉宫),向北经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榆林等地,然后进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再经东胜、达拉特旗至包头。途经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是出塞最近的线路。现已发现遗迹的道路宽度在6—20米,全程长750余公里。
陈东东/图
此次的导游牛领队,已经有七八次穿越陕甘段秦直道的经历,在他的带领下,我开启了向往已久的大秦古道朝圣之旅。
早上队伍集结完毕之后,我们一行沿G65W包茂高速北上,到达黄陵县后走乡道到店头镇补充好油料,然后就进入子午岭自然保护区。时值春分,气候宜人,穿越在崇山峻岭的土路之间,窗外徐风吹过,前方云白天蓝,时而越上山脊,时而行走谷底,从倒后镜看去一路风尘,虽辙深泥滑,一路颠簸,但这才使人有了一种逃离城市钢筋丛林的释放和安然。
行走在古人的足迹之上,不时都有惊喜发现:“咦,快来,这里草丛中隐藏着一座石碑。”仔细端详,字迹虽已经风化模糊,但更显出这条古道的沧桑。“来看这里,白桦林漂亮极了!”“这片芦苇真美!”“这儿的杏花开得真好!”不时听见同伴们的赞美,大家也不约而同地驻车拍照,而男士个个都成了专业的摄影师,还有这次同行的西影集团的专业摄影师孙波老师不时给大家以指导,拍出满意的美照,女士们更是欣喜不已。
走着走着天色已暗,我们就直奔夜宿露营地午亭子。它位于陕甘交界子午岭的主峰,据记载曾是秦直道沿线的兵寨之一,曾经长期兴盛不衰,成为兵家商贾过往云集的重要驿站。最为震撼的是遗留下来的九层200余孔土窑洞,依山势呈梯形而建,面南背北,甚是用心。
我们的牛队长给大家选择了一处平坦开阔的地方,带领大家开始安营扎寨。不多时几顶帐篷就已扎好,大家开始晚餐。因为来时已经准备了两天的食材,所以大家有吃有笑。几位男士搭起茶炉围坐一起,聊起了秦直道的前世今生,还有途中趣事,惹起笑声一片。
说着说着,只觉得夜风甚凉,也为保证明天精力充沛,大家互道晚安各自入帐休息。在野外露营我还是第一次,有种莫名的欣喜,头望星空,席地而眠,看着各自的帐灯熄灭,鼾声此起彼伏,想必大多数人已经入梦乡。
早晨,天边刚露出一道晨光,就听见外面已经有脚步声,难得的寂静和远离城市的安逸,我不由得起身穿戴,洗漱之后去周围看看昨夜没来得及看的山景。
谷底山腰不知名的花一簇簇、一团团正值盛期,前方一眼望不到的山峦,层峦叠嶂、水墨天成,一条笔直平坦的古道由南至北延伸而去。这个位置属于甘肃宁县和合水县交界,两边各立古道遗迹保护石碑一处,简要介绍了古道的诞生和后来的发展以及价值。这时太阳也渐渐露出了头,我不由拿出相机留下这日出的景象,在受到孙老师指点后,拍出的效果别有意境,山崖边努力生长的古槐树,干枯而沧桑的树身,映着背后的曙光,一种生命不竭之美油然而生。(www.xing528.com)
午后,大家整理好装备,驱车再次前进,在山谷中驰骋。过小河越高岭,穿行在子午岭自然保护区的山涧和脊梁之中,但此时阳光正暖,一路春景,一路欢歌,前呼后应。下午时分,我们一行从甘肃合水县驶出山谷,到达延安富县住下,休整好,为明天富县段秦直道的穿越做足准备。
经史学考古学家确认,秦直道全长约750公里,陕西境内发现遗迹498公里,其中富县段就达125公里,其路面一般宽度30—40米,最宽处达58米,相当于现在的高速公路宽度的两倍,也是遗迹保护最好的一段,更是这次秦直道之行的精华所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段是位于富县直罗镇东侧的车路梁段,平坦、宽阔,我们驻车于此,为之震撼,依稀感受到那大秦军团,九驾齐驱,车马喧嚣而过的浩瀚气势,同时也被秦人的执着和智慧所感动。原始劳作两年多时间修筑这样一条大道,不管军事还是民生所需,都体现了大秦帝国的富强昌盛。有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如果把长城比作防御盾牌的话,那秦直道就是出击的长矛,是守卫大秦帝国安定繁荣的国之利器。在这同时修建的有大家熟识的“世界八大奇迹”兵马俑,还有阿房宫、灵渠、驰道。想必那时都是超级工程了。
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了曾任富县文物旅游局局长的陈兰女士,她也是秦直道考古队成员之一,对秦直道做了很深的考察和研究,她系统地给我们讲解了秦直道的历史、发掘以及保护的现状。当讲到考古钻探挖掘时,发现秦直道的路面横坡起拱,两侧有排水,夯土细度及夯实厚度,两侧护坡还有遗留的车辙轨迹等公路术语时,和公路打交道近20年的我不由得竖起了耳朵,秦人作为筑路之鼻祖当之无愧,心底不由得生出一丝骄傲,也为古人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最为吸引我的就是在这一条古道上留下的历史故事。
一代霸主秦始皇,秦直道的开创者,在世时修直道、欲游天下,未能如愿,而后在巡游当中去世,遗体从直道运回咸阳。
还有修建此道的蒙恬将军考定线路,监修此道,沿直道驱敌700余里,大破匈奴。一同修建此道始皇的长子扶苏,因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为拥其弟胡亥为帝,始皇去世,他们伪造诏书,命其自杀,扶苏义愤填膺,无奈自刎于秦直道上。
秦灭亡之后,这条古道在汉、唐时期为驱逐阴山以北的匈奴,不受外敌侵扰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的飞将军李广从直道进军杀得胡人闻风丧胆,才有得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那雄壮的感慨之词。
司马迁曾沿直道穿行千里之外见到长城、直道、亭障到达鄂尔多斯领略了塞外的美丽风光。
东汉时期,蔡文姬在战乱中为南匈奴所俘,后嫁匈奴右贤王为阏氏,走的就是秦直道。后来蔡文姬思乡心切,受单于所阻,曹操率 50万大军沿秦直道前往匈奴边界,单于迫于压力,只得同意文姬归汉。蔡文姬为曹操思慕贤才的精神而感动,回归汉室,继承父业,编撰了《续汉书》。
汉元帝时期,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王昭君自愿请行,远嫁匈奴,从长安出发,经直道北行出塞,沿途留下了许多美丽传说。
秦直道是路,更是一脉相传的精神。为秦人的执着、秦人的智慧、秦人的精神传承,直至今日,依然让所有的公路人为之骄傲,为之自豪。
(于岗,陕西省公路集团公司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