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代秦地四大关隘的消失之路

古代秦地四大关隘的消失之路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时,雄踞于古代陕西中部久负盛名的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和北萧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隘。这四关之中的地域,因群山环抱,四面关隘,而得名关中。潼关,建关在这四关中最晚,却为关中四关之首,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通过散关达于汉中、巴蜀的散关道,也是古代秦蜀间早期开辟的交通要道。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关隘之一。

古代秦地四大关隘的消失之路

关隘地处战略要地,控制交通要道,是国防的核心,道路网的枢纽,国家边界的标志。也是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古代独特的交通设施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古代建筑宝库史上的一朵奇葩

古时,雄踞于古代陕西中部久负盛名的东函谷关、南武关、西散关和北萧关被称为秦地四大关隘。这些历史名关连接着漫漫交通要道,汇聚于古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京都长安。这四关之中的地域,因群山环抱,四面关隘,而得名关中秦汉以后,由于四方关隘均设官吏把守管理,行人车马过关,都要检验过所凭证,使关中久治平安,稳如泰山,多次避免关外的烽火战乱。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位于今河南省灵宝市北30里处的王垛村。据史籍载,周武王伐殷,出函谷大会诸侯于孟津,即设专门管理函谷关塞的职官。函谷关因关在峡谷,深险如函而得名。它西接衡岭,东临绝涧,北濒黄河,南依秦岭,号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要道,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函谷关也是我国古代集大成的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书《道德经》的地方。

潼关东汉以前并未设置关城,东汉末,曹操为防御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始设潼关,并同时废弃函谷关。

潼关,建关在这四关中最晚,却为关中四关之首,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东汉以前并未设置关城,东汉末年,曹操为防御关西兵乱,于建安元年(196)始设潼关,并同时废秦在河南灵宝县创建的函谷关。潼关关城始设于汉,在港口以南源上,即今杨家庄附近。隋大业七年(611),移关城于今杨家庄南城北村一带。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潼关又从塬上北迁到源下,沿河辟路,也就是现在的潼关。

潼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号称“公鸡一鸣闻三省”。

潼关,它因其北带渭、洛水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南依秦岭,有潼关十二连城禁固而诸谷之险;东、南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险扼峻极。诗圣杜甫在《潼关吏》一诗中曾以“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道出了潼关的峻险和雄奇。

西周建国后,虽还未设置潼关,但一条连接长安的东大道成为宗周镐京与成周王城间的车马大道。设置潼关后,潼关道是横穿古代中国腹地连接长安——洛阳的轴心大通道,交通地位居诸驿路之冠。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潼关自一设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风烟滚滚。今日登上潼关城,不禁令人有凭吊这座古战场之感。

东汉末年,曹操与马超战于潼关,马超据关隘抗曹军,后曹操凭其智谋巧妙地夺取了潼关。北周末年,杨坚在洛阳篡位立隋时,曾密遣杨尚希扼守潼关,以解其西顾之忧。唐中叶安禄山反唐攻占洛阳,进逼潼关。唐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遭叛军埋伏,虽官军奋勇抗敌,还是失败丢弃了潼关。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离。安史叛军就是沿潼关道攻陷长安。唐末黄巢起义军也是由潼关十二连城进兵,攻破潼关,直入长安。潼关道也戏称亡唐之路。宋代“靖康之变”后,潼关为金所占,金朝后来为蒙古军队逼迫,迁都汴京,将兵力完全集中潼关附近。有人曾对蒙古铁木真说:“金廷居汴将20年,所持以安者,唯潼关、黄河耳!”后来,当蒙军包围汴京时,首先夺取潼关。元朝末年,朱元璋攻破潼关,从而平定陕甘。

抗战时期,以潼关为代表的黄河河防战役,日军轰炸、炮轰潼关近八年,用了炮弹、炸弹上万颗。飞机轰炸、隔河炮击、渡河与反渡河等战事,几乎天天都在发生。潼关军民同仇敌忾,展开了潼关保卫战,正如潼关城一块横匾所书:“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使日本侵略军的铁蹄始终未踏进潼关,潼关真正成为不倒的雄关!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南渡黄河,在潼关洛阳段机动作战,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散关也称大散关,为周朝散国之关隘。位于秦岭北侧今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它不仅是秦蜀驿路上的重要关隘,也是古代关中的西大门。

大散岭是大秦岭西段向西北分出的支脉,是清姜河与嘉陵江的分水岭,居于岭上最高处的大散关控制着陈仓道北端,是古代秦岭南北兵家相争的必夺之地。散关汧水、渭水萦流其间,山川之汇,扼南北交通要冲,“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为秦、蜀往来的咽喉要道。

