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立宏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中华大地上传承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文明数不胜数,如北京同仁堂、全聚德、九芝堂、长春堂等等的百年老店都是举世闻名,广为人知的,也就是我们饭后茶余常常谈起的“老字号”。它不仅是时间久远历史悠久,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非常良好的信誉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公路、桥梁修筑技术和利用公路运输的国家,公路的发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自商、周朝代时就出现了公路,秦朝时,还出现了高速公路。今天,所谈的公路行业的“百年老字号”——陕西省公路局,它成立于1919年,原名“路工局”,1930年改称公路局,负责管理全省的公路修建、养护、交通监理、车辆运输等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陕西省公路局克服资金短缺等重重困难,开始全面修复被战争破坏的公路和桥梁,同时进行旧路改造,对个别交通密集的路线按照等级标准进行改建,截弯降坡、增建桥涵、加宽路基、消除“盲肠”路段。公路通车里程大幅提升。西潼公路1921年冬开始修建,自西安钟楼起,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到潼关西北村,全长146.4公里,东通豫晋,是陕西省兴建最早的一条公路,在支援中条山抗日战役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西潼公路作为310国道的重要部分,它近百年来的发展变化正是陕西公路发展史的一个缩影,从新中国成立前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改建改造,公路技术等级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先行官”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地的公路建设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在许多地区已经打破“瓶颈”实现了公路网化,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普遍得到升级改造,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里程不断延伸,四通八达,公路正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高速发展。
驱车驰骋在310国道华州段一级公路上,车辆在标线清晰的四车道行驶,车辆、行人各行其道,没有了往日喇叭的嘈杂与干扰,也没有了过去的拥挤和混乱,一切井然有序,一切都那么的自然和谐,车辆在舒适柔和的黑色路面,让人心情舒畅,车窗外公路两侧形色各异的花木绿植和微地形景观,规范清新的标志、标线、隔离设施,崭新的清洗车正在清洗着公路隔离护栏和遮光板,洒水车、路面清扫车、路面清洗车缓缓驶过,黑色的路面干净清新,沿路忙碌着的“橘红”精心地装扮着公路,在花木绿植衬托显得格外的靓丽,华州公路交通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着一副“车在画中游”的美丽画卷。(www.xing528.com)
对于公路发展历程,当代公路职工很少有人了解。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几位80高龄的退休职工,听他讲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发展史,他回忆说,20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很穷,当时的310国道只有9米宽,路上的车辆虽然很少,但是工作量很大,非常辛苦。最初的路面使用柏油或渣油铺成的,所以叫着柏油路或者渣油路。路面黏合性不好,耐不了高温、严寒和雨水,夏季车辆通行刹车就会在路 面上拥起油包,尤其是,坡道容易形成“搓板路面”,遇到雨天,路面容易出现坑槽,而到了冬季容易出现龟裂,路面的养护难度大,那个时候没有乳化沥青,基本都是铁桶装煤焦油和固体柏油,煤焦油和柏油加热过程中,气味很大,非常难闻,油烧开后在浇到石渣上,石渣如果是湿的,还要在铁板上热沙石渣,把石渣中的水分挥发掉,150℃的渣油油浇在石渣上,五六个人围成一个圈,相互交叉翻料拌油石料,用铁锨和铁耙把油和石渣搅拌均匀,然后装上车,运输工具就是木质的架子车,几个人一块上路,拉的拉,推的推,把油料运送到修补坑槽的路段,那时候很落后,近似于原始,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冬天更为艰难,油料拉到地方就冷了,冷料补不了坑槽,就要就地取材点一堆火,对油料加热,趁热修补,坑槽里填好油料等过往车辆碾压,然后再填充油料,直到坑槽修补平整。夏天正是一年当中修补坑槽和公路大、中修工程施工的最好时机,冒着高温连续烧油拌料,中暑常常出现,在油烟的熏染下,每个人脸上、胳膊、腿上都要脱几层皮,而且每次操作都要必须十分小心,150多℃的油温,稍有不慎,烫伤情况就会发生。所以,道班院内的墙壁上都写着安全生产的宣传标语,随时提醒着安全操作。还要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削平路面拥包,都是靠人用洋镐一点一点地凿,效率十分低下。还要讲究方法,不小心洋镐就会撞到脚和腿,直到70年代中期,条件慢慢好了,单位有了翻斗车,有了普铁汽车,养护石料的运输问题得到解决。到了80年代,上级为我们单位配备了解放自卸车、压路机、搅拌机,公路人也有了统一的标志服,单位面貌得到改善和提升。
在艰苦的岁月里,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都没有难住我们的公路人,那时候,条件非常落后,日常养护和公路巡查都是靠走,每逢下雨下雪就要上路巡查排险,一天下来,累得躺下去就不想动,但是,有任务或者紧急情况时,就会一骨碌爬起来,继续奋战。后来配了自行车,工作效率有了提高,骑着自行车,心里美滋滋的,感觉很自豪。单位发的劳保用品基本都是帆布手套、帆布坎肩、草帽,劳动服、黄胶鞋、雨衣要几年才发一次,加上本身就是体力劳动,经常头顶了烈日和渣油柏油打交道,工人上路大多是衣服油污磨损,皮肤黝黑,所以,过去有一句顺口溜“远看是个要饭的,走近一看公路段的”,这就是早期的养路工。住的是简易毛毡房,遇到雨天漏水,天热像蒸笼,冬天冻得睡不着觉,夏天从野地里割些艾草点燃,用烟熏蚊子。单位没有水井,吃水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拉……那时候,除了公路正常养护外,到了夏季还要更为艰巨的公路改造、大中修工程任务,需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奋战,如同打一场战役般的,施工工地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紧张而有序,正是在艰苦的条件下,造就了陕西公路人胸怀大局、敢于吃苦、乐于奉献、默默无闻的“铺路石”精神,这种精神是公路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体现,与我们正在深入开展的“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相吻合,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和保持“铺路石”精神。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交通量也随之增大,过去的7米宽的路面,难以满足交通需要,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没有机械,就靠着双手,用洋镐、铁锨,人工拌料、喷洒沥青的方法,完成了三级路面加宽改造工程,使路面达到9米宽,缓解了交通压力。1994年起,渭南公路总段通过多方面筹集资金,在华阴段聚集全地区公路系统十多家工程、养护单位,展开轰轰烈烈的“百团大战”,开始公路改扩建工程。1994年年底,在华阴罗敷和观北建立了渭南公路公路总段第一个收费处,从此,“二级公路网化”工作在全地区展开,渭南地区国、省道公路逐步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公路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为了敞开陕西的“东大门”,推进西部大开发和加快陕西经济发展,打破交通“瓶颈”,渭南公路管理局对310国道渭南、华州、华阴段实施“二改一”公里改扩建工程。为了确保公路建设成果,华州公路人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前介入养护管理,在高标准、严要求、精细化管理中,坚持把“铺路石”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为助力“交通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康立宏,渭南公路管理局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