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属中国最古老的梁桥之列,风格独特,闻名遐迩。
横跨西安城东10公里灞河上的灞桥,据《水经注·渭水》载:秦穆公为显霸功,更名滋水为霸水。水上有桥,谓之霸桥。后地理学家加以“水”偏旁,成为现在通写的“灞桥”。至今灞桥已有2000多年的变迁史,秦、汉时期,灞桥是长安出入东方的交通要冲,王莽地皇三年(22)灞桥被大火烧毁,重修后,改木桥为石桥,取名“长存桥”。隋开皇三年(583)在汉灞桥之南又建成一座名为“灞陵桥”的石梁桥,也称南桥。就是以后不断变迁、演化的灞桥。
唐代,地当交通要冲的灞桥,受到高度重视并大施修葺。灞桥成为全国有名的四大石柱梁桥之一:“天下石柱之梁四:洛三灞一。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并制定灞桥法,对修葺后的灞桥进行管理。
北宋时,灞桥已经坍塌,神宗年间,虽经韩镇重修,但并未修建成一座永久性石桥。元代山东堂邑梓匠刘斌抱着“石桥不成,永不东归”的决心,前后15年于至元十五年(1278)在当地官民的支持、赞助下,灞桥终于落成。
在这之后,灞桥又经多次修复,都由于桥梁设计不能适应灞水自然条件,经不起洪水冲刷和砂土壅塞,不久桥又倾毁,以后屡建屡毁,屡毁屡建。至清道光十三年(1833),陕西官绅,纠集匠民,参考当时西安普济桥的技术特点,又重建灞桥。这次重建,汲取历代桥桥圮的教训,结合桥位的水文地理,从设计到施工较过去都有突破性改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改建前,历时120余年,灞桥安然无损。(www.xing528.com)
清道光十四年(1834)七月建成的灞桥长134丈,67跨,石轴桥柱408根,各跨间跨径1.2丈到2.1丈不等,桥面两旁有石栏,栏内桥约7.5米宽,三轨并行,颇为宏敞。这次重建,牢靠的下部结构:置梅花桩,砌筑护底,实盘作基,石轴作柱,分层安装组合,使水不搏击,沙不停留,为古代桥工精湛技艺又一体现。这也是灞桥百年不毁的主要原因。1957年灞桥改建时,桥墩仍利用老石柱修建,使这座古桥兼起交通桥与文物桥的功用。灞桥建桥伊始,筑堤植柳,柳絮随风飘舞,宛如飞雪满天。到了隋唐时期开始声名远扬,成为“柳色如烟絮如雪”的名胜。故有“关中八景”之一“灞柳风雪”美称。古时,官府还在灞桥上设立驿站,叫作“滋水驿”,长安人向东送行,往往以灞河为界,送出长安城,到了灞河就要在灞桥上分别了。当时灞桥两岸,数里河堤,举步皆柳,东去之人,常折灞柳赠别亲朋好友,以寄相思之情。后来,灞桥作为话别之地的美名渐渐传扬开来。
柳絮胜雪传千古,文人笔下叙断肠。灞桥折柳赠别,又称“销魂桥”。不少文人学士曾留下抒情寄意、脍炙人口的诗篇。一生洒脱的李白在《灞陵行送别》中肆意挥洒着笔墨:“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李白一阕词《忆秦娥》更道出了灞陵折柳的伤感情怀:“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飒爽的女革命家秋瑾也曾在灞柳风雪中黯然道“灞陵桥畔销魂处,临水傍堤万万条。”使灞桥成为历史上有名的送友离别的富有诗意的古桥。
今日,灞桥依在,虽早已不是当年的千年古灞桥,而被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桥所取代。但变换了历史的天空,碧水蓝天重现,灞柳依在,裹载着现代的风韵,依然在悠悠飘荡,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诉说着秦风汉雪,隋雨唐月那些遥远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