峭仞奔霆会益门,乱峰中袅一丝行。

更登大散岭头望,无数群山此处迎。

当年胸怀大志,年少气盛的诗人李白,离别故乡,仗剑云游,一路跋涉,穿越秦巴大山来到大散关,即将进入关中长安时的这首亢奋心情之诗句,也表述了大散关的险峻和重要位置。

通过散关达于汉中、巴蜀的散关道,也是古代秦蜀间早期开辟的交通要道。它是秦蜀诸栈道中保持驿路地位时间最长的一条交通干道。散关道在唐代辟为驿路。散关道也称故道或陈仓道,古代中国统一王朝,无论京都定都长安还是开封、北京等地,散关道都是京师连接川、藏、云、贵大西南各省的交通纽带。

历史上,散关道上屡次发生战事。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取信韩信之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自汉中,经散关,由故道,出陈仓,还定三秦。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统大军出散关,经故道,夺取汉中。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散关,围陈仓20天,终因粮尽而退返。南北朝分裂割据时期,散关成为各路兵家争夺的主要军事目标。宋时,金兵南下,进犯陕川,宋将吴玠、吴璘兄弟聚兵扼险于散关固守,打败金兵多次进攻。南宋绍兴元年(1131)吴氏弟兄与金兵在此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屡立战功,名垂千古。

大散关因重要的战略地位,自古以来是关中四大关隘之一。古往今来,文人墨客、达官政要都曾到此经过和游览,并留下许多令人铭记的诗篇。据传“老子西游遇关令尹喜于散关”,授《道德经》一卷。曹操过大散关留下了《晨上大散关》“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坠谷间”的诗句。唐代王维《大散关》诗“危经几万转,数里将三休”等,特别是宋代大诗人陆游描述大散关的诗最多,影响也最大。陆游一生游历群山,作诗无数,但他一生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自己爱国之志的一次军事实践,就是在大散关。其中陆游《书愤》就是写被罢官六年,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62岁的老人的陆游回顾往事:亲临抗金战争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坚定如山、豪情壮志,值得纪念的经历。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www.xing528.com)

今散关岭上,一座五间二层敌楼,横锁关上。敌楼上有大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大散关”三个行草大字,古朴凝重,浑厚遒劲。敌楼北墙上是巨幅山水画《大散关图》,为游人展示了古大散关的风采;南墙上是工笔重彩画《抗金图》。

后人为纪念吴氏兄弟,在关西修有吴公祠,吴氏兄弟雕塑巍然而立。大散关的山门,具有古代营寨式的建筑风格。山门匾额是赵祖康民国二十五年写的“古大散关”四个大字。进入山门,正面是一座古建大殿,是新修的陆游祠。祠正中为陆游巨像。陆游手持诗卷,注目远眺,气宇轩昂,表现了一代文武全才诗人的不凡气质。像后高悬着仿舒同先生题写的“千古风流”四个大字。

如今大散关已是供人参观游览的名胜景地。

武关坐落在今陕西省丹凤县城东约80里的谷涧间。

远在春秋时已设置“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秦、汉、隋、唐,是京都咸阳、长安南部的雄关要塞即南大门。故关址周匝约3里,板筑土城墙,略呈方形,东西各开以砖石砌券洞门,西门额凿有“三秦要塞”,东门为“武关”二字。武关古塞北依陡峭的少习山,东西南三面武关河环绕,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如清人顾栋高诗曰:“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

历史上的武关道金戈铁马,征战频繁。正如清谭嗣同《武关》诗云:“横空绝磴晓青苍,楚水秦山古战场。”春秋战国时期,秦楚诸国多次兵出武关进行征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四次出巡东方,其中两次通过武关道。农民起义首领陈胜的大将宋留,曾率兵攻入武关。秦末汉初,刘邦领兵破武关,战蓝田,入关中,占咸阳,灭秦朝汉景帝时,大将周亚夫神速通过“武关道”而平定了“七国之乱”。唐代郭子仪整兵西出武关,吐蕃闻风而逃。李自成义军屯兵商山,出武关,攻入北京建立大顺政权。白莲教太平军义和团攻入武关,震撼朝廷。1932年,贺龙关向应等率领红三军,激战于武关西之寺底铺,击败军阀刘镇华部,胜利北上

