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勇于改革探索,理清思路破解难题

勇于改革探索,理清思路破解难题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了管理体制。对此,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对农村公路分行政等级进行管理。省交通运输厅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和共建协议,通过每年考核,所有确定的目标都是超指标超额完成,也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地方各级党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勇于改革探索,理清思路破解难题

改革了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五花八门”各自为政,地(市)一级多数是在公路总段设立地方道路科代管,部分地(市)在交通局内设立地方道路科管理,县(区)一级也多为县公路段代管。体制不顺,管理不力,一些地方还出现了管理的“真空”状况。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公路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推广商洛咸阳等地经验,在各地(市)交通局下设地方公路管理处;在各县(区)交通局下设地方公路站;在重点县乡公路设立养护道班。体制上全省实现了“干支”分离,统一机构,统一管理。

改革管理机制。改革开放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村县乡公路里程规模猛增且不断扩大,当时农村公路只有一个行政等级,统称为县乡公路,管理上很难把握重点和主次。对此,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局经过调查研究,决定对农村公路分行政等级进行管理。把一条农村公路贯通几个乡镇且管理里程长,沿线人口多,与邻地(市)、县(区)联系紧密,对县域经济影响大的定义为县级公路,其余通乡(镇)公路定义为乡级公路,把通行政村公路定义为村级公路。把农村公路进行行政等级分级后,提出了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分层次负责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对行政等级为县级公路的确定为农村公路的重点加大了投资力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升级升等改建(造),加铺沥青水泥路面,实施标准化美化(GBM)工程,配齐道班,配置设备,充实人员,加强路况质量检查考核,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行政等级为乡级公路的农村公路,完善安全设施,硬化路面,变晴通雨阻为晴雨通畅,有条件的地方可加铺油路或水泥路面,提倡专业养管和季节性养护相结合,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及出行条件的要求。对行政等级为村级公路的农村公路,先期按照自建、自养、自管、自用的“四自”方式推进发展,由县级交通部门和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农村公路管理站)给予技术指导和适当鼓励(以奖代补)。

改革了投资模式。把原来农村公路建养费用主要依靠当地政府,依靠人民群众实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的传统投资政策和模式进行了改革。省交通运输厅在原有建设费项下切块补助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村公路的投资力度,每年从养路费中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并逐年提高了投资规模,还开放性地加强了农村公路投资模式的多元化,充分利用“粮棉布”以工代赈,“工业品”以工代赈,世界银行贷款,中央专项扶贫资金,政府债券等等诸多投资来源,有力地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大规模建设。(www.xing528.com)

改革管理方式。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省厅对农村公路提出了目标化管理,指标化考核,承诺下兑现。省交通运输厅与各市签订目标责任书和共建协议,通过每年考核,所有确定的目标都是超指标超额完成,也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地方各级党政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