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陕西省的公路恢复、建设和管理,开始步入新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建立至今的69年,我把当代公路的发展分为两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10月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的29年,是陕西公路建设的常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经历、克服了50年代恢复改造困难,极“左”路线影响,三年困难时期,“文革”干扰破坏,经济落后和人的思想的局限等等因素,陕西的公路建设,在常规发展、按部就班中进行。
新中国成立初到1957年底,陕西的公路建设基本处于恢复改造旧路,新修县际简易公路,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的阶段。全省原有公路基本恢复,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000多公里。
从1958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开始大规模地修建干线公路、大型桥梁和沥青路面及二级公路,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步入建设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以县、乡公路为支线的全省公路网络时期。陕西油路建设经过20世纪60年代后期的初步发展,到70年代初,建成沥青、渣油路面400多公里,到1975年形成了建设高潮。70年代末,全省建成以西安为中心,连接10个地、市的油路网。1974年,国道310连云港天水公路西安经临潼至渭南段,建成二级公路,开启全省干线公路二级公路建设之先河。到1978年底,陕西全省公路总里程上升为38417公里,是1949年5000多公里的7倍多。但是陕西的公路路网密度小,路面铺装率低,等级标准低,缺桥少涵,配套设施不全,公路服务水平低,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
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陕西的公路建设步入了快车道,由常规发展转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这是第二阶段。广大公路人,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和智慧。
1986年在全国公路建设上第一批利用世行贷款、采用国际招标、实行工程监理,1989年12月建成西安至三原一级公路。1990年12月年建成陕西第一条高速公路——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
自此以后,陕西的高速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四车道到八车道,从平原到山区,从山区到沙漠,穿越秦岭“天阻”,飞跃高原苍茫。5条高速公路沟通秦岭南北。2007年建成的双洞长18.02公里秦岭终南山特长隧道,创建设规模世界第一,中国公路隧道之最,并获中国科技一等奖。2003年建成国家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榆林至靖边高速公路,为全国新建沙漠高速公路制定标准,提供经验。公路交通人,观念更新,理念先进,路越修办法越多、招数越稠,路越修越绿色环保低碳,路越修越精明老道会干,路越修标准越高。2003年全省建成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2007年突破2000公里,2010年突破3000公里,2012年突破4000公里,2015年突破5000公里,至今已建成5400多公里高速公路。实现高速公路“三步走”战略前两步目标,位居西部省份前列。制约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已被打破,过去的公路交通短板,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竞争优势,成为国家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陕西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目前正在向2020年陕西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迈进。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已成为陕西现代化建设的靓丽风景线和名片。
国省干线公路以路网改造为先导,以提高养护质量为中心,以文明示范公路为重点,全面提升公路整体服务水平。推进以修建二级公路为重点的干线公路改造改建,实施县道油路改造、新建工程及乡道新建、改造工程。农村公路以“四好公路”为目标,通村到户,有力促进了新农村的建设和扶贫脱贫工作的开展。
陕西公路人发扬“铺路石”精神,开展评选“双十佳”(十佳道班和十佳养路工)活动,开拓进取,艰苦奋斗。打造“三心公路”品牌,秉持“三个服务”理念,按照全省干线公路网和农村公路网规划,实施“美丽干线公路”安保工程、危桥险路整治工程、养护管理示范路工程以及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油(水泥)工程,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经营、科技和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突破性、创新性进展。
被人们号称陕西“一号公路”的沿黄公路,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南至渭南市华山莲花座,全长828.5公里,将陕西北部的农业、能源、旅游与关中地区乃至晋陕之间的产业和发展联动,具有生态、观光、旅游、文化、城镇发展诸多功能的南北大通道。这已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又一靓丽的风景线。(www.xing528.com)
改革开放40年,陕西的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8年底,陕西公路总里程已达177127.813公里,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底38417公里的4.6倍多。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86.03公里。通村公路159409.562公里。
毫无疑义,已经通车里程达54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为三秦大地的经济和社会跨越发展,起了无可替代的助推作用,使三秦父老和普通百姓便捷、舒适出行,犹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想到哪就能到哪。
同样,也毫无疑义,数倍于5400公里的陕西普通公路和农村公路,为三秦父老和普通百姓,提供了更直接、更方便、更顺心的出行和服务,特别是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实现现代化,脱贫致富,全面奔小康,铺筑了一条条快车通道。
如今“车在路中行,人在画中游,安全又舒畅”已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视觉享受。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人走得多了就有了路。”一代又一代工匠们、筑路者、公路人,在地上本没有路的地方,走得多了,才修筑了一条条简易的道路、普通的公路、绿色人文的公路、现代的高速公路,人们只有行驶在路的上面,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境界和目的地。
今天当我们行驶在陕西宽阔、舒适、绿色的现代公路大道上时,你可否记得那些早已过世的、牺牲的、退休的为陕西公路的拓荒、建设、养管、科研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功臣的名字:张藩、赵祖康、张佐周、徐良成、张学华、刘昶、周华俊、王宏儒、李成才、戴文晗、张仲良、张维光、西学伟、邓林祥、袁雪戡、曹森……
他们的美名应和历史同在,和大路同在!
(丁晨,中国作协会员,高级编辑,曾任陕西省交通作协主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