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项集聚各方力量的齐心工程

一项集聚各方力量的齐心工程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交通运输厅紧抓农村公路发展核心问题,于2012年在全国首次提出“将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养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两个纳入”要求。2015年,省交通运输厅代交通运输部起草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并以交通运输部2015年第22号令予以印发执行。

一项集聚各方力量的齐心工程

驱车行驶在新修建好的农村公路——礼泉县东兴大道上,道路两侧分别设置了3.5米宽的绿化平台,里面整齐地种上了樱花等景观树。

作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礼泉县在咸阳市率先成立了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破解资金筹措难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仅2016年就投入资金5.8亿元,修建县乡公路11条256公里,创造了礼泉县交通发展史上年度投资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速度最快的三个第一。“2017年新建项目共7个,总长达95.2公里。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1300余公里,初步形成了‘五纵六横’公路骨架。”礼泉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韩发家说。

“三分建,七分养。”在建好农村公路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管好、护好和运营好。“眉县探索建立了‘村养护、镇管理、县考核’的养管模式。从2012年开始,在全省率先推行客运班车公交化改造工作,先后投资4500余万元新购和改造公交车173辆,开通城乡公交线路24条,目前实现了所有行政村全部通公交车。”眉县副县长舒延俊说。

道路四季畅通,风雨无阻,离不开精心养护。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陕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村公路养管经验,唱响全国。

2006年以前我省农村公路养护主要依靠养路费切块下达资金,每年投入不足1亿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及办公经费和县道、部分重要乡道的日常养护,全省大部分乡道和村道基本处于失管、失养状态。农村公路路网布局不合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缺桥少涵,严重制约着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www.xing528.com)

对此,陕西把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作为惠及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2006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确立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办法、生产作业标准、资金使用监管、检查评定考核等规章制度,制定了《陕西省农村公路规范化管理养护工作规程》,夯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落实县、乡两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初步实现了农村公路有路必养、有路必管。2009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西安召开,农村公路管理“陕西经验”在全国提名叫响。

近年来,陕西每年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近10亿元。这对于仍属西部地区贫困省份的陕西而言,实属不易。201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夯实各级政府工作责任,陕西出台了《陕西省公路条例》,“农村公路的特别规定”使农村公路建养管有法可依。同时,陕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普通公路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农村公路“以县为主、省市支持”的发展模式。省交通运输厅紧抓农村公路发展核心问题,于2012年在全国首次提出“将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建养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的“两个纳入”要求。2012—2014年,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陕西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年活动,创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示范县18个,示范路9500公里,宝鸡市公路管理处等5个单位,李群等8名个人被交通运输部授予先进称号。2015年,省交通运输厅代交通运输部起草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并以交通运输部2015年第22号令予以印发执行。

通过7年多来的不断努力,陕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全省所有市、县均实现“两个纳入”,基本建立了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投入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行业为主体的全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新格局。

眼下,农村公路不仅成为连接城乡的快速干道,更因沿途风景美丽,为人们出行增添了一抹亮色。眉县交通运输局局长薛岁林介绍说:“通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是交通的毛细血管。作为交通管理部门,我们积极转变观念,着力提升交通出行品质,从抓一条路到抓一个村,再到一个镇,持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做到了村村有公园、有文化墙,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呈现出新气象,面貌焕然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