武关道是古代长安经蓝田、商州通向南阳邓州、荆襄以至江南的交通要道。由于它在军事上的特殊作用而备受重视。唐代,其交通地位仅次于“大路驿”潼关道。唐贞观、开元年间,大都长安与江淮之间的交通往来,除贡赋物资及笨重行李,要取道黄河、汴水和渭河漕转外,官民商贾往返多利用商山路的便捷条件,故有人称武关道为“名利路”。唐王贞白《商山》诗云:“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白居易在《登商山最高顶》诗中描写:“高高此山顶,回望惟烟云。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乘者及负者,来去何云云。”唐以后武关道失去国道地位,但作为一条西北与东南地区相联系的捷径道路,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武关古隘不仅是军事要塞,而且风光绮丽,气候温润,古来就有余光反照、笔山鹿鸣、龙潭古寺、砚水鱼妖、石桥古渡、白岩仙迹、蟒岭神芝、玉泉串珠武关八景,武关胜塞也被列入全国名胜辞典。历史上,历代文人骚客驻足武关时,无不留有佳作传世。据不完全统计,古人写武关的诗词多达上百首之多,这些诗词,犹如一坛酿藏了数千年的醇酒,至今还散发着中华文化的芬芳。

唐李涉的《再宿武关》:“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入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写作者二次罢官出京过武关时的见闻感受,抒发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气势磅礴,成为流传千古的绝唱。元稹的《西归绝句》:“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抒发诗人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在武关读到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书信的兴奋欣悦之情。杜牧的《题武关》:“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诗人由武关触发怀古之情,诗中雄心壮志的激情、无可奈何的痛苦、忧国忧民的深沉以及敬仰先贤、感伤自己的情感,具有感人的魅力。宋寇准的《秋日武关道中》:“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写政治家寇准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随举出巡到商洛县,留经武关时的情境和心境。

雄踞于关中西北、六盘山下的萧关,其故址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30里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为抗御匈奴南进,就已设关。

这座雄关一经设立,关塞内外就风烟弥漫,战火不断。当时北方游牧民族不时南犯,迫使秦国为保障关中地区安全,在此屯兵把守。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率14万骑兵入侵朝那(今固原东南),由萧关南下,一把大火毁了回中宫。骑兵直进到陇县、凤翔一带,这次进犯,关中受损甚大,于是汉文帝派卢卿等三位将军分别驻守上郡、北地和陇西。委任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董赤为将军,率领大军阻击匈奴,迫使老上单于终于退兵。从此,汉派重兵把守,加强萧关和关中内地的防守。此时的萧关已成为关中西北部的屏障和门户。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刘彻率大队人马北出萧关,开通了萧关道。匈奴单于也曾派使者来长安商谈亲和。魏晋以后,关中多事,萧关皆为人车马往来孔道。

唐武则天称帝后,也未放松萧关的防守,派魏元忠为萧关大总管,以防备突厥进犯。唐神龙元年(705)废弃他楼县又置萧关县。唐至德元年(756)年后,被吐蕃吞没,关中再一次受到威胁。唐大中十三年(859),经过一番拼杀,唐又收复了萧关县。明代为防御鞑靼进犯,又大大强化了萧关道的防守。

由此可见,萧关确为控扼要地,是北方各游牧民族向关中进犯的一条主要通道,被历代王朝所重视并在此修筑边塞重镇。

千百年来,萧关道上不仅弥漫着滚滚硝烟,也曾布满了商贾、行旅和使者的步履。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其北路就有一条由中渭桥渡渭水,沿泾河西北行,经今礼泉、淳化、彬县、长武等地后,越甘肃东南,过萧关,再进入河西走廊。这条畅达的“丝路”,是南接渭水北岸、东通三晋和西通河西走廊的大道。

历史上一些出入萧关的文人墨客也曾讴歌吟咏,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代大诗人王维逢使出塞宣慰,在萧关道途中作了《使至塞上》的有名诗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早已成为千古绝句。

唐人陶翰《出萧关怀古》:“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气势轩昂,歌唱英雄气概。

明人李汶《甲申防秋有感》“萧关倚剑又年华,鹿鹿川原走传车”。从诗中可知,明代的驿路已改在萧关道上。

清人徐乾学《陇山歌送许天玉之官新安》“萧关朝那还北地,酒泉张掖连凉州”。诗中道出了萧关的重要地理位置,清时的萧关仍有驿道通过。

由于历史的变迁,关中的范围逐渐缩小,函谷关、萧关早已划出今陕西境外,这样,今日之关中,实际仅指潼关和大散关之间的地域了。

陕西除了这久负盛名的五大历史雄关外,秦直道上的鬼门关、石门关、凋灵关、沮源关;古蜀道上的峣关、斜谷关、鸡头关、武休关、七盘关、阳平关、潭毒关;万里长城上的镇北台、镇羌堡;丝绸之路上的陇关、大震关等等,都是重要关隘。其中,五丁关耸立在陕西宁强中部,它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出于战国时期秦惠王伐蜀,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故事。关下的金牛峡,石怪谷深,为蜀道一险。武休关坐落汉中市留坝县境内,实则是河水冲刷而成的一道隘口,两岸山崖壁立陡峭,形成两山夹水、中空一线雄险的景致。七盘关号称“西秦第